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再折长亭柳 于 2015-9-28 23:13 编辑
麻丫又在显摆她在《滨海时报》登载的豆腐块了,标题是《啃老》。大家先来欣赏一下:
老爹有兄弟三人,如今老弟兄仨就只剩下我小叔了【老爹有兄弟三人,加老爹就应该是四人了,这和“仨”又不对了。应该表述为“老爹家有兄弟三人”才准确】长兄当父,小叔是我老爹一手带大的,小叔和我们特别亲。
援疆几年了,每次回老家,看到小叔,都发现他比上次更苍老了,越发削瘦和佝偻了。【谁援疆几年了?缺主语。岁月催人老,越老越抽抽,自然规律嘛,有什么奇怪的?有钱难买老来瘦,只要没病没灾就好,何必脑满肠肥?】
退休在家,本该颐养天年的老人,却天天忙得跟陀螺似的,干嘛呢?他开三轮车送煤【只要身体吃得消,也是一种锻炼。退休后闲着,容易生病】。买主家若是住高楼,他还得把煤一担担往上挑。照说现在都用上天然气了、煤气,烧煤的人越发少了,但秋风扫不尽,那个小镇上总还有那么几户,跟前朝遗民似的,固执地守旧制,拒新规。他们是我小叔的主顾。小叔沾沾自喜道:“他们喜欢用我的煤咧,质量好,烧得透,别人家送的不放心。”【这话逻辑上有问题:本来就只有几户烧煤的了,怎么可能还会有许多人抢着干送煤的这一行?再说了,蜂窝煤的质量好不好、烧不烧得透,主要看做蜂窝煤时所用煤粉的燃烧值是多少大卡的、煤粉与粘土的掺兑比例等,你小叔只是送煤的,又不是做煤的,煤的质量他能保证吗?应该只有产煤的才能保证吧?还有,这镇上就这么几个客户,供应蜂窝煤的恐怕也只有一个煤厂吧?送煤的怎么可能会送去质量不同的煤呢?难道其他送煤的就一定会半路替煤老板掺土吗?经不起推敲嘛!歌颂亲人,塑造高大上,也不能凭空捏造噻!】
我问小叔送一车煤能赚多少钱?嗯,一块蜂窝煤赚一毛,一车煤五六百块就五六十块钱。【五六百块蜂窝煤,住楼房的一户人家使劲烧,怎么着也可以烧个五六十天吧?小镇上只有几户烧煤的了,估计每个月也只需送个几家,居然还会有人竞争?】
用手蒙着眼,好长时间不说话,心疼。这个瘦得青筋暴绽,锁骨高耸的小老头得挑多少趟才能把这么多煤挑到楼上,一个个一层层码好?还开着那样一辆无照三轮,开得这样快,万一……
小叔退休工资两千多,阿姨也有千儿八百,俩老人三千多块钱,小镇生活应该绰绰有余的。问题来了,小叔为啥还要拼命下苦力气死命挣辛苦钱哩?
他还要养孙子哩,孙子今年上初中了,学费生活费补课费……日子过不去啊。
孙子为啥要小叔养呢,他爸妈干嘛去了?他们在外打工。在外打工没挣到钱吗?当然挣了,叔常夸他儿子儿媳能干,儿子一个月五千多,儿媳妇身为某美容院大堂经理,月薪一万多。挣那么多钱咋就不能往回寄点呢?
又有款曲了。
2013年,楼市高涨到顶峰。儿媳在温州买了一套房,70平米花了60万。儿子买房是大事,小叔不能不表示啊,勒紧腰带给寄了一万,儿媳妇鼻嗤了一句:“就这么点。”然后儿子的工资就没有了,全盘交给媳妇,还房贷;儿媳妇自个的钱说是还债;我叔叔和阿姨老俩口负责养孙子。【60万只是首付吗?没有交代清楚】
2013年以后,房市降温,在最高点买的那房如今在最低点大概只值40万,还卖不出去。房在温州,儿媳在中山,儿子在深圳,小叔在湖北老家,天各一方。那房既没起住的作用,也没起增值、保值的作用,却把全家人都拖进了苦苦挣命的沼泽地。老话说得好啊,吃不穷喝不穷,算计不周一生穷。【可以出租噻】
小叔非要我去家吃饭,长者赐,少者不敢辞。
阿姨笑着说:“孩子听说姑姑要来,说早饭少吃点,留着肚子吃肉。”【无论新疆还是湖北,叔叔的老婆都应该叫婶婶或娘娘吧?】
放学了,孩子书包都没摘就扑到桌上去了,腮帮子塞得满满的……
“你不能这么苦了呀,你们老俩口,万一谁病了,谁照顾你们,谁来带孙子?”我说,“把儿子养大,娶媳妇成家,你们的责任就到位了。房债不能往老的背上扛,老骨头也扛不动。带孙子是可以的,让他爹妈把孩子生活费给了,这不过分吧?”
叔叔摇摇头,一脸为难,他有心结——儿媳妇在外面混得漂亮风光,怕把儿子蹬了吧?
外表风光不算风光,把事和人做得漂亮才算风光。
犹豫着,是不是得给堂弟打个电话,叔叔家那嘴尖舌利的儿媳会不会说俺多管闲事呀?可是,小叔那把老骨头,还经得起儿孙几年啃?
管他呢,做个长舌妇又如何。【水往低处流!人家老人愿意贴补儿孙,一家人愿打愿挨,过得挺和睦的。你一百年回来一次,不说掏银子支援一下,却撮是撩非的,只图自己爽快,却要造成别人家庭不睦。你,果然是个长着食蚁兽般长舌的蠢妇!】
怎么样?就这么个大原创,编辑竟然给登了,麻丫还乐得不行,哈哈!如果我是编辑,绝对不会登的,因为毛病太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