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公理力 于 2021-5-2 12:38 编辑
中国改革开放已走过40余个春秋。在这个特别历史阶段,中国社会堪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国人生活早已与以往不可同日而语。如果要回溯这一巨变,除了那些波澜壮阔的宏大场面,从人们身边逐渐消失的那些生活日用品着眼,也是一个不错的视角。据粗略统计,改革开放以来,约有百余种家庭生活用品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中!(名单附后。)本文无意涉及这个名单中的所有物品,仅就其中极少数最具代表性日用品的消失做一简要回顾。
1】脸盆、痰盂、木马桶:迟至1980年代,中国城市居民每家每户至少拥有这三种用品中的两样。甚至在国家领导人会见外宾的重要外交场合,沙发旁也赫然放着痰盂!据说那是为了照顾毛、邓等老一辈领导人的生活习惯。痰盂在中国有很长的历史,在宫廷和官宦人家中,痰盂早就是日用品。20世纪初,西方人在公共场所也曾放置痰盂。他们对中国人使用痰盂曾有过一个评价,认为这种处理口中秽物的方式比西方人要文明。脸盆也是中国古代就有的生活用品,早期曾广泛使用铜盆。但铜是现代中国紧缺资源,解放后改为成本低、又便于清洁的搪瓷脸盆。木马桶则是城市民居没有私家卫生间时代的产物。
现在的年青一代或许很难相信,当年曾流行买脸盆、痰盂作为结婚礼品送给新人!上图中的搪瓷脸盆和痰盂主色调均为红色,且印有双喜字,正是为了迎合这一习惯。有趣的是,在有些地方,木马桶也曾是新婚必备品,或作为新娘嫁妆,或由男方准备。大约自70、80年代开始,随着自来水的普及,家居卫浴条件的改善,以及吐痰等不良习惯的逐步纠正,这三样必需的卫生用品开始逐步退出国人生活。几件不起眼日用品的消失,成为时代巨变和国人生活品质飞跃的一个象征。
2】手绢:
亦称手帕,据信最初从女性头巾演化而来。大约流行于上世纪70、80年代。特别是在城市,无论男女老幼,几乎人手一块大小有别、风格各异的方形手绢。与个人日常卫生息息相关的这方手绢的功用可不能小瞧!除了今天纸巾具备的所有卫生功能,人们也会临时用它包裹小物品、食品等,孩子们还会将其折叠成小动物把玩,或将其四角系成小疙瘩戴在头上当帽子,甚至可以应急用来包扎伤口,或做临时捆绑之用。有段时间,男人穿西装时喜欢在胸前小口袋里放入折成不同形状的浅色手帕,起纯装饰作用。
有意思的是,在一些地方,学龄前孩童或幼儿的手绢往往被父母用别针固定在外衣肩头处,便于随时用来擦口水和鼻涕;而上学的男生们很可能随意将手绢握成一团,马马虎虎往衣裤口袋一塞了事;女生和成人大多会仔细地将其折成小方块才装进衣袋。那时的商店里,可以看到各种花色图案的手绢。上图中前两款主要是男性选用,后面3款则属女性和孩童,右下角为手绢折成的小动物。
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卫生的要求也愈来愈高。而手绢的问题是不可能一次性使用,因成本较高,又无法随时更换或洗涤,其卫生程度难免差强人意。有了一次性纸巾后,手绢很自然被逐渐取代。尽管今天有些讲究的女性会同时备有纸巾和手帕,但在男性那里,手绢已难觅踪影。
3】钢笔和墨水:
钢笔亦称自来水笔,以区别于早期的蘸水笔。其最早的历史可追溯到西方10世纪。20世纪初叶开始出现在中国,而作为大众书写工具真正开始流行并取代中国的传统毛笔则始于1950年代,于70、80年代达到鼎盛期,90年代开始走下坡路,90后们就鲜少用过钢笔和墨水了。在中国生活水平还很低的年代,较好一点的钢笔要几块钱一支,不是每个人都舍得买的。拥有者都会相当爱惜,如小故障、小损坏都会尽力修复。因此当时还衍生出一个行当:修钢笔。
关于钢笔,笔者多年前曾听到一个涉及外交的未经证实故事。1958年大跃进运动期间,上海“英雄”钢笔掀起赶超世界名牌“派克”金笔的热潮,从抗漏、圆滑度、间歇书写、减压、耐高温、耐寒等12项指标上追赶派克。到1959年,据报道,“英雄100型”铱金笔有11项指标赶上甚至超过了美国“派克”产品!据称,后来完全没有专利权概念的国家有关部门和上海英雄笔厂,还自豪地演示这一成果给美国“派克”代表看,得来的回应是“派克”公司指控中国上海“英雄”金笔侵权!
