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又飘了一阵细雨,24度的感觉当然好。
早起第一件事儿,开了电脑,建了一个文件夹,然后在酷狗上,把刀郎的《山歌廖哉》这个专辑,全部打包下载了。
其实,我对音乐谈不上特别喜欢,只是偶尔喜欢听自己觉得顺耳的。我不在意什么演唱者,词曲作者是什么身份,管他高傲还是卑微,我觉得好听那就听。自己不喜欢的,强加也没用有。我外出骑行的时候,无线蓝牙耳机可以播放一路,诸如经典老歌,经典粤语歌曲什么的,都是好几百首,足够听一路的。
所以打包下载刀郎的这个专辑,不是说他如何好,而是自己的角度,去仔细听听里面所有的山歌小调。知音说的一句话我有同感,总觉得就听了《罗刹海市》感觉可能就短命,理由太多了。万一那一天“被下架”了可就听不到了。
至于刀郎是不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这就看怎么理解了。毕竟他是实力的原创歌者,用自己的作品,用实力说话。好不好且不说,至少比霸着所谓流行歌坛天后,自己所有的歌都是别人词曲的那要好的多。没研究过中国流行乐坛的事情,也没兴趣。至少还是有一点认知的,当初你们怎么联手打压人家,靠着自己的权势,把刀郎挤出十大流行歌手评比之榜,宁可让那个榜单成为九个人,这龌龊事儿互联网都有记忆。卖专辑卖不过人家,你酸溜溜的急,在这个被几块料把持的圈子里,除了小肚鸡肠,再就是同行冤家了。
民俗小曲,要什么大雅之堂?你不喜欢别人喜欢就是了。
不知道刀郎的这个专辑是不是真的若有所指,就算他若有所指了,那也不是锱铢必较,而是一种愤怒的回应罢了。你们打压了人家那么多年,老实人也该回应一次,所以,这公平。
什么内涵不内涵的,摊开了说也就这样。
我就喜欢北京小曲《探清水河》:
桃叶那尖上尖 柳叶儿那遮满了天 在其位的这个明啊公 细听我来言呐 此事哎出在了京西蓝靛厂啊 蓝靛厂火器营儿有一个宋老三 提起了宋老三 两口子卖大烟 一辈子无有儿 生了个女儿婵娟呐......
俗语白话,小曲儿悠悠,你非要较劲卖大烟不合法,那没辙了。
这世界就这德行,你做了初一别人做十五那叫一报还一报,甭管早晚。
至于刀郎的曲风是否变了,那都无所谓,那是他自己的事情和别人无关。除非你果然是罗刹国的人,别的就不用说了。
抖音上有个女子,唱陕北民歌小调,也不多发,一个小视频就那么十几秒,唱的真好,长的也好,原生态的调调,原生态的情都出来了,那真的是“爱煞个人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