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燕集南亭 鞋匠论史之:班固与汉书
查看: 2907|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鞋匠论史之:班固与汉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5-7-17 18:0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闲过信陵饮 于 2015-7-17 22:18 编辑

  公元62年,有人上书汉明帝说,班固私改国史。
  
  这是个可大可小的罪名,理由是任何一个朝代都不会允许私人修当朝史。包括太史公著名的《史记》,在两汉时也曾是禁书。他之所以能流传下来,大概是因为他写的太精彩了,所以两汉政府虽然将《史记》列为禁书,但却不忍焚毁,一直成为宫廷秘藏,只有少数人才能看到。
  
  所以,明帝接到举报后立即下令州郡严查此事,班固于是被关进监狱。当时的监狱有不好的传统,就是犯人一进监狱就会莫名其妙地死去。而且,同郡不久前有个叫苏朗的人涉嫌造谣图谶事,被抓进监狱后也莫名其妙地也死了。所以班家人很是惧怕班固也被安个伪造图谶的罪名,或者在监狱里被狱吏屈打成招,或者来个暴死什么的,这就不光是班固的事了,很有可能连累全家。
  
  图谶就是预言。比如当年刘秀就是因为图谶的预言当上了皇帝。而且,后世造反家与阴谋家也常拿图谶当成借口。在人类对神秘学的敬畏心理下,时至今日,诸如《推背图》、《烧饼歌》、《梅花易数》、《马前课》之类的图谶类学说,也很是让人追捧。所以,图谶其实是神圣的,要想定罪,就得加上伪造二字。
  
  所以,班固此次入狱按班家人理解,肯定会向着不好的方向发展。于是班固的二弟班超,做了个让当时的明帝印象深刻的举动。他直接驰书诣阙,也就是后世俗称的告御状,居然获得了汉明帝的召见。
  
  其实,两汉的政汉制度是允许并且鼓励告御状的,这大约与两汉时朝廷法制制度不完善,判案主观倾向严重有关。但由于受到路途远近、时间、胆量大小等因素,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能力或是有条件告御状。班固老家在京城附近,所以多少占了些便宜。而且,班超少读经史,为人能言善辩,又有敢入虎穴的豪气,再加上州县此时已查封了班固所谓私改的国史上报明帝。明帝看后,对班固的才华大加赞赏,于是不但赦免了班固,还将他召进兰台,任命为兰台令史。
  
  兰台令史这个官职主要负责管理奏章和宫廷文书。官佚后汉书说是六百石,但班固本传中李贤注引的《汉官仪》说是个百石的官员。根据班固传上下文推测,应为六百石。因为本传说他先被任命为校书郎,后才任命为兰台令史。汉时郎官是皇帝的侍从官员,也相当于干部培训班,一般分三类:中郎、侍郎、郎中。郎中最低为三百石。而且,随后班固在兰台令史职位上,升迁为郎,大约也是个六百石的官员。
  
  这个升迁有些意思,因为郎的身份意味着他可以随时见到皇帝。大概也于此时,他参与了《东观汉记》的编修工作,完成了光武帝刘秀部分以及与此有关的列传部分。汉明帝大为赏识,认为班固是个史学大家,于是正式下令他完成以前未完成的事业——也就是他被人告发私改国史的那部书——即《汉书》。
  
  《汉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的纪传体断代史,开创了后世官方编写史书的惯例。《史记》则属于私修史书,并且不以朝代为限,是为通史。其实《汉书》的起源也脱胎于《史记》:司马迁受所生活年代限制,只记载到汉武帝太初年间即公元前101年之前的历史事件,而之后的事情就没有记载了。所以,司马迁之后,很多当时的大家,如扬雄、刘向父子等人都曾为《史记》写过续篇,但班固的父亲班彪认为这些人的续篇写的不好,不配作史记的续书,于是立志要续《史记》。
  
  班彪活了五十二岁,最高做过徐县的县令,他死时,共完成了六十五篇。父死子继,班固于是继续父亲未完成的事业。但他同时认为父亲所续的史记还不够完美,于是潜心研究,并且在汉明帝、章帝、和帝的大力支持下,有机会接触到政府丰富的藏书,所以前后历时二十年,终于完成了《汉书》的绝大部分工作,但余下八表和天文志没有完成,就因为窦宪之事,牵连入狱,死于狱中。剩余的八表由其妹班昭完成,天文志则由班昭的弟子马续完成。
  
  汉书的文学成就不如《史记》,现在已是定论。但在当时,认为《汉书》强于《史记》的观点,也是大有人在。其中的区别恐怕是,班固重儒家正统,重史实。而《史记》则更倾向于文学性与个人观点。不过,古人喝酒时,常以“汉书下酒”,这恐怕也是对《汉书》这部伟大作品最好的赞誉了。
  
  那么回到班固之死,他的死与窦宪有关,也可能与他笔下那些人物的“万里封侯”之志有关。
  
  班固不光是著名的史学家,而且还是两汉之际著名的辞赋大家。成为郎官之后,他的才华逐渐为当时的皇帝所喜爱,特别是对辞赋有着特殊喜爱的汉章帝。章帝经常在与公卿大臣议事时,引班固参与,并且让班固与这些大臣辩论。由史料可知,班固应该极具辩才,加上他丰富的历史知识,怕是很少有人能辩过他。
  
