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信仰
一九七五年的一个晚上,一群孩子聚在村口的树林里,他是其中个头最小的那个。
他被他们认定为反动派,他们要斗争他。
他说不成:凭啥你们都是共产党,共产党都是不怕死的。
于是,他们让他用红薯藤把他们绑在树上,
还让他用树枝抽打他们。
招,还是不招?不招,怕死不当共产党员!
其实,让他们招什么他也不知道。
他接着抽打。
终于有一个小子挺不住,哭了。而后,又有一个小子哭了。最后,他们都哭了。
什么是诗?
从诗经的整齐到唐诗的平仄押韵,到宋词元曲的长短句再到新诗的自由,与音乐分离。诗歌一直在不停地拓展,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那么悟空的这一首究竟是不是诗?喜欢的人认为是诗而且是极好的诗。我喜欢这一首诗。
有时候事实就是一种诗。我们似乎不用急着表达什么,我们只需要把事实说出来。我们的读者已经不是孩子,他们生命里有很多沉淀的东西会被这些事实激发出来。
事实就是事实,它什么情感思想也不携带。但它触动我们,引发我们心中曾有相关的情感经历和思想
如果这个叙述让你思考,一些能说出来的,和一些交错夹杂着无法言说的,那么这个叙述就是成功的。至少它让我们在浮躁中安静地自己和自己的灵魂呆了一会。
每次看到悟空的这首诗我都会安静而内心震撼。
想到我小时候受到的教育,想到我们人性中的盲从心理,想到我们单薄的信仰,想到我们人性中的脆弱。信仰到底是什么?这个游戏的结果尖锐地嘲讽了颠覆了我们对信仰的认知。我们的很多理想似乎都是经不起分析的,我们的人生竟然是建立在虚无之上,我们做一些事或表现一些形象竟然不知道为什么我们会这样去做。
回过头,我们再来看这首诗。这首诗的价值在于悟空找到了一个极具诗意的事实,可以想象悟空对这个真实的故事进行过修剪来突出戏剧化的冲突。这个诗让我看到了一个写诗的新路子。那就是发掘有价值的事实,让事实代替诗人说话,诗人要做的仅仅是发掘剪裁再配合以简洁的叙述。
这种写诗看似容易,但确实极为难得。雷平阳也只有一篇杀狗可以入选。这种诗需要极高明的眼光和运气来获得这种诗意强烈的事实,往往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悟空和雷平阳能留下这种诗篇,和他们对叙事的专注,在叙事上练就的深厚功力分不开。诗歌真的是一辈子的事,好诗要用一辈子去寻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