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红袖家园 红袖杂谈 那我再发篇看起来有学问的——波波莱尔
查看: 543|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那我再发篇看起来有学问的——波波莱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0-12-21 17:3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花间集里看唐朝
作者/波波莱尔

在汉人的朝代中,唐朝男女关系是最开放的,这是因为在之前的春秋战国甚至魏晋时代,民间是十分开放的,潘安出门被掷果盈车就说的是晋朝八王之乱时期的故事,可见当时的妇女热情得不得了。之后的五胡乱华十九国以及南北朝之后,汉人与少数民族你杀我,我杀你,最后人口都剩不了多少了,尤其北方的汉人,都几乎被杀绝了,所以后来各民族只好互相通婚繁衍。李渊的母亲是鲜卑人独孤信的女儿,而李渊又娶了鲜卑贵族窦氏,窦氏生了李世民。所以唐朝可谓是胡汉一家,受胡人风俗影响甚,所以唐朝妇女是比较自由和开放的朝代。
  
  本来在汉朝时期,汉兵的战斗力平地上一个能对付外族四五个,到了唐朝是杂种的第一代,按遗传学经验来说,杂交的第一代取其杂交的优势,所以唐朝的武力还算强。而唐后期为啥安史之乱后就一夜间从盛唐的顶峰衰落,这就是杂交的第二代起,遗传开始报复性地取其差的基因了,这也是后面的宋和明对待外族长期积弱的原因。到了明末,中国的男人起积弱到了最低点。其实明朝时很开放也重商,所以意大利人利窦玛以及葡萄牙人、西班牙人都纷纷前来中国,就唯独对中国男人评价严重不高,说:中国男人一般都不好看,小眼睛、扁脸扁鼻,无须,仅下巴有几根毛。这与汉唐时期的壮汉相比,形象差了老远。越是积弱就越是与文化和物质的发达有关,唐朝中后期是中国文化的顶端,而宋朝时期又是中国物质文明的顶端,也就是太物质和太淫靡了,所以中国从一个尚武的国度,走向一个崇文的过度,逐步开始积弱。
  
  一、唐女子的面妆和衣着:
  
  花间集后蜀赵崇祚所编的晚唐五代词选集,其实就是一幅女人和生活的风情画。我们先从花间集里看唐女人的化妆和衣着。
  
  先看温庭筠的一首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这里面就讲述了唐妇女的梳妆打扮,发现很多很多不懂历史的国学大师乱解这首词,这里我加以详解,唐代妇女脸部的装饰有五种:额黄、画眉、花子、面靥和点唇。额黄就是用黄粉涂额头,“小山重叠金明灭”的金就是指“额黄”,温庭筠似乎对额黄情有独钟,还有“蕊黄无限当山额,宿妆隐笑纱窗隔”、“粉心黄蕊花靨,黛眉山两点”这样的词句。
  
  小山则是眉型的一种,古代眉型大致有十种“鸳鸯(年几二八尚无良)、小山(双眉如许,能载闲愁。山若欲雨,眉亦应语)、五岳、三峰(海上望三山,缥缈生烟采)、垂珠(借问蛾眉谁与并)、月棱(月宫斧痕修后缺,才向美人眉上列)、分梢(画眉须画双剪峰)、烟涵(汝作烟涵,侬作烟视)、拂云(云气正当眉)”
  
  “花面交相映”的花当指“花子”,花子就是剪成菱形、月牙形、牛角形各式花贴、贴在眉心的一种装饰,这是唐女子的习惯打扮。“面”就是面靥,也就是用丹墨在双颊点出的酒窝,有时也在额头的眉心正中也点个红点,记得我们小时候文艺汇演时候的化妆很喜欢这套,原来这就是复古的唐风啊。
  
  唐时候妇女的衣服主要有衫(襦)、裙、帔,襦衫就是短小的正扣腰际的上衣,多是夹的或加棉有点类似现代男人的马甲,襦本来袖口狭窄,但唐多肥女所以袖口越开越大,以至于唐文宗特意下旨责令襦袖不得长过一尺五。襦裙服是唐朝女人衣着的特点:上着短襦服,下着长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并以丝带系扎,显得高挑富贵;然后:佩披帔,加半袖,披帔就是薄纱罗制作,披搭肩上,旋绕於手臀间,走起路来,霓裳飘摇;半袖是隋及初唐时兴的,对襟、套在窄袖衫外、多春秋穿着。唐中后期,由于襦袖口开得过大、半袖套不上了,也就从此淘汰了。
  
