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榆园书话 于 2018-3-18 21:53 编辑
许仙的那篇贴子说了你大汉欺负人家为什么人家不能欺负你。对于这点我是赞成的。
不错,人类的发展大到种族国家小到人的个体都是按照适者生存,弱肉强食的规律走下来的,看到人为了一已私利,互相倾轧,大肆杀戮,心是无法呼吸的。
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我们的先哲早就提出了万物平等的概念,且叫人守住内心的中即仁。可以说,老子的学说对我们的影响是至远至深的,这也成就了我们的礼仪之邦和忌战之根。所以,在汉人统治时期,对于外族大多采取怀柔政策,本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原则。我想正因为我们的先哲早就看透宇宙仁的奥秘,并把它传给华夏一直坚守,所以在历史长河中,曾经的四大文明古国,唯有我们依然屹立,我们的文明不曾中断的一脉传承。
不错,人类社会的确是丛林法则,但站在历史的长河中俯看,没有哪个列强是以杀戮而千秋万代的,推动它进步和稳固的是文明的发展。所以,人类最终的走向不是弱肉强食,而是维持和平顺应大自然,其同获得生存。
越是高度的发展的国家,越是看重这一点,除去政治上的因素,他们更关心人性和人类。就如许仙所说,国人自己的屠杀哪个比五胡少?哪个比南京少?为什么总拽着他们不放?是啊,哪个都不少,尤其是日本侵华时的各种大屠杀比南京更甚的多的是,为什么只南就成立了纪念馆?原因很简单,因为一个外国记者(我忘了是英国还是美国的)经历了南京大屠杀,把照片在他们国家发表了,然后引起当国民众的震惊,然后各种开始转载,然后引起国际上的重视,然后他们派人来华调查,所以,才有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我们国家自己人都意识不到,却是让外邦来帮我们纪念。同样的,如果没有当时国际社会的参与,中国真的能打过小日本吗?
还有,在民国时期那么动乱,为什么大师辈出?这与诸多教会大学的巨大贡献密不可分。比如,博格理教会在西南边陲苗族的石门坎,创造了至今都无法超越的巨大成就:1946年人口普查每10万人中有2.19个大学生,而苗族则有10个大学生。1989年,石门坎儿童失学率88%,文盲80%。他的带头人是伯格里,30年都献给了这片土地,在那年的政治运动中却被掘坟抛尸,而从石门坎出来的大教育家朱焕章却在1955年自缢。
说一个离我们比较近的。记得最初我们是没有周六日的吧?只休息半天。后来才有的周六日。我记得当时报纸上说,因为国家的发展已经到了一定水平,我们不用那么紧张了,所以国家给到了二天工休。后来我才知道,这是因为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说中国政府剥削人权,如果再不改就要制裁这才有了我们今天的二天休息。
我说这些并不是替外国说好话,只是举个例子,就像我们华面强大时给小国提供经济文化上的帮扶一样。
我想说的是,越是文明高度发展的社会,越是能坚守仁心,越是珍视生命和和平。越是愚昧落后的国家,越是野蛮。但在一个时间段来看,野蛮也许会占上风,但终究要被各种文明驯化,否则就是灭亡。
所以,我们看到了,人类越来越惧怕战争,更多的倾向于合作和发展。这才是人类未来的趋势。当然,万一再出个希特勒呢?但他也阻止不了天道之理。
所以,抛开政治论种族论,那么,战争没有胜败,都是人类的自取灭亡。
唯有文明和平才是人类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