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四手 于 2022-8-24 13:17 编辑
周末参加了一个户外群组织的活动,和高中的师姐一起。 每个周末,师姐总在爬山,我们这个年纪,必须要锻炼,而户外,空气新鲜。 师姐笑嘻嘻地说道,这是洗肺。 和作为旅游达人师姐一起玩,完全不用操心旅程中的各种细节,总是被她时不时妥帖细心地提示,特别适合于我这种总是考虑不周全的马大哈。
这次户外行,爬山是其次,重点是去看萤火虫。 户外活动的宣传画太诱人了,一个大人背着背包,牵着小孩的背影,走在满天星光下,四周是闪闪发光的萤火虫。 后面还有一张动图,漆黑的夜晚,星星点点移动的光亮,那是小小的萤火虫,在努力地发光。不由想起了一首歌:萤火虫萤火虫满天飞/夏夜里夏夜里风轻吹/怕黑的孩子安心睡吧/让萤火虫给你一点光-----
天气炎热,上车就睡觉,迷迷糊糊中,到达了一个溶洞。 溶洞外,路边是郁郁葱葱的竹林,满眼碧波,随风摇曳,竹影婆娑,一派清幽。 入洞的路口挤满了人群,一些光着脚丫的大人小孩,在旁边的小溪里踩水,伴随着阵阵喧哗。
我们随着人流往里走。洞中漆黑,光影来自于手电筒和头灯。 洞中一边是水流,一边是人走出来的路。路颇有些崎岖,有时候是高低不平的石头,有时候是一截木头。 摇摇晃晃走到溶洞的中段,我和师姐止步不前,铺上垫子,依着山石就坐了下来。 石头沁凉,光滑湿润,头上偶有水珠滴落,滑入脖颈,丝丝清凉。 在炎炎夏日,这里是洞天福地。
大约过了一个半小时,我们重新上路。 外面的光线暗淡了不少,他们说,这时候上山最合适。 上山的路不宽,有些坡度,走起来有点气喘,师姐笑我久坐不动。 一路有汽车上山,遇到下山的车,互相让道,颇为吃力。 一路有不知名的花朵,红的紫的白的粉的,人间四月芳菲尽,春天的花朵是漫山遍野,一瞬间点燃的感觉。而夏秋,花朵太多,自在开落。 一路上有瓜果,挂在枝头,默默无言,静静成熟。 一路上有溪水蜿蜒曲折,水中山石嶙峋,溪水洁白如练。 而路边的岩石,它们是山中岁月安静的守望者。
到达农家乐,休息吃饭,等着夜色降临。 等待的时光,我们都有些迫不及待。 是啊,萤火虫是和童年关联在一起的事物,很多年了,久远得仿佛只能在梦里出现。
晚上九点过,大家下山。 为了和萤火虫不期而遇,大家不约而同把手电收了。 山路漆黑,有风吹过树木,沙沙作响。 抬头望去,从树木向上撑开的空隙里,看得见熠熠星空,漫天的星星在树木间闪烁,清晰得让人感动,星空下一切事物仿佛都有了童话色彩。 溪水在远处,听不见喧哗,黑暗里发出沉默的气息。 而响彻耳边的,是蟋蟀的声音,这是属于它们的季节,它们隐没在草丛里,仿佛千军万马般嘶鸣不止。 偶尔有车开过,灯光照耀处,一阵抱怨声,仿佛惊走了我们期待的事物。
一切静谧幽暗,除了我们轻轻的脚步声和蟋蟀拉长的歌声,而这种歌声在暗夜里,带来了更多的静谧幽暗。 突然,黑暗中有眼睛在闪,飘忽着远去。 低低地惊呼,是萤火虫。 适应了黑暗的我们,突然发觉溪边草丛中,小火焰般,一堆一堆,闪闪烁烁的光。 真的是萤火虫。 那些光芒微弱,和星光差不多,明明灭灭,一种遥远的感觉终于走到了近处,这种感觉是从童年里走过来的,仿佛走了很久,走了很远,终于到了眼前。 山林沉静,仿佛静成了一尊佛。 眼前有一闪一闪的萤火虫在空气中飘来飘去,遥远又模糊,亲近又疏忽。
这一刻,你和整个山林成为了一体,一起安静,一起入梦。 遥远的梦中,有外婆外公的笑脸,有葡萄藤下的故事,有睡梦中落下的手和蒲扇,有玻璃瓶,有萤火中在黑暗里,闪闪发光。 一切忽远忽近。 更遥远的梦中,是夜行的旅人。 他们-----或是挑着瓜果蔬菜赶早市的村民,或是连夜去京城赶考的书生,或是深山里走夜路去卖柴的烧炭翁,或是因孩子疾病急着去请医生的妇人---- 他们在漆黑的山路里东一脚西一脚,山路不平,有蛇虫出没,有山鬼出没。 他们眼里有事,心里有忧,却不敢止步。 突然间,他们看见了漫天的星空,和星空下一闪一闪的萤火虫。
这些遥远的事物,星空或者萤火虫。在喧嚣里总是消失不见。 这些美好的事物,星空或者萤火虫,在黑暗里,会带来安慰,也带来希望。
下山的路越发安静,安静里只听得见脚步声。 萤火虫在不远处,飘忽着,我们漆黑的眼睛,在黑暗里追随着它们的身影。 偶尔伸出手去,触摸到指尖的风,仿佛触摸到它们的翅膀。 它们仿佛从另一个世界过来,就为了陪我们走一程,走过一段漆黑的路。
这样的时间很快过去。 我们回到了灯火通明的城市。 汽车载着我们,从静谧幽暗的山间回到了喧哗炎热的尘世。 这一段短短的路,仿佛是出逃。 关于萤火虫的记忆,重新回到童年,回到歌谣,回到旧时光。
人间美好,是有萤火虫照亮的夜晚,孤独的旅人,看见那些星星点点的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