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金豆豆 于 2024-2-11 22:52 编辑
我家的除夕夜,雷打不动两件事:1、吃烧烤;2、看春晚。
家庭结构简单,又没有其他爱好,“看春晚”便成了“守岁”的代名词。而烧烤呢,主要是为了诱拐儿子参与守岁的。吃吃喝喝、说说笑笑,才符合过年合家欢的氛围。
儿子是典型的新生代,游戏啊,B站什么的,吸引力远胜于春晚,若非烧烤的口腹之享以及年节的陪伴之需,怎么可能将他拘在身边?
无所不用其极。唉,可怜天下父母心(机)。
灯光、炉火,笑颜、暖语,春晚、联欢……一派喜乐有没有?“难忘今宵”的乐曲响起,已是“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
眼前杯盘狼藉,也不打算收拾清洗了。我醉欲眠相携去,这狂欢现场么……就留到明晨吧。
然,到了第二天清晨,也就是大年初一,把“烧烤现场”收拾整理好。先生却又发言了,老一辈说,今天只准进,不能出哈!
——嘛意思?造了一晚的垃圾不能丢。还须早早出门去,往上方(山区)“游百病”,顺便捡根“生柴”(谐音:生财)回家。
幸好是冬季,两大袋垃圾,暂缓处理也无妨。这要是夏季?啧啧。
我个人比较随性,算有些百无禁忌吧;但,我尊重先生的仪式感。年俗什么的,他咋说我咋做,百分百夫唱妇随,甚至包括坑蒙拐骗儿子,尽可能满足老父所求。
后来,年节伊始,“游百病”的宏愿实现了。然,没能从拥堵人群突围。距离登山,一步之遥。好吧,我的意思是:要捡根“生柴”还挺难的。
我就跑到人家院墙边,把梅枝掐了一小截,美滋滋带回了家。树枝,算“柴”了吧?红梅怒放,生命正旺,妥妥的“生柴”啊!
先生看着我笑。儿子说,老妈,你就惯于投机取巧的。
才不理会这爷俩呢。不服气是吧?要不,你俩去山上,砍一根柴拖回来?嗯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