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远去的烟云 于 2021-11-18 07:02 编辑
2021年10月30日,星期六,晴。
今天可以慢下来打量成都了。就在宾馆附近的巷子里过早(吃早饭)。吃了一碗红红的牛肉面。哈,忘记和老板说了不能吃辣。踌蹰了半天还是忐忑着吃了一半,其实面做得很好吃。
就在街上扫了一台共享单车去杜甫草堂。杜甫草堂,国家4A级旅游景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是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知名度最高且最具特色的杜甫行踪遗迹地。草堂占地面积近300亩,完整保留着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和清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修葺扩建时的建筑格局,建筑古朴典雅、园林清幽秀丽。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240余首,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圣地。
唐代诗人中,最熟悉的当是是李白、杜甫、白居易三位。李白豪放,白居易平实,而杜甫是最接地气,也最忧国忧民的。其《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算是最早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对后世影响很大。
《茅屋被秋风所破歌》就是纪念昔日草堂的生活,在自己居住的草堂被大风破坏,屋内漏雨几无干处之际,诗人喊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真挚愿望,其胸怀人民,心系天下的境界可见一斑。
所以,来成都,杜甫草堂是一定要来拜谒的。今天虽然周末,草堂的游人却并不算多。草堂占地面积之大,环境之清幽实超出我的想象,当然是后世之功。杜甫当年建草堂也就是找一安身之处罢了。不可能有今天的规模。
拍了些照片,刻有《少陵草堂》的古碑;写有《诗圣千秋》的影壁;水中的几株残荷;当然还有草堂了。个人偏爱一张有立石刻着《茅屋被秋风所破歌》全文,背景就是草堂一角。
在里面转了两个多小时后,出景区。骑车去武侯祠。
武侯祠,占地3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9200平方米,于西晋末年建造。
武侯祠是中国唯一的君臣合祀祠庙,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及蜀汉英雄纪念地、三国遗迹博物馆,享有“三国圣地”之美誉。武侯祠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部《三国演义》,让中国人对魏、蜀、武三国对峙的历史最为清楚,说妇孺皆知都不为过。而三国中,最具传奇色彩的当属诸葛孔明。这位刘玄德三顾草庐才请出来的旷世奇才以一篇《隆中对》粉墨登场,不出草庐而三分天下,其远见卓始确让人叹服。其出山后的传奇故事就太多了。诸如火烧新野,草船借箭,六出祁山,七擒孟获,被戏剧、评书演绎了二千年,至于现代的影视就更不用说了。
诸葛武侯被后世推崇,我以为核心并不是其才能神鬼莫测,更重要是当然是忠君爱民。这才是历代统治阶级需要的。当然也符合中国人的价值观。
武侯祠这里游人多一些,毕竟就大多数人来说,诸葛亮比杜甫更知名。
因为是拜谒,对这里的建筑就不多做品评了。恭恭敬敬给诸葛先生像鞠了躬,算是表达了对先生的敬仰之情。
还专门去刘备墓看了下。这位所谓皇叔,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当年家道中落沦为织席贩履之徒(曹操语),之所以成功,还是胸有大志,才能百折不挠,终登帝位。从这个角度说,雄心壮志是成功的根本。
武侯祠旁边就是成都有名的锦里。锦里古街据说是西蜀最古老最具商业气息的街道之一,早就秦汉、三国时期就非常有名?这个待考。如果是专家说的就更不靠谱了。拉大旗做虎皮是惯常做法。做商业开发没错。其实就是商业一条街。仿古建筑里各种小吃、服装加文创品而已。真的,全国各地都有,难说谁做的好。对游客而言,有个歇脚吃饭看节目的地方就行,我只希望管理者对真假、物价、卫生多下点功夫足矣。
对了,在这里体验了一下成都最有名的采耳。一位川妹子给做的,巴适得很。
晚上,成都友人在一家非常有名的私房川菜馆请吃饭,虽然是第一次见面,却象熟识以久的老朋友一样聊天喝茶(她开车不喝酒)。对了,我没客气,喝了2个2两装的小郎酒,并把她送我的国窑1573一直背回了沈阳(哈!关键是喝不完,那么好的酒咱也不能浪费不是)宾主尽欢。就在这里谢谢她吧!山高水长!只盼他日有暇来东北,我当带她好好看看大沈阳的别样风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