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的原因,六星杂谈和红袖杂谈的关系很紧张,有段时间甚至用“势如水火”来形容也不为过,各有各的婶,各有各的娃,互不妥协的结果就造成了形如实质的楚河汉界,阻碍了双方的正常交流。比如我来点个赞,马缨花扯着嗓子喊知音,这位哥哥说的话是不是真的啦?本是雅事,大嗓门一喊就多少有点扫兴不是?
我不是判官,不对过往对错做评判。但我知道,每个人对各自所处的熟悉的环境——无论网络还是现实——会形成依赖,哪怕这个环境不一定是你最满意的,也会下意识地去维护她。这不是错,而是情理,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所以,尽管并不欣赏,但我还是能理解六星杂谈某些版友的言行,对,说的就是你,春江and杨逍逍,所以我才一再说,多大点事。但凡解决不了的矛盾,试试将心比心嘛,是吧。
《写点床戏》是我阅读的马缨花的第一篇文字。之所以现在才读,是因为我的个人爱好确实是多了点,忙,时间太紧张,自家版面的帖子还读不过来呢,何况其他版块。再者,我也是最近才知晓野妞就是马缨花。多亏醉老四的闹腾,版面帖子少了很多,才有余暇到六星杂谈串串门。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谢谢醉老四。
说如雷贯耳就浮夸了,但之前多少听闻过马缨花的大名,从最早绿窗为我介绍红袖的过往,到后来论坛上一个二个大喇叭版友的口中,得知,是位文字高手。到底多高,我也不知道,不管是一只巴掌还是俩,兴许加上两脚丫,总之感觉是红袖数得上号的人物。偏偏我不吃这套,就如同以前混江湖,是靠拳拳到肉打出来的,再大的名头顶多换来我客套的一拱手,是不是高手,递过手我才决定认或不认。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好不好,他人吹捧得天花乱坠没用,入我眼动我心能让我会心一笑才算。
我读的书不多,文学理论类的更少,或许读过,也都忘了,所以文字好与不好全凭自己的感觉。王阳明说过,只好恶便尽了是非,都是忠于本心,野百合也有自己的春天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标准,让哲学家和科学家去做好了。
《写点床戏》在我看来就写得很好,非常好。
首先是语言好,汪曾祺说过:“写小说就是写语言。”语言是好是坏尤其表现在语感上。
我一直信奉文字是用来读的,而不仅仅是看的。马缨花的语感极好,通篇读下来带有一种奇妙的轻快的韵律。文字于该帖不仅仅只是述事的本体,更氤氲浸漫开来一部分,幻成了若有若无的背景音乐,如同暗暗打着节拍。以开篇第一句为例:“他和她都是论坛上的风云人物,一个幽默,另一个也幽默。”很多人在写作的时候把更多的心思花在了如何精简凝练方面,力图用最少的字数去达成完整的表达,这当然是好的,但生活是多元且多姿的,远没有这么严肃严谨。越来越多的人感悟到,在紧张的工作与生活的夹缝中,发呆也是一种美好。“一个幽默,另一个也幽默”,这种重复的,看似铺张浪费的句式却仿佛吉他的和弦,舒缓闲适,恰到好处的音节的停顿与回旋,将人轻松地引入到故事的氛围中,相较“两人都幽默”,不知要高明多少,更不知要幽默多少。而且开篇的语感带有浓浓的揶揄意味,不着痕迹就含蓄隐晦地决定了整个故事的讽刺的基调(此处应有画外音:高手,这是高手)。这种信手拈来的功夫,只能用天赋来解释。印象中,桃花和元霸也拥有这项天赋。
其次是细节拿捏得好。细节决定成败。
小说离不开叙述。围绕人物展开的合理的叙述,不一定非要贴近乃至复制现实,但一定要抓到能准确反映人物特征与心理活动的有代表性的细节。如同国画写意里的留白,是留给观众发散想象的空间,而引发观众想象的,往往只是一块石,一片叶,一瓣花,或一个眼神。举个例子:“她用眼角瞟着他,一眼眼看他一杯杯喝下去,替他胃疼;一眼眼看着他搂着一个长发美女出去了,替自己心疼。”于是“她真喝高了,人事不省”。这就是细节,聊聊数语点到为止,将一个女子内心的矜持、牵挂、期盼、纠结、嫉妒、彷徨、忧虑、委屈、难过、沮丧等等情绪都传达给了读者去感受,去想象。这样的细节,会让故事更有张力更血肉充盈。而且,“他搂着长发美女出去了”,又留给读者一个悬念——纳尼?这是什么操作?引起读者往下探寻究竟的好奇心,一箭双雕。印象中,红袖的大美丽和大龄小芳玩这个也很拿手。
然后是情节的构思也别具心思。
故事情节的走向从一个俗套走向另一个俗套走向另一个意外的俗套再反转到一个令人沉默沉思的狗血结局,有寻常,有惊喜,有高潮,也有意外,环环相扣毫不凝滞,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入了局。作者用调侃的语调描述了网络情侣这一司空见惯的现象,明目张胆又遮遮掩掩,矜持暧昧欲拒还迎终抵不过激情四射。前段的叙事很让人有代入感,虽然有些许夸张但依旧生活化。故事的高潮看似在床戏,但并没有,而是为反转做掩护,可谓别有用心。高潮伴随着意外出现,出现在长发美女俯身说的那句话里,这句轻飘飘的话将心机女人的果敢狠辣刻画得入木三分。所谓的登对和谐的网络情事终究不过是镜花水月,一有外力的干涉便消散无痕,真有点此恨绵绵无绝期,对此如何不泪垂的况味。这,就结束了吗?
不,点睛妙笔在最后,那张检验报告让读者悚然心惊!难道长发美女说的是真的?那她为什么还能安睡窃笑?到底谁传染了谁?谁是胜利者谁又是受害者?一张检验报告勾起了读者心中团团疑云,但细细思索之后,我们就会发现,无论哪个结局,都注定了,这个故事里没有胜利者,全都是赤果果的可怜的笑话。
云淡风轻中,隐藏着多么辛辣的讽刺啊,这才是作者想要留给读者的思考题,真正做到了举重若轻。没想到啊,原来你的三观是这么正的。
印象中,我们的老秦和周不通才具有这样的文字功力。
以上,为我欣赏马缨花《写点床戏》的读后感,一家之言,说错之处,呃,概不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