  这就是我们常见的仕女图衣着,要说明的是,唐襦衫的开口不管是什么形状,都开得很低,露出乳沟,这是历代所没有的,“粉胸半掩疑暗雪”、“慢束罗半露胸”就是对这种盛况的描写。不过这胸口大开露出半个胸脯的场合,只有在宫廷和贵族的社交活动场合,而且是露胸不露肩背。而寻常百姓家只能露乳沟,不允许半裸。
  
  二、唐人的生活和起居:
  
  再看看张泌的《浣溪沙》两首:
  
  其五
  
  翡翠屏开绣幄红,谢娥无力晓妆慵,锦帷鸳被宿香浓。
  
  微雨小庭春寂寞,燕飞莺语隔帘栊,杏花凝恨倚东风。
  
  其六
  
  枕障熏炉隔绣帷,二年终日两相思,杏花明月始应知。
  
  天上人间何处去,旧欢新梦觉来时,黄昏微雨画帘垂
  
  这两首词里提到,唐人室内五种隔断的方式:帐、幄、帷、屏、帘。帐的军事用途相当于帐篷这层我们略去不提,帐在民间的意思,一是厅房的隔断,二是指通常意义的睡床四周的“寝帐”和“床帐”;“幄,屋也。以帛衣板,施之形如屋也。”;帷本义是围在四周的布幕,比较灵活,有车上的帷幕和顶盖的帷盖;有室内的帷幔、分隔内外之用的帷薄(帐幔叫帷,竹帘叫薄)等;屏及屏风,有床上屏风、梳头屏风等,与帷不同的是不用挂的,大多是以木为骨、以纸作画的屏风,也有玉屏风、雕镂屏风、琉璃屏风、云母屏风等,白居易曾作《素屏谣》曰:“当世岂无李阳冰篆文,张旭之笔迹,边鸾之花鸟,张藻之松石,吾不令加一点一画于其上,欲尔保真而全白。”;帘就简单了,就是挂在门上的,古代妇女见男客时都是隔着帘子的。
  
  而古代大家闺秀的闺房的大五件就是“珠帘、云母屏、象牙床、芙蓉帐、翠帏”,温庭筠的“画罗金翡翠,香烛消成泪”就是指翡翠鸟图样的帷帐。古人含蓄,直接写帐为俗、写帏则远视的审美为雅致,古代除了花间词这些淫词艳曲外,还真的鲜见对床帐的描写:“懒拂鸳鸯枕,休缝翡翠裙,罗帐罢炉熏。近来心更切,为思君”,这词告诉我们一个细节,古代女子对床帐是用香炉也每晚熏香的;对于帐、帏,温庭筠还写了:“锦帐绣帷斜掩,露珠清晓簟。粉心黄蕊花靥,黛眉山两点”,“锦帐绣帷斜掩”这句就告诉我们二者的区别。
  
  古代的屏,主要不是起着遮蔽的作用,因为这有帏来做的,屏更多是一种装饰、制作空间的抑扬顿挫感,当然顺便也阻止一下一览无余的通透。屏更是借景抒情、借物言情的最佳之物,温庭筠的《更漏子》就是对着屏抒情的最好例子:“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香雾薄,透帘幕,惆怅谢家池阁。红烛背,绣帘垂,梦长君不知”,这词就是写由外而内,眼光驻足于画屏的心理惆怅;温庭筠另一首《酒泉子》“花映柳条,闲向绿萍池上。凭栏干,窥细浪,雨萧萧。近来音信两疏索,洞房空寂寞。掩银屏,垂翠箔,度春宵”,这翠箔就是翠帏、就是翠色的帷帐,而这“掩银屏、垂翠箔”就代表一个睡觉前的准备,映衬了虚度春宵的寂寞。
  
