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君子以文会友的三种面相
查看: 1228|回复: 3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君子以文会友的三种面相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2-5-4 10:2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论语·颜渊》:"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2-5-4 10:30 |只看该作者





这个"文"字是什么意思啊?临窗说下面三个人都解析错误:

  1,朱晦庵:"讲学以会友,则道益明;取善以辅仁,则德日进。

  2,钱宾四:"君子因于礼乐文章之讲习来会合朋友。因于朋友会合来互相辅助 ,共进于仁道。"

  3,杨伯峻:"君子用文章学问来聚会朋友,用朋友来帮助我培养仁德。"

临窗本人根据《论语·公冶长》篇: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得出结论曰:"以文会友的文,正是这个意义上的文……以勤学好问会友才是交友的真正意义所在。"

临窗的解释并不完整。我将給出一个确切的解。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2-5-4 10:37 |只看该作者







《论语·述而》篇也有一个"文"字:"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孔老师一直在教导他的弟子们这个"文"字的,这是孔门学问的核心方法论。要明白"文行忠信"的"文"的意思,就找几个教案,看看学生怎么学习怎么实用,"文以会友"的"文"意味着什么也就迎刃而解。

第一则学案。

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

简单翻译成白话文:

子张问老师如何立身行世。孔子说:"说话忠信,做事笃敬,即使到了未开化之地,也可行。说话不忠信,做事不笃敬,就是在家乡故土,也不行。立于地,见"文行忠信"四字伴于身前,立于车,则见"文行忠信"四字悬在车辕横木上。如此,处处可行。"子张笔记在腰带上。

从子张这则学案与教案里,可以比较完整地看到"子以四教:文,行,忠,信",一个字一个字的对应起来,发现"文"在此处表现为"言",文=言。

言,就是"言语"。孔门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子张问"行",孔子教育他严格注意自己的"言,行,忠,信",此时「文=言语」。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2-5-4 10:38 |只看该作者






《论语·学而》里还有一则更广为流传的教案与学案: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简单翻译如后:

我每天都经常反省自己:給人筹谋道义规划福利有没有尽心尽责与朋友交往有没有诚实守信?老师传道受业解惑有没有践行致用?

字面上也全面涉及到"四教:文,行,忠,信":

忠:谋而忠
信:交则信
行:传能行

那个"文"字在此处是"三省",即:经常反思自己。所以:

文=反思。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2-5-4 10:39 |只看该作者






从这两个学案可以具体看到,"文以会友"的"文",同时包括两层可见的意思,即

独处时常反省
群处则善对话

在《论语》里面找两句意思非常接近的原话解释"文"的这两层意思分别是:

1°  默而识之
2°  诵诗三百,使于四方,善专对。

……论坛上交友,往往只能看到一层意思,即  对话,甚至是吵架。这是片面的。遇到恭维话,遇到埋汰话,因为仅仅是字面上的,没什么好高兴的,也没有多少可抱怨的,离线后补补课,仔细补上第二层意思,即:反思自己,然后才生出实在意义。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2-5-4 10:40 |只看该作者







为人处世,这两个明处的层次的意思做到好时,已是世间贤达。若继续努力,深入到幽远微妙入神的第三层次,则将成为尘世圣人,甚至悟得出世间法。

第三则学案见《论语.述而》: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孔子问,嗨,那几个同学是不是以为我留一手,对你们有所隐瞒呢?我倾囊相授,毫无保留。我日常所行所为,没有什么不是与你们坦诚相对的,以身作则,这就是我的教案啊。

《五灯会元》里有一个公案,与《论语》这则学案密切相关:

太史山谷居士黄庭坚,惟孳孳于道,著《发愿文》。痛戒酒色,但朝粥午饭而已。往依晦堂,乞指径捷处。

堂曰:"只如仲尼道,'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太史居常,如何理论?"

公拟对,堂曰:"不是,不是。"公迷闷不已。

一日侍堂,山行次,时岩桂盛放。
堂曰:"闻木犀香么?"
公曰:"闻。"
堂曰:"吾无隐乎尔。"

公释然,即拜之。


此类通幽入神之境,中国传统文化多有论说,不赘。这第三个层次,简单的说,就是感。天人相感。拈花一笑,莫逆于心。

因此,第三层意思:文=感。


综合叙述:

以文会友,包含三层意思:第一是对话,加深了解。第二是反思自己,力求做到尽善尽美。第三层境界则是神交默契,仿佛幽谷有佳人,闻风坐相悦。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2-5-4 10:41 |只看该作者
主要还是语言。
让人感觉到灵犀相通的文,会拉近心的距离。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2-5-4 10:48 |只看该作者
狗咬狗算一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2-5-4 10:48 |只看该作者
小徐又掉书袋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2-5-4 11:00 |只看该作者
会校 会注 会评,会,会合意。


