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重磅企鹅 于 2022-1-8 19:37 编辑
我是姚亮,我不是姚亮
摘要:马原的《冈底斯的诱惑》在建构叙事形式及其意义的同时,呈现了别致的文学景观。在巴赫金的复调理论视野中,该小说具有非典型的复调性,这与马原所处的时代语境和个人经历息息相关。小说也从内在的复调性到描绘出一个如梦如幻的西部复调世界,留下了独特的价值取向与哲学意蕴。 关键词:马原;《冈底斯的诱惑》;复调世界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24-0007-02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24.004
一、非典型的复调性 马原的《冈底斯的诱惑》除后现代主义的经典阐释外,以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为向度,还表现出非典型的复调性,展示着别致的美学价值。关于“复调小说”理论,巴赫金在他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诗学问题》一书中有着详尽的论述,他将陀思妥耶夫斯基这类小说定义为“复调小说”,明确地提出其内涵及其表现: “有着众多的各自独立而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由具有充分价值的不同声音组成的真正的复调,这确实是陀思妥耶夫斯基长篇小说的特点。在他的作品里,不是众多性格和命运构成一个统一的客观世界,在作者统一的意识支配下层层展开;这里恰是众多的、地位平等的意识连同它们各自的世界,结合在某个统一的事件之中,而相互间不发生融合。”① 关于复调小说的论述令各种独立的主体意识在小说解构中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个性化展示,也为探析类似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文本结构与深层意蕴提供了一种新的阐释路径。 在巴赫金复调理论的视野中,马原的《冈底斯的诱惑》与复调小说在主旨表达与结构安排上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默契,如同样是各个故事的拼贴画,同样弱化了情节中因果关系的联结。这些表现指涉出该小说内在的复调性,即各个主人公对自我意识的强调。正如徐振强所说: “在他(马原)的小说里,让人能体味出作者和小说中的人具有各自的独立性,都在表现着庞大的‘我’。这里敏感的问题显然不在于作者的主体意识怎样强烈,而在于小说人物的主体意识怎样从作者的束缚下挣脱出来,和作者主体意识并立,形成了二元世界。”② 显然,《冈底斯的诱惑》比二元世界更进一步,发出了三种独立、各具价值的声音。但由于各自的思想意识太过“顽强”,常会出现作者与陆姚之间或者陆高与姚亮之间相互分歧、挑战的现象,如作者抑制陆高的表现,出其不意地开展以客观叙事为主的情节、故事,而陆高不甘寂寞,也攻其不备地跳出来,开展自己意志、自己视角的情节、故事。 但还应注意的是,对比巴赫金复调理论中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冈底斯的诱惑》呈现的复调性是非典型的。最明显的区别就是,二者描述的众多独立意识之间的相互作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撕裂生活的面具,虽然并存着众多的独立意识,但这些意识之间存在激烈的冲突,且冲突的另一面往往是相反甚至极端的价值取向;而马原的《冈底斯的诱惑》追寻生活的面貌,虽然不同的意识之间存有分歧,但分歧的另一面往往是更和谐的认识存在。小说多次提及姚亮的身份,并试图对姚亮的存在做出假设性,“也许你以为我也是个姚亮吧。是又怎么样呢?虽然我不是”“ 姚亮并不一定确有其人,因为姚亮不一定在若干年内一直跟着陆高。但姚亮也不一定不可以来西藏工作”。 除此,《冈底斯的诱惑》非典型的复调性还表现在自我意识强调的方式更为直接,虽然不缺少主人公瞬间的心理与情绪描写,但其更直观地表现在语言中,就如小说中的“作者”自我意识的部分出场:“请原谅在这段文字里用了诡辩术——作者注”“作者又注——在一篇小说中这样长篇大论地发感慨是很讨厌的,可是既然已经发了,作者也不想收回来,下不为例吧”。 二、“我”要成为人的另一种求索 在这样的对比中,可见复调小说里众多自我意识的呈现来源于深刻的社会历史文化。就像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中众多自我意识常围绕着人道主义的怀疑与信仰的两种倾向进行不停的斗争,“深入地揭示了陀思妥耶夫斯基时代、即俄国年轻资本主义时代的极其尖锐的矛盾性、分裂性,揭示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在革命唯物主义的社会主义和保守的(防御性的)宗教世界观之间终于未能作出最后抉择的左右摇摆”③。马原的《冈底斯的诱惑》中三种独立的自我意识,基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文化失范的历史语境,所反映出作者的思想倾向是类似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文学,伴随着改革开放时代开启了新的篇章,但多种社会矛盾的出现,社会思想的解放,文学不可能在统一的规范下表达共同的愿望。从八十年代中期到后半期,对当代文学来说,“大写的人”不仅面临现实的经济潮流的挑战,而且遭受各种外来文化思潮的冲击。在这样复杂的文化语境中,各式各样的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想要确立“人”的價值,但不可能有权威的话语来维系文学统一的规范式。