进入90年代以来,市场上出现了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品质不断改进的各种圆珠笔,钢笔的缺点日渐明显。钢笔结构复杂,故障多,诸如漏墨、堵塞、鼻尖劈裂或折断、墨囊破损等,再加价格较高,其可长久使用的优点也就不突出了。最终,难逃被圆珠笔淘汰的命运。钢笔目前虽然尚未完全销声匿迹,但除了作为高档签字笔和怀旧奢侈品,在日用书写领域已基本不见踪影。
4】各种计划供应票证:
计划经济时代,物品供给严重不足,只能采取凭证限量供应的办法。那时,城市居民每家都有个定量供应粮油的粮本,有了粮本才能在粮店购买粮食或取粮票,有了粮票才能在饭馆吃饭。要买肉需要肉票,买衣服或布料则需要布票。总之,光有钱是买不到各类计划供应食品和物品的。可以这样说,那个年代如果失去这些票证,人是没法活的!“大跃进”之后,日用物品供应进一步匮乏,除了粮、油、肉、布等定量限购之外,又增添了糖票、副食品券、香烟票、肥皂票、火柴票、煤票,及其它一些五花八门的票证。
那年月不仅食品和很多日用品需要票证,而且定量相当低。很多家庭粮食不够吃,布票不够用。油、肉等定量更是可怜,每人每月只有一两斤!那时有这样一些口号:“勤俭节约”、“节约闹革命”、“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是一个物品极度匮乏的票证年代!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兴起和商品供应的充足,这些票证逐步成为历史,国民丰衣足食才逐渐成为现实。
5】书信、邮票、电报、大哥大、BP机:
回退一代人时间,没人相信有着悠久历史的书信有一天会消失。诗圣杜甫有“家书抵万金”名句,情书更让恋爱中的男女如醉如痴,留下刻骨铭心的美妙记忆。但今天,恐怕很少有人还记得最后一次写信是何年何月,甚至明信片、贺卡都懒得发了。信札时代迅速终结的“罪魁祸首”无疑是家庭电话、手机和互联网等,这些现代即时通讯方式奇迹般拉近了地球村居民间的距离。有人伤感地写道,“小伙子们再也不会在大学收发室里苦等姑娘来信:一枚倒贴的邮票代表着“我爱你”,侧贴则是“我想念你”,斜着贴代表怨恨……这些流行一时的邮票暗语注定了要像古老的旗语那样失传。”
随着书信和邮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曾经高烧不退的集邮热也无法维持昔日的荣光,尽管高端集邮者会长久存在下去。随书信一起消失的还有历史算不上久远但比书信快捷的电报。但今天通讯意义上的“快捷”,唯一合格标准是即时!很多人甚至尚未尝试就被淘汰的BP机(传呼机)就是例子。这种传呼机的唯一作用是告诉你某人正在“呼你”,你必须另找有线电话与之通话。它仍然算不上即时通讯。曾经作为有钱人身份象征的“大哥大”则是移动电话的最早版本,但仅几年工夫,就被“二哥大”及此后体积更小巧的手机取代。而信息时代,日用电子产品更新换代之快,更超出常人想象。如,改革开放后才逐步进入百姓生活的盒式磁带收录机、磁带放像机、磁带摄像机、磁带随身听,CD机和VCD机等视听产品,仅存在大约10年左右时间就已经难觅踪影!
6】小人书(连环画):
最后,说说算不上必不可少日用品的小人书。在没有游戏机,没有电视机,更没有电脑和互联网的时代,对于阅读能力尚不够强的少年儿童而言,在相对贫乏的业余生活中,除了看电影,最大的兴奋点之一就是看小人书。小人书的题材多半是历史故事、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革命运动与生产建设等。改革开放初期,不少中外名著小人书也在市场热销。那个年代,谁手上有本新小人书,小伙伴们定会争先恐后地相互传阅。进入90年代后,随着电视机的普及和少儿类电视节目的丰富多彩,特别是电子游戏机和电脑进入百姓生活后,少年儿童们的兴趣点发生大转移。与新技术无与伦比的视觉冲击力相比,小人书的吸引力已经微不足道,渐渐在书店里和少年儿童生活中消失。但作为今天中老年人孩提时代兴奋经历的小人书,还将长久存在于他们的美好记忆中。小人书作为时代集体记忆标本已成为民间逐年升温的紧俏收藏品就说明了这一点。
附录:已经或正在消失的日用品名单
(未列入生产工具、玩具、可能再流行的服装鞋帽、公共用具和设施等)
1】油灯、马灯、汽灯、拉线开关、柴火灶、风箱、蜂窝煤、煤炉、火钳、火盆、火炕、火墙、火石打火机、火柴、烟斗、烟袋、烟盒。
2】脸盆、痰盂、木马桶、网兜、机械闹钟、存钱罐、石膏像、个人印章、木杆称、篦子、手绢、尿布、折扇、蚊帐、鸡毛掸子、搓衣板、暖瓶、电热毯、电手炉、热水袋、瓷水鳖、铝饭盒、搪瓷缸(杯、盘)、温酒壶;
3】铁锅、竹蒸笼、木桶、木盆、木摇篮、多种藤编、竹编、草编及一些简易植物加工用具(如丝瓜筋、葫芦瓢、簸箕、笤帚等)、条凳、马扎、炕席、棕床垫;
4】锥子,顶针,补袜板、勾针、棒针、火熨斗、鞋拔子、假领、棉帽、耳罩、棉袄、棉裤、棉鞋、蓑衣、斗笠、草鞋,编织袋;
5】水缸,辘轳、石磨、石碾、草房、土坯房、瓦房、棺材、风斗车、人力水车、架子车、鸡公车、畜力车、筏子;
6】钢笔、墨水、算盘、油墨印刷品、小人书(连环画)、书信、邮票、电报、大哥大、BP机、唱片、留声机、收音机、胶卷相机、磁带收录机、磁带放像机、磁带摄像机、随身听、CD机、VCD机、传真机;
7】仁丹、红药水、紫药水、链霉素、清凉油、糖精、蛤蜊油、雪花膏;
8】特殊用品:各种计划供应票证、工分、侨汇券、特区通行证、单位结婚证明。
这个名单不可能完善,欢迎大家继续补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