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花中的花 于 2021-6-15 10:24 编辑
我从小,在新疆出生的,在那里,有吃不完的苹果(又脆又甜),库尔勒梨,马奶葡萄,杏子,桑子,杏脯,哈密瓜,烤羊肉等等,新疆的水果就是那么霸道,天生就甜,连西红柿都是又大又红又甜。
据说,一个人,如果馋某种食物,不是她馋,是她肠道的细菌馋了。如果她从小喜欢吃什么?以后的人生中,她也经常喜欢吃这类食品。
在上海,我已经很久没吃杏子了。哈密瓜经常有,但是没有新疆的那种又软又糯,上海的哈密瓜有点硬,不是太熟。这次在网上溜达,看见有杏,于是买了一箱。小时候可是放开肚子吃。新疆是公斤秤,要买,起码一公斤,一斤没得买。当时新疆水果便宜,爸爸一买杏子,葡萄,就是一脸盆,让家里人随便吃,吃个够。而现在,人到中年,怕血糖高,也不敢多吃。
桑子也是,小时候,家里附近有很多桑子树,放学以后,不回家,就去找桑子。因为吃桑子的人太多了,只有零星的桑子会挂在树上,需要眼睛明亮才能发现几颗紫色的,也不会洗,就直接塞进嘴里,水分又多,又甜。上海的桑子,很贵,用一个塑料的小盒子,整齐地一排一排放着几十颗,价格也是不菲的。
新疆的烤羊肉,也是一景 。维族人,我们叫他们老乡。老乡把刚杀的半片羊或者四分之一只羊挂在身边的树杈子上,然后用小刀一块一块割下来,没看见洗,用铁棍子串好。然后放在火上烤,烤的时候,用羊油桶的刷子,刷几次羊油,这样,羊肉才会嫩。烤羊肝更加嫩一点。他们烤肉,烤熟练了,去其他地方,吃的烤肉,都没老乡烤得好。
还有凉皮,新疆的凉拌凉皮很好吃,筋斗,调料放得好,辣度和酸度正好,满满的一大海碗,一碗凉皮就是一顿饭,管饱了。在新疆吃东西,都是大盘的,大盘鱼,大盘辣子鸡,大盘面,没有那种扣扣搜搜,给你吃几口的。
老乡其实也热情,我一直觉得少数民族比较纯朴,他们对陌生人的那种热情,总是让人感动。人随着进化以后,慢慢变得自私,冷漠,尤其有了钱以后,人会变得更加古怪。而有些少数民族,他们的热情,总是让人感动。
买的杏子和杏干很快就到了,要吃,随时可以吃。一边吃,一边我恍惚就回到童年,还是童年的时光好,没有压力,没有悲伤,没有痛苦,只有温馨的家,和父母对自己无私的,满满的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