  至于帘,诗词中的珠帘,以及闺房中的珠帘,多半是指窗帘而不是前述的门帘。如“海燕欲飞调羽。萱草绿,杏花红,隔帘栊。双鬓翠霞金缕,一枝春艳浓。楼上月明三五,琐窗中”,这里的帘栊是指帘与窗,当然窗帘也是帘,温庭筠的“玉钩褰翠幕,妆浅旧眉薄。春梦正关情,镜中蝉鬓轻”、“细雨晓莺春晚。人似玉,柳如眉,正相思。罗幕翠帘初卷,镜中花一枝……”,这里的寒是“钩起”的意思,这里的翠幕也是窗帘的意思。这两句的区别,前者是早上起来用玉钩挂窗帘,看到女子钗斜钿堕发梦妆淡的情景,后者卷帘代表一种心情。
  
  现在我们再看张泌这两首词就有设身处地的空间方位感了,要说明的是,词里的“绣幄”就是绣帐,这里的“枕障”就是枕屏。“翡翠屏开绣幄红,谢娥无力晓妆慵,锦帷鸳被宿香浓”这句翻译起来就颇香艳:开云屏,挂帐帘,美人倦慵起早妆,锦帐鸳鸯绣的双人绣,透着美人隔夜香。而第二首的“枕障熏炉隔绣帷”就是说明,在床帐与外面的隔帷之间,有一个熏香炉,为方便理解,见下图:
  
  另外,唐人的起居家具有:床(分为寝床和坐床两种)、塌(也有睡塌与坐塌之分,一般来说比床小,主要特征是比床窄)、几案(茶几和桌子)、橱柜、台(妆台、镜台、酒台等),还有箱,这估计就是古代妇女随嫁的大型妆奁的嫁妆箱了。奇怪的是那些专业人士编辑的隋唐社会生活史中居然对箱,说由于史料太少我们我发详细介绍,其实从汉代时期,女人陪嫁的铜奁陶奁就出名了,只是唐宋时候,这些妆奁箱就体积越来越大了而已:
  
  太平广记对唐时期镜台还专门有以下记载:“中立镜台,台下两层,皆有门户。后将栉沐,启镜奁后,台下开门,有木妇人手执中栉至;后取已,木人即还。至于面脂妆粉,眉黛髻花,应所用物,皆木人执;继至,取毕即还,门户后闭。如是供给皆木人。后即妆罢,诸门皆阁,乃持去。其妆台金银彩画,木妇人衣服装饰,穷极精妙焉。”
  
  至于橱柜,没门的叫橱,一般用来放书籍和陈设用具,有门的叫柜,多用于放衣物或钱财;在隋唐以前人们是席地而坐的,到了唐代,人们把几案搬到了塌上,类似现在北方的炕桌或者床上吃饭的餐桌,还有一种就是把几案的腿加长,另外用椅子和凳子或者放在塌边使用,这就是现在的餐桌、书桌的雏形了。
  
  三、唐朝的吃:
  
  和凝的《春光好》写到:“玉指剪裁罗胜,金盘点缀酥山。窥宋深心无限事,小眉弯。”这里的“酥山”就是一种加热后快速定型的奶酪点心,唐朝这些酥点受塞外影响以奶酪制品为主。而这首词说的是做“酥山”的女子,一边偷偷看着隔壁的邻居,害相思。好像和凝特别喜欢这些点心,在很多宫词里都反复提及:“红酥点得香山小,卷上珠帘日未西”、“暖金盘里点酥山,拟望君王子细看。更向眉中分晓黛,岩边染出碧琅玕”看来这叫“酥山”点心,一定很美味。
  
  唐朝人的主食类别中,面食占据了很大比例,主要有类似当今新疆“馕”的胡饼,第二普及的也是胡人的食品,叫饆饠(毕罗),是一种包有馅心的面制点心;还有各种各样上笼屉蒸熟面食叫蒸饼,而宋朝武大郎卖的烧饼,也因避讳当时叫做“炊饼”,在宋朝其实是馒头;然后还有汤饼,其实就是面条;还有冷淘,就是凉面;然后就主食就是饭,唐朝的饭,有粟米饭(北方人爱吃)、稻米饭(南方人爱吃)、荞麦饭和雕胡饭(菰米饭,诗人和文人爱吃)
  
  唐代肉食的吃法也应征了脍炙人口的提法,最通常的是烧烤类的“炙”品;而“脍”就是切细的鱼、肉,唐朝割脍是了不起的手艺,《西阳杂俎》载:“进士段硕尝识南孝廉者,善研脍,谷薄丝缕,轻可吹起,操刀响捷,响声若有节奏”;第三类就是脯鲊品,脯就是各种大众化的肉脯,如鹿脯、鸡脯、蚌肉脯;脯就是肉干,而鲊就是用盐腌过的鱼肉。
  
