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从沙碧到叉叉就是了不起的进步,尽管作为“这段烂俗的朽木”,我其实也挺有上进心,更何况经过王大师“勉其为难”的“雕一雕”,怎么也得努力求进步,以示对大师的敬畏。
这年头呼人大师相当于拐弯骂人,王大师却如饮醇醪,不觉自醉,欣欣然扮演起有教无类的孔二先生,可惜总是在不经意间“如果不是想退避你几舍,我早就把你打成了猪头”,流露出瘪三的嘴脸,活活演砸了。真是可惜得很,若能继续往圣人这条戏路上飙演技,大师一定会写出《我喜欢南子》之类的帖子,再次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比抵足的境界更上一层楼。
我想,肯定并非王大师不专业的缘故,智商才是硬伤。
瘪三的嘴脸,以及“朽木”前面缀以“烂俗”的双重暴击,仿佛能看到夜深人静之际,王大师那一根根直立起来的头发,像标枪一样能够刺破黑暗,俨然“几近勇士”。
如今“勇士”也是极贱的,在六星骂几句管理员,也是“勇士”之一种。王大师就扮演了这种极贱的勇士,痛骂醉笑“反咬上不肯沉默的同类”。哪怕我沦为烂俗的朽木,却也知道,那些拒绝“抱团沉默为妻儿谋梁稻”,从而“不肯沉默的同类”,来六星这个拢共百来个人的小论坛呐喊,智商上绝对属于“叉叉”。
南有南方周末,北有新京报,以及众多的自媒体,勉强能够为那些“不肯沉默的同类”提供舞台。只来六星红袖发声,一个屈才,一个是叉叉,万一把六星整垮了,你们去哪兜售风骨?而且这种自己表演“几近勇士”,却让别人承担喝茶风险的行径,简直比“烂俗”可恶一万倍。
不知道王大师有没有“抱团沉默为妻儿谋梁稻”,看到他为“不肯沉默的同类”而发声而谩骂,我也比较“意料之外”,此君平时除了喜欢刺破女网友的盐水袋,或者把女网友幻想成民国女子外,也没见他有“不肯沉默”的地方,什么时候来的“同类”?可见确实“叉叉”。
当然同类又是极易攀附的,只要知道王小波、梁启超、章太炎、刘文典这些人名,便能攀附成“同类”,如果知道一点“围绕论点层层推进”,甚至有勇气引为知己。倘若再加几条破折号,便是“一条清晰的脉络”了,就能在自己额头上刻下八个字:“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仿佛八字一般,命中注定,与生俱来。
然而,那位被饰演失败的原型,除了痛骂宰予“朽木不可雕”,还说过“听其言而观其行”。
已经听过八字之言,那就“观其行”一下。大师出山,满坛叫好,独有一女敢言“不喜欢”,王大师就要心生怒火,一句讥诮足够阴劲倒挂;我说了句“明明的偶像”,王大师便要直斥境界太低。“麻粉”与“偶像”,这种略带讥诮的词句,都能吹动王大师的胡子,仿佛妆粉擦得厚了害怕掉粉一般。
姑且不用幡动心动去丈量王麻的“境界”,随便给他批批八字就好。自己独立,也要允许并尊重别人独立,自己自由,也要允许并尊重别人自由,我想这才是那八字的真谛。
王大师玩坛,顺我者我喜欢,逆我者我憎恶,今天能够赞叹女网友犹如民国女子,明天由于女网友拒绝出现在其笔下,便能赠以“演员”之称;以自己深谙讥诮艺术为豪,面临别人的讥诮却大玩脱裤的正义;耳畔谀声如潮甘之若饴,看到女网友批判自己的声音,王大师冷笑着端起了步枪:“叭叭叭”,简称三叭,真不愧是讥诮专家。
话说得漂亮,文字也有一点点可观,“行”却并不可观,这不就是传说中的“叉叉”么?
估计凤凰传奇的最炫民族风听得多了,王大师是极推崇民国风的,不过,我想,额刻八字的王大师如果穿越到民国,一定能打造成一个民不聊生的国度,简称民国。
那里生活着袁世凯与段祺瑞们,他们同样喜欢“独立”与“自由”,王大师大可以引为“同类”。放心,我绝对不会叫你“袁粉”或者“段粉”,因为用一件马甲去沉塘根本没个鸟用,你还会在边上很枭雄地吟唱:让子弹飞。
年关将近,前酒友一场,我送王大师一副春联:“飞扬颇恨人情薄,寥落终怜吾道孤”,出自吴宓之手,吴是陈寅恪之友,而你刻在额头上的那八个字,正出自陈寅恪之手。不用谢,大师的“境界”需要成全,哪怕代价是我的“烂俗”。
——横批:“我是叉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