会友,会,引申结交。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2-5-4 11:19 |只看该作者
知音 发表于 2022-5-4 10:41
主要还是语言。
让人感觉到灵犀相通的文,会拉近心的距离。




一个荞麦三个棱,一人一个性儿。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法,只占一个半个面相,所以多姿多彩。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2-5-4 11:21 |只看该作者




狗的智力也就相当于三五岁小孩子,基本上还没有成熟的"文"的能力,

只好咬撕,只好打架。

我也是这样看论坛吵架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2-5-4 11:2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金牌打手 发表于 2022-5-4 10:48
狗咬狗算一种

靠,感觉你黑化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2-5-4 11:22 |只看该作者
徐公孰 发表于 2022-5-4 11:21
狗的智力也就相当于三五岁小孩子,基本上还没有成熟的"文"的能力,

只好咬撕,只好打架。

一嘴毛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2-5-4 11:22 |只看该作者




掉书袋时磕磕绊绊,吵起架来感觉很顺溜。对不啦?有没有感觉我吵架行文贼有气势呢?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2-5-4 11:23 |只看该作者




很形象啊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2-5-4 11:23 |只看该作者
刘庄主 发表于 2022-5-4 11:00
会校 会注 会评,会,会合意。




好像读 史记啊,还是在读聊斋呢?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2-5-4 11:2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徐公孰 发表于 2022-5-4 11:23
很形象啊

你别搭理我,我不配。
你写这贴我看不懂。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2-5-4 11:28 |只看该作者
徐公孰 发表于 2022-5-4 11:22
掉书袋时磕磕绊绊,吵起架来感觉很顺溜。对不啦?有没有感觉我吵架行文贼有气势呢?

我感觉你是眉目含笑地跟人吵架。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2-5-4 11:46 |只看该作者
只配当配角 发表于 2022-5-4 11:25
你别搭理我,我不配。
你写这贴我看不懂。




这可咋整呢?

我又写不出你那种行云流水的文章,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我也非常喜欢,你能写出来,可是我做不到啊。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22-5-4 11:46 |只看该作者
卡米尔克劳代尔 发表于 2022-5-4 11:28
我感觉你是眉目含笑地跟人吵架。




有些些吧~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22-5-4 11:48 |只看该作者

淘气 。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2-5-4 11:5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徐公孰 发表于 2022-5-4 11:46
这可咋整呢?

我又写不出你那种行云流水的文章,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我也非常喜欢,你能写 ...

滚蛋吧,我才喜欢你这种,很牛~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2-5-4 12:14 |只看该作者
只配当配角 发表于 2022-5-4 11:53
滚蛋吧,我才喜欢你这种,很牛~



上去啃一口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2-5-4 12:16 |只看该作者
只配当配角 发表于 2022-5-4 11:53
滚蛋吧,我才喜欢你这种,很牛~

在一起~在一起~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2-5-4 13:06 |只看该作者
所以说嘛,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22-5-4 14:51 |只看该作者

写的很好。虽然没怎么看。

庄主提醒的对。要想解释“以文会友”原始意义,那么“文”和“会”两个字恐怕都要解释。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22-5-4 15:0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跳梁老丑 于 2022-5-4 15:03 编辑

看得累坏眼睛了。赞一个,精华升级。
论语略翻,不曾深入,说说自己的感觉。临窗的帖看过,算能自洽的一家之言;你这个,站位高些。
古时词汇量不足,很多表达会采用同音、借意、发散的手法。文字到底是什么意思,本就不该固定锁死。
临窗以一家之言废百家,那叫钻了死胡同。这个很好,超脱出来了。
如果都学他钻死胡同掉书袋子,话题将永无止境。比如,以文会友的友字,也完全可作一深度挖掘。

传统、国学,一深入就产生争议的,类似中医、转基因,属于累死人的巨坑。
我的态度是,了解大概就可以了,不必浪费时间。找大家公认的学者综合评价,扫一扫原著,
每个人的浅层体会理解都不会大谬,毕竟现在词汇量大,一般不会用错,都能理解。
最不值得的,是掉进故纸堆里,白白浪费如此晴朗春日大好年华。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22-5-4 15:04 |只看该作者
杨逍逍 发表于 2022-5-4 14:51
写的很好。虽然没怎么看。

庄主提醒的对。要想解释“以文会友”原始意义,那么“文”和“会”两个字恐 ...

何止。连友都要精准定义。否则,子非吾友也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22-5-4 15:07 |只看该作者
徐公孰 发表于 2022-5-4 11:22
掉书袋时磕磕绊绊,吵起架来感觉很顺溜。对不啦?有没有感觉我吵架行文贼有气势呢?

  教授心态行迹,确有大家风范。
那些拍你的人,从起手第一式的姿势上,就先失分了。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