与此同时,文学对“人”的追求也就转向内部的形式变革。作为领军人物的马原率先对小说叙事形式发起了革命,试图在这过程中拯救文学,拯救自我。 除此,马原本人在小说创作上又有着自身的特殊性,他不仅长期生活在西藏,而且把西藏作为他写作的不尽素材和想象背景。这段生活经历,使他进入了全民信教的生活氛围,体验了独特的寺庙文化,感受到生命本真的美好,融入西藏人的文化意识与精神气质,为之深深着迷,“我爱他们,我到死也不会离开他们,不会离开这里”④。因此,他在改变了小说创作观念的同时,也回归至个人情感与内心体验,对“我”要成为人进行另一种探索。当他见识了西藏原始的生命力后,他徘徊在现代文明的边缘,对既往的历史内容和眼前的现实内容存有怀疑,首先表现为自我意识的分裂。因此马原在《冈底斯的诱惑》中并没有树立其确定的世界观点,就如小说结尾,姚亮写的《牧歌走向牧歌》中“不如总在途中,于是常有希冀”,陆高写的《野鸽子》中的“栖在白居寺后墙的大群野鸽子仍然飞来了”。可以认为,小说中种种自我意识正是作者对客观世界不信任的象征,但也侧面表现出“我”对成为“人”的憧憬和向往。 三、如梦如幻的西部世界 马原的站位使他无法看清现实的全貌,他在《冈底斯的诱惑》中也就没有直接创造出一个完整的客观世界,而是描写种种独立的自我意识及其延伸的碎片化世界。通过作者、陆高、姚亮三个自我意识的视野,描写西藏一隅的不同人物及其世界,小说也由内在的复调性呈现出一个外在的西部复调世界。 小说共有十六个小节,十分符合前文所提及的复调小说的特点,即拼凑式的结构与纷繁的对话。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情节的因果关系被极度弱化,还是可以大致看出三个故事:组队探险看天葬,探访野人,顿珠顿月。三个故事交叉发展,呈现共时状态,颇有生活横截面描写的哲学意蕴。 小说没有面面俱到提及故事中所有人物的感受,而是以不同的主人公的视角去呈现他们眼中的西藏,并常常加入其不同身份会对西藏产生的特定感知描写,在碎片里将西部世界丰富起来,并带来如梦如幻的感觉。贯穿故事最多的主人公陆高。他作为西藏的外来者,充满着对这个未知世界的新鲜感。首先是藏族姑娘“央金”,不论是生前还是死后,她的瞳仁总令人觉得还有话要说。这个“央金”代表着所有藏族姑娘,她的美象征着西藏蓬勃的生命力,具有生活的价值和意义。再者是西藏人的生活,在内地走进社会主义、走进科学与文明的同时,他们还是“神话”般生活,他直接点明了别“以为他们蠢笨原始需要我们拯救开导”。最后还有他眼里的奇妙景观,不论是通向天空的路还是巨大的羊头,都在昭示着西藏的神秘性,是一个未被开发的地域。 西藏所有的一切在种种自我意识中显然具有原始、神话的模样,但值得注意的是,作者的自我意识还将其变得更加梦幻。这个西部世界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偶然和意外,如穷布听完村民关于熊的讲述,去猎熊时去发现熊是野人;陆高刚认识藏族姑娘央金,原本期待爱情故事的发生,她却去世了;一群人想要去看天葬,看的可能还是央金的仪式,却最终看不成天葬;巨大的羊头假若是希腊石雕,又怎么会出现在西藏……这些事件看似偶然和意外,但不就是生活本身吗?正如阿道尔诺所说:“在我们的生活世界中,总有一些东西,对于它们,艺术只不过是一种救赎;在是什么和什么是真的之间,在生活的安排与人性之间,总是存在着矛盾。”⑤从这个角度看,如梦如幻的西部世界对比拥有先进科学的现代社会是最真实的。作者在此试图说明失实的表象下真实的哲理,即“虚无是可见的实存——生活的表象构成,实存的是人的意识存在”⑥,这恰好再次回到复调小说对自我意识的强调的观点。 四、结语 综上所述,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点明了复调小说重视展现那些有着同等价值的各种独立的意识的主旨,为文学批评提供了一种新的小说结构范式。以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解读的《冈底斯的诱惑》,表现出非典型的复调性,即我是姚亮与我不是姚亮的自我意识和谐地共存着。这离不开马原所处的八十年代的文化语境及他长期居藏的個人经历,小说也从内在的复调性到描绘出一个如梦如幻的西部世界,散发着与后现代主义阐释不一样的魅力。 注释: ①巴赫金著,白春仁,顾亚铃,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复调小说理论[J]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2. ②许振强.马原小说评析[J].文学评论,1987(05):86-93. ③钱中文.“复调小说”及其理论问题——巴赫金的叙述理论之一[J].文艺理论研究,1983(04):31-41. ④马原.冈底斯的诱惑[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19. ⑤阿道尔诺.现代音乐的老化.引自马丁·杰著.阿道尔诺.中文版参见胡湘译[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203. ⑥王斌、赵小鸣.迷宫之门——马原小说轮.郭春林编.马原源码·马原研究资料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229. 参考文献: [1] 郭春林编著.马原源码马原研究资料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 [2] 吴方.<冈底斯的诱惑>与复调世界的展开[J].文艺研究,1985(06). [3] 许振强,马原.关于《冈底斯的诱惑》的对话[J].当代作家评论,1985(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