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国学堂 【军改长篇连载】九如巷45
查看: 59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军改长篇连载】九如巷45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3-3-27 03:3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四十五

  阿莲,你这故事太煽情,听得我眼泪汪汪的。要不咱们换个话题吧,比如孝顺父母?好,就唠这个。昨天晚上,我和老曾就唠过这事儿,老曾还给我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他有个战友,暂且叫他老许,转业后安置到国家一所重点大学,负责老干部工作,经常接触一些老教授的子女。在老许看来,孝不孝敬父母,讲不讲人伦,与智商情商、文化程度并没有直接联系,某种程度上甚至还存在文化越高、人味越淡的现象,反倒是没什么文化的农民,更加注重人伦亲情,在孝敬父母上也往往做得更好。
  老许的服务对象里,有一位教授夫妇,两人退休前均是各自研究领域的顶尖专家,享受***特殊津贴。他们的儿子也很优秀,在外省一所知名大学当教授,学科带头人,手里把持着巨额科研经费,要钱有钱,要名有名。表面看,这是一个幸福的知识分子家庭。可实际情况是,教授夫妇的晚年生活非常凄凉,儿子以科研任务重为由,几乎从不回家探望父母。父亲病重期间,母亲再三打电话,老许也多次去电,让外地的儿子回来看一眼老人,对方都以工作忙予以搪塞。直到父亲去世,这个教授才赶回来,后悔得直抹眼泪。老许很生气,当众训斥那个教授:“人都没了,你现在回来有什么用?你真心悔改,今后对你老母亲好一些,多回来看看老人家。”结果呢,这个教授依然如故,对独居的老母亲不管不问,春节也不回来,以至于老人在家去世三天以后,才被学校的工作人员发现。哎,养个这样的儿女,做父母的也真是悲哀。
  为什么会出现儿女不孝敬父母的情况?老曾的观点很有道理:树有根,水有源,儿女不孝,根子还在父母身上。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重要的人生导师,如果父母本身在孝敬老人方面做得不够好,或者不重视加强对孩子的正面教育和引导,儿女不孝就不是偶发事件,而是必然。所以,我们经常看到,但凡儿女孝顺的,其父母肯定也是孝子。
  这方面,我们家老曾应该得到表扬。他兄妹三个,他是长子长兄,从小父母就教育他要给弟弟妹妹做好样子。老曾哩,也没辜负父母的期望,自打他参加工作起,家里有什么大事小情,老曾总是冲在最前头,要钱给钱,没钱就借,不管是老人生病还是弟弟妹妹遇到什么难事,也不管家里人张没张口,只要老曾知道了,都会不遗余力、不计回报地默默付出。老曾的第一次婚姻之所以失败,除了他和瑶瑶的母亲性格不合这个主要原因,他对家人的照顾过于周全和慷慨,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阿莲,跟你闲扯这么多,实际上我是想问问你,小周家的情况和老曾家里差不多,同样来自农村,同样兄弟姐妹好几个,并且经济条件都不太好,你怎么看待小周对父母的孝敬、对兄弟姐妹的关照?别跟我讲大道理,这个我们家老曾最擅长,经常给我上思想政治课,你就唠唠实嗑,也好让我学习借鉴。
  我可是听说了,你宗濮莲虽然嘴上不饶人,实际上是刀子嘴豆腐心,善良着哩,并且对老人特别孝顺。小周不止一次在我和老曾面前夸你,说你理解老人、孝顺老人,从不在孝敬父母这件事为难小周,表现很大方,处事很大气,他打心眼感激你。阿莲,咱们姐妹掏心窝子,你是真舍得还是假装的?当小周把你准备买时装的钱拿去给他父母治病,你就不委屈?
  对于我,还有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就是结婚后如何处理与老曾前妻也就是瑶瑶母亲的关系。是,他们已经离婚多年,早就不是夫妻,老曾也不可能跟她破镜重圆或是旧情复燃,这个我有信心。问题在于,瑶瑶的母亲是个病人,是个重度抑郁患者,即便能暂时治好,谁敢保证不再犯病?谁敢保证她不找老曾的麻烦?老曾是可以不管她,在法律层面也没这个义务,可我们家老曾是个软心肠,更是个重情重义的爷们,别说是他女儿的亲生母亲,哪怕他们两个只是露水夫妻,就算没有一儿半女,只要对方有难处,老曾也决不会袖手旁观。哎,遇到和爱上这么一个有情有义的男人,真不知道是该庆幸还是该懊悔……


  【桐言无忌】

  渝夫同志的军旅小说,其中涉猎的主人公大部分都是来自农村的子弟兵,因为桐言也是土生土长的山村孩子,所以对于烟波浩渺、小桥流水有着不可抵御的情结!
  老曾、小周等都是从农村里走出来的山娃子,能有今天的辉煌成就,与自身的努力和领导的提携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巧巧,之前桐言说过,你和阿莲能成为军嫂是幸运荣耀的,因为这些铮铮男儿深知自己的现在来之不易,尤其是对待军嫂的你们,他们会倍加珍惜、格外呵护,他们有一力担当之责任,有一身做事之本领,有一马当先之奋勇,有一己为高之素养!
  不妨透露点儿个人私事,当年有一位兵哥哥曾经热烈的追求过桐言,原本军人就是桐言心目中的无敌英雄,当时真的是激动万分,难以抑制的兴奋,可是终究因为年龄尚小,学业未成而搁浅。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对于孝道之事,桐言颇为赞同老徐的见地:“孝不孝敬父母,讲不讲人伦,与智商情商、文化程度并没有直接联系,某种程度上甚至还存在文化越高、人味越淡的现象,反倒是没什么文化的农民,更加注重人伦亲情,在孝敬父母上也往往做得更好。”当然不能以偏概全,请各位不要认为文化层次高或者城市人就大多不孝顺,我们只是从大众角度出发而由此得出结论的,况且,桐言无忌原本就是肆无忌惮、无所顾忌的,哈哈哈!
  对文中的教授夫妇感到莫大的悲哀,对他们的儿子感到莫大的气愤,可是这都已是不可挽回的遗憾了,所以奉劝天下的为人子女们,百善孝为先,欲孝趁现在!!!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3-3-27 07:48 |只看该作者
关于孝道,见得太多了,俗话说:一分钱憋倒英雄汉。当今社会如此。“教授”是个例,也是现实。国外早就出现过。想当年,作家张爱玲死在国外的例子就是如此。为什么???值得深思!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3-3-28 03:35 |只看该作者
满堂花醉三千客 发表于 2023-3-27 07:48
关于孝道,见得太多了,俗话说:一分钱憋倒英雄汉。当今社会如此。“教授”是个例,也是现实。国外早就出现 ...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