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里面有这么一段话:
“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
这里的君子,你可以认为是领导,是士大夫,这里的小人,你可以认为下属、平民百姓。
这段古文,我估计意思你们都懂。
我想说的是引申出来的另外的意思。
就是“表态”二字。
“表态”,这个词,不一定是领导专用的,每一个人都有态度,“表态”就是表明你的态度。
不牵涉到道义、公义与正义性的问题,不是关键性的问题,不牵涉到你自己的切身利害关系的问题,最好“不表态”。
你“表态”了,就有了漏洞了,就有了倾向了,有些人,就会钻你的漏洞,或者是借此攻击你,或者投你所好。
是不是绝对“不表态”?
不是的,人生于世,总有自己的信仰,总有自己的价值观,在信仰与价值观的问题上,可以适当的明确态度,否则,你活着有什么意义与价值感可言?
这样其实也就是筛选掉了一些与你的信仰或者价值观不符合的人群。
道不同不相为谋嘛。
绝对不表态的人,都是不可信的人,都是首鼠两端的人,都是可疑的人。
表态,要看场合,该坚持的价值观与信仰,就要坚持;除此之外,可以不表态,或者含糊其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