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归隐宋朝 于 2020-12-6 16:42 编辑
走在住着人家的乡路,远远闻见淡淡的药味,那味愈来愈浓,又渐渐散去,你就知道哪家在熬药了。又或者,无意间串门,那家正熬药,一股味能把人熏死。那时我还小。农村人有个头痛发热,流行抓中药。不爱药味,却爱看倒在垃圾堆旁的药渣。那些奇形怪状的药草,经过熬煎,不复原先的干瘦硬挺,一段段一片片软软的样子。尤其那些圆片,正圆椭圆,有的白得发光,有的暗得发黑,一圈圈年轮却是清晰,一脚踩上去,还踩不烂。
我家也熬过中药。一只带柄的糖色罐子,凹凸的花纹已熏得黑黄。没有盖子,熬药时,只将装药的白纸袋打湿糊住罐口。不知奶奶怎么弄的,那纸盖松松的竟也不散。看不见的火慢慢往上爬,将纸下沿舔得焦黄。罐子尖尖的嘴儿巧得象媳妇,熬好的药从那小嘴流进碗去,又稳当又好看。想不起用什么熬药,煤炉还是火炉?那时应该不烧煤,吃火锅的三角铁炉子那么浅搁柴能熬几小时?现在怎么也想不明白了。记得那时家里有一本中草药书,和四角号码字典一样厚。也曾照书去田间采摘各式花草根茎,神思飞舞,仿佛在做一件天大的事。
那日,经过社康医院,进去咨询,适逢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坐诊,一周只半天。预约,问诊。说不出特别症状,女人嘛,只是调理。望闻问切,双脉搭过,开了七天中药,补气补血。教授负责开方,打单是隔壁办公室医生。虽打小见熬药,从没亲手操持过。想想那股子味,至少得两小时吧,整栋楼飘着,自己遭罪邻居也遭罪。医生说可以代煎,就交给医院。留了地址,快递到家。
不巧回家大姨妈就来了。咨询泌水老师,特殊期间能否吃中药。经鉴定,教授开的温经汤。泌水老师说,中药应该自己熬,二茬药性最好,熬好的药汤要当天服用,天气寒凉也不宜超过三日。一周药全交医院代制,医生没给我半句嘱咐啊。
这两日,翻从老家带回的一包书。今年春节困在湖北,我们去田间玩,遇见着防水服在寒塘挖藕的邻村人。其时物资紧缺,本想买,一问一答间,热络起来。水中人注视孩子爸良久,问,你是不是杨先生的孙子?答是。那人送来两支藕,说杨先生是好人,救过他的命,不要钱。孩子爸不认识他,他说他认得他,还有小时候的样子。那包书是杨先生也就是孩子爸爷爷的。
杨先生全名杨在培,婆婆养父,颇有几分传奇色彩。婆婆一岁父亲去世,杨先生上门入赘。解放前,一场大水淹没周河,河里遍布动物尸体木头杂物,其中有一尊观音。隔壁老婆婆见了叫着杨先生乳名,观音是仙,你快去捡起供在树杈上。杨先生全身湿透把观音从大水中救起供在树杈上。不久神奇的事情发生了,目不识丁的他突然会看病。起先看小儿头痛腹泻浓疱蛇咬,慢慢地女人妇科,成人疑杂,名气越来越大。杨先生气派,因不识字,出诊必带书童。那书童并非小儿,要能说会写,他口述方子,书童代笔记录交由病人。
被脓疱折腾得哭闹不止的孩子,抱来杨先生看,他刀起脓落,三两天就好。有有那重症者,等不及请先生,直接板车拖来,就在杨先生家吃喝拉撒连治病,一住十天半个月。杨先生开的方子,药铺都头疼,一副药拉拉杂杂十几二十味,忙乎半天才得几毛钱。杨先生很多时候是义诊,不收钱。又常有病人在家,虽然名声在外,家境并不殷实。当然也不是一点好处没有,常有康复者送来自家的西瓜桃子红薯粉玉兰片。据说婆婆生大伯时,一女人每天送来鸡蛋,都是当天生的,不多,也就三几只,足足送了两个月。
翻杨先生的书,觉得传说有些夸张。也许先生最初是文盲,后来一定识字。他的书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专业印刷书。有清代陈修园的《医学从众录》、《神农草本经读》、《伤寒医决串解伤寒真方歌括》,吴棹仙的《子午流注说难》,《灵枢经》,《中医常用名词简释》,《验方集锦》等。
一部分是他自己著的书,共十一本。分别是《药性歌诀》、《西药简要》、《百草歌诀译注》、《医方集解摘要》、《医方吉井方》、《汤头注志》、《汤头秘方歌诀》、《小儿科》、《妇科》、《跌打损伤治疗》、《膏丹丸散录》、《医学杂录》和《西药提要集释》。这些书成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请人用毛笔写的竖版手工书。字体时而绢秀时而稳沉,书写者至少四人。从中医到西药,从理论到处方,每一本书都是心血的结晶。还有很多没有装订的散张。孩子爸小时,少不更事,拆了不少书,那些精致坚韧的牛皮纸,对折书写装订,他拆来将里面空白处当草稿纸。
特意翻了杨先生编的《妇科》。关于调经有十三方,每一方都列明症状,处方,服法剂量,附注,附注是注意事项,有症状转变后如何换药,也有经期能否服药的提示。在《跌打损伤治疗》一书中,有详实的手绘人体经脉图。期中一则看血用法,验明身体哪处出血是这样记录的:血在水中浮者,是肺血也;半沉半浮者,心血也;沉至水底者,肝血也。
《验方集锦》是1959年沔阳县委除害灭病领导小组办公室与沔阳县卫生局合编的。书的前言里这样写道:祖国医学是数千年来广大劳动人民战备胜疾病的经验积累,单方、验方、秘方是整个医学体系的组成部分。可是。。。。。。这些具有高医疗价值和花钱少疗效好的经验方药,往往都处于湮没状态,几至散失无见了。政府组织人员耗时三个时间,收集了三万余方,经富有经验的老中医对核查审定,最终定了22200种锦方集结成册。国有国的传承,家有家的传承。两年前公公去世,婆婆从衣柜取出这包书交给我们。有的被老鼠咬残,有的已经发毛发黑,我笑话婆婆好收捡。婆婆一面正色:这是医书,永远都不会过时。
杨先生只是一名普通的乡村郎中,并不象传说那样神仙附体。他没医好自己的病,终身无后,但说了一句很神的话,他临走时对奶奶说:三年后我来接你。三年后,奶奶无疾而终,在睡梦中离去。
我没见过杨先生,只见过那套手术刀,在他去世几十年后,还闪着耀眼的白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