当今的佛学书籍,往往都有个名词曰中国化佛教,言下之意佛教是一种传播到中原,被本土文化所收编了的宗教。这说起来还是有一点中华文化至高论的心理在作祟,佛教传播到中国也有一千多年,相比基督教,佛教已深入到中国文化如文学、艺术、哲学等许多方面,佛教之“化中国”的现象不胜枚举,偏生许多人视若无睹,其实如你中华文化真的先进强大,为什么当初汉武帝讨伐匈奴,扫荡六合,追亡逐北,联通西域诸国之时,你的本土孔孟之道、黄老之术没能顺势传播到西方?反而是佛教顺着你开辟的这条丝绸之路,一路发展到中原,势不可挡,扎下根基,在隋唐达到鼎盛,最终形成与儒道三教鼎立之势?当今有些人偏偏怀着这点猥琐心理,更有任继愈、方立天等辈引来马列主义、唯物主义,妄谈中国化的佛教,实在夜郎自大,可笑可鄙。
以上算是闲话,说到东方化中国化,上世纪初英法西来,西方化的压力在当时文人的心中真是重如泰山,已成燃眉之急,学者激辩之下,说起东方文明,简直有被连根拔起弃之如敝屣的可能。梁漱溟《东西方文明及其哲学》书中,字里行间里都显现那种十万火急、忧心如焚的情势。不过在这场文明交汇碰撞的辩论中,梁漱溟虽然是儒家子弟,但并不保守,他不象黄季刚等人那样一概排外号称“八部书外皆狗屁”,二十四五岁的他已经积极接受西方知识,对康德、叔本华、勒庞、柏格森、斯宾塞等人的哲学有一定的了解,在《究元决疑论》《唯识述义》书中,旁征博引,进化论、原子论等各种观点信笔拈来,如数家珍,足见他弱冠之年较之同龄人有惊人的阅读量,如其所说,他是问题中人,脑中始终思考这些人生社会的大问题,正因他这部《究元决疑论》处女作中显露的远见卓识,身为北大校长的蔡孑民先生破格提拔他做了哲学教师。尽管梁漱溟接触到大量西方学术知识,但始终对儒家思想和佛教不能释怀,在文化阵营中最终并没有和胡适、鲁迅站在一起。
晚清之时,国势衰颓,尽管黎民生灵涂炭,但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文化上却打破了封闭的枷锁,呈现出多元化的形态,直面西洋文化的先进和强势,许多人不甘心地在本土文化中找寻应对之道,譬如义和团农民抬出的菩提老祖太上老君等道家法宝,在晚清到民国初期,中国的佛教自明清的低迷式微后迎来一场复兴,许多文人和僧人试图振兴佛教从而普度众生,谋求国家强盛。如维新诸子中的康、梁、谭等人,都是精研佛学,太虚法师投身辛亥革命,弘扬佛法,杨文会居士开设金陵刻经处,译介日韩经卷,欧阳渐居士成立支那内学院,传布佛典,更可谓功德无量。
梁漱溟早年就入支那内学院,拜欧阳竟无为师,学习唯识宗,大概以为自己得其真传吧,反正那个时代的学人都有一种常有理的心态,自以为高度正确,在梁漱溟眼中,当时许多讲佛理的人都是错误的,比如他敬重的前辈兼本家梁启超,梁漱溟认为他讲的佛学“没一句对的”,批评可谓相当严苛;他只认欧阳竟无的唯识宗是正宗,自然太虚法师的法相唯识宗不入他法眼;蒋维乔先生著述中国佛教史,梁认为他讲的是“醇之又醇的外道思想”;他对章炳麟先生的佛学还算钦佩,但也认为其中错谬很多;熊十力推出新唯识学,梁跟他辩论吵架,为此还挨了熊十力两记老拳;马一浮引老庄融汇于佛理,梁以为不通得很;胡适讲神会讲佛理,梁漱溟也认为不值一提,对于中国化了的佛教---禅宗,梁漱溟是看不上眼的,认为禅宗两张嘴皮子只能贴在壁上;至于禅宗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影响,他以为不过是文人穿凿附会佛理,仅得皮毛……正是源于一种正本清源的目的,他写下了《唯识述义》《印度哲学概论》等书,既是阐述一下自己平生所学的唯识论,力排众议,以正视听,也是在普遍西方化思潮之下,站出来为东方的佛教思想说一句公道话。
在《究元决疑论》中,梁漱溟认为西方哲学与佛家思想有一定的共通之处,比如鲁滂(勒庞)的物性论,原子论,比如西方讲的宇宙起源,这与佛家的性空论可相互印证,这篇《究元决疑论》就是将西方哲学与东方佛学做了一次横向比较,他认为东西方的差异就在于出世与入世(顺世)之别,出世与顺世对应的是唯心与唯物思想,印度哲学是出世间法,都是唯心的,向往一种高级的精神生活,在《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中对应西方的“积极进取、征服自然”的人生路径,佛家是“翻转向后”人生朝向。西方思想是顺世的,在征服自然之中,也放纵了人性的欲望,正因此,梁漱溟对东西方大哲所构想的那种理想社会如理想国、乌托邦、大同世界等等,都是压根不相信的,至于什么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等等,梁以为统统都是不能实现的,因为这些都顺应人的欲念,而人的苦乐与其境遇并不相涉,他坚信追逐外部世界,靠外物获取满足的方式,终究无法解决人类最根本的东西,人生问题的自洽无需外求,而来自内心的圆融和谐。正因此归结起来,他以为佛学较之西学更胜一筹,所以如其所说:“东土学术,凡百晦塞,卓绝光明,唯在佛法。瞰彼西方,曾不足数。云何摩尼在怀,而行乞于远?”
尽管如此,梁漱溟却也并不认定佛教的振兴足以救中国,印度佛教诸宗统一都是“出世间法”,无一例外,佛门中人完全否认现世的生活,如其所说是“取消问题,翻转向后”的人生态度,在《唯识述义》书中,梁描述唯识学中的宇宙观人生观与常理大悖,可谓一花一世界,一人一宇宙,人处在各自的世界之中,不存在时空,人时时刻刻地活在一连串的帧格之中,……梁以为靠这样的佛教来救生民于水火,则中国乱无已时。所以梁漱溟最后还是归宗儒家,除了早期的这三部著作,后来很少再有关于佛学的论著,梁的态度是积极入世的,并不想只做个书斋里的学者,他相信人类的满足和谐无需外物,而应从自身内心中找寻,但又相当看重人的主观能动性,所以特别强调人的创造,人处一世,应该向两方面用力,一者奋勉向前,去创造,去开拓,这包括两个方向,一者成己,即个人修养德性的增益,一者成物,对造福社会尽一份责任。另一方面则是向内,反躬自省,要懂得调理自己,养足精神,懂得忏悔,苟日新日日新,方能有所进步。他最厌恶的是浑浑度日的自了汉,对晚辈的劝勉中首先就要求不要走闭眼路,要对自己的人生拿出主张。他后来大半生投入到农村的建设之中,关注民生疾苦,最后文革时为农民问题不惜与领袖据理力争,正是其儒家思想“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