  总而言之,唐代饮食文化深受游牧民族和异域风情的影响,具有鲜明的胡化色彩,比较粗犷和豪饮。而宋代则细腻精致,并且烹饪艺术走到寻常百姓家,宋朝将中国的饮食文化发展到了顶端。
  
  四、唐朝的交通工具:
  
  《南乡子》
  
  乘彩舫,过莲塘,棹歌惊起睡鸳鸯。
  
  游女带香偎伴笑,争窈窕,竞折团荷遮晚照。
  
  《南歌子》
  
  似带如丝柳,团酥握雪花。
  
  帘卷玉钩斜,九衢尘欲暮,逐香车。
  
  从《南乡子》可以看出,唐代水路交通很发达,唐朝陆有陆驿、提供车马;水有水驿,提供舟船;在唐朝,马车是主要工具,不过有按等级规定,私人马车一般长途或者运输,私人的驿站与官方的驿站是分开的。少部分用来富户的香车宝马,就是《南歌子》说的这种情况;而在唐朝,骑马开始增多,没钱的人骑驴;然后就是人工扛抬的轿子,只是唐朝还不叫轿子,叫做辇和舆,辇要大些、是皇家所专用的。而轿子前身称为“肩舆”,自宋开始得名为“轿”,宋太宗规定“非品官不得乘暖轿”,暖轿即指轿顶使用布盖,四周饰有布帷的封闭型轿子。到了明代,则有规定,在京三品以上者可以乘轿,四品以下不得乘轿。清朝时规定了轿子的规模等级,两人轿在民间也普及了,但只有娶亲用的花轿允许8人抬。
  
  五、唐代的民风:
  
  张泌《浣溪沙》曾写道:“晚逐香车入凤城,东风斜揭绣帘轻,慢回娇眼笑盈盈。消息未通何计是,便须佯醉且随行,依稀闻道太狂生。”
  
  鲁迅在《唐朝的钉梢》中认为这是最早的盯梢,还将张泌这首词还译成白话文:
  
  夜赶洋车路上飞,
  
  东风吹起印度绸衫子,显出腿儿肥。
  
  乱丢俏眼笑迷迷。
  
  难以扳谈有什么法子呢?
  
  只能带着油腔滑调且钉梢,
  
  好像听得骂道“杀千刀!”
  
  不过至少一点,唐朝女子的笑骂娇俏之余,也说明唐朝女子没多少男女大防的观念的。此外,诸如“偷眼暗形相,不如从嫁与,作鸳鸯”,“记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识谢娘时。水堂西面画帘垂,携手暗相期”之类大胆民风的诗词俯首皆是,这也算是唐朝民风的一个普遍写照吧。
  
  连续三篇,分别是从宋笔记里考据宋朝人的生活细节,从明小说里还原明人的民间生活,本篇又以唐五代词为引子,从而开始了对唐朝人日常生活的细节进行观察。这三点,我想就是微观历史学中主要的三种考据手段,而本篇附录里推荐的唐代名画,这也也是最直接观察古人生活的最直接最形象的方式。由于时间和篇幅的限制,这里只是掩饰下思路和展开路径,对唐、宋、明的课题重点各异,但这三篇互补起来就基本上是一幅古代生活风景画了。
  
  参考书目:
  
  1、隋唐五代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赵崇祚《花间集》
  
  3、《香艳丛书》清·张廷华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0-12-21 17:3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哈哈哈,波波菜尔,可简称菠菜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0-12-21 17:42 |只看该作者
这开阔的脑洞,奔放的文风。试问,舍我青蛙还能有谁?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0-12-21 17:47 |只看该作者
小青蛙,你到底是波波莱尔还是波得莱尔?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0-12-21 18:19 |只看该作者
老核研究得很透彻啊!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0-12-21 18:25 |只看该作者
以前听你说个这ID名,原来是你啊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0-12-21 19:15 |只看该作者
@高隐 过来看看人家的水平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0-12-21 19:16 |只看该作者
波波莱尔写的不如青豆荚惊艳。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