  但班固同时也郁闷,既然皇帝这么喜欢他,为什么父子二代不过是个郎官呢?所以在文章中也体现出来了,汉章帝看后,就将他提拔为玄武门的司马。这个官的官佚是比千石,提了一级,负责玄武门的守卫。这个官应该也是班固所不满意的,按照东汉时十六级的官员体制,大约是第六级。
  
  只是,如同西汉时的东方朔、司马相如一样,皇帝喜欢是喜欢,不可能因为有些文章才华就重用他。这其实与两汉时的政治制度有关,两汉时期所重用的多是在为政上有作为的人,而不可能重用能写几篇文章的人。而班固的出人头弟之路,要么他得是外戚,要么就得如自己兄弟班超一样,投笔从戎,立功于万里之外。
  
  这个机会也马上来了。因为班家,据说和当时执掌朝政的窦家是世交。
  
  窦宪,字伯度,是窦皇后的长兄。窦穆与窦勋父子死后,他成了没爹的孩子,虽然衣食不愁,大概也饱尝了人间冷暖与世态炎凉。所以,当自己的妹妹当了皇后之后,窦宪与自己的兄弟们,颇有翻身农奴把歌唱的喜悦。再加上当时的汉章帝,先将他提拔为自己身边的侍从郎官,不久又提为侍中,然后又成为虎贲中郎将,一跃成为朝廷第四等级的官员。并且时不时将他们兄弟召进宫里,开个家宴什么的。所以,这种举动直接给了朝野上下一个暗示,就是窦家将来必定会是朝政把持者。所以东汉朝廷上下从诸侯王,公主到公卿大臣,没有敢得罪窦家的。
  
  所以,窦宪看中了沁水公主家的一块地,就用很低的价钱就从沁水公主手里“买”了来,沁水公主居然不敢不卖。
  
  这沁水公主是汉明帝的女儿,也就是当朝皇帝汉章帝的妹妹。由此可见窦宪的权势在当时有多大。不过,这件事还是被汉章帝发现了,于是痛斥窦宪,连窦皇后都吓坏了,不得不披头散发跪在章帝面前替自己的兄长请罪。
  
  章帝这人,曹操曾评价过他说是长者。
  
  长者的意思就是善良,重感情,也能理解为不是一个杀伐决断的合格的君主。所以,章帝虽然生气,但最终只是让窦宪归还田地,也没把他怎么样,只是不再重用罢了。
  
  这事不能说明是窦皇后指使的,因为处在深宫中的窦皇后,不太可能了解窦宪在外的所作所为。而且,按当时的连坐情况,她也不可能不为窦宪请罪。所幸,章帝的仁慈与彼时窦皇后与章帝间的感情,并没有动摇窦皇后之位。
  
  当然,窦皇后可能也期望窦宪因此事能有所悔悟。所以,章帝死后,年仅十岁的和帝继位后,窦皇后所能依靠与最信任的人也只有窦宪了。
  
  窦宪有侍中的身份,所以能自由出入皇宫。而且,他作为窦太后与外庭的联络人,作的也是有声有色。他先将当时的老好人太尉(东汉时的大司马)邓彪推举为太傅(东汉一朝,太傅位在三公之上,为百官之首,每朝皇帝登基,设太傅一人,病死就不设置),然后自己有啥想法,就谎称是太后想法,让邓彪上奏,然后事情没有办不成的。在这种情况下,朝廷上下再没有反对的声音,这种情况,给了窦宪以错觉,所以,窦宪也开始快意恩仇了。
  
  先前审理自己父亲案件的有个谒者叫朝纡,窦宪居然派刺客暗杀了他,然后将他的头祭奠亡父窦勋。又因为怕刘畅分得自己的权利,也派刺客暗杀了他。谒者是个六百石的官员,官不大,但是朝廷命官。而刘畅是宗室之子。这事被窦太后得知后大怒,就将窦宪关押进内宫,大概在琢磨怎么处理。
  
  按说,这个举动有些意思。窦太后如果想大义灭亲,直接将他交给廷尉就可以了。而把他关到宫中的举动,显然还是想给窦宪留一条活路。但窦宪应该是害怕了,正好这时北匈奴叛乱,南匈奴请求朝廷出兵讨伐,于是窦宪就想到了以军功抵死罪。
  
  匈奴自西汉宣帝时分为南北两部,南匈奴在呼韩邪的带领下,内附汉朝。元帝将王昭君嫁给他,是为昭君出塞。北匈奴首领郅支单于随后被大汉名将陈汤诛灭,随后不知所终。南匈奴于是返回大漠,在东汉时再次分裂为南北二部。
  
  于是,窦太后任命窦宪为车骑将军,率军讨伐北匈奴。于此时因母亲去世而在家闲居的班固投奔窦宪,被任命为中护军,随军出征。
  
  中护军是大将军属官,但却是窦宪为班固独创,这是个比二千石官员,与窦宪先前所担任的虎贲中郎将同佚,这其中大概可以看出窦宪与班固关系的不一般。
  
  这次出征,窦宪充份展示了其人格中的另一面与其杰出的军事才能。他大破北匈奴,一直到达燕然山,并刻石纪功。铭文即为班固所拟。这便是“燕然未勒归无计”典故的出处。
  
  经此次打击,北匈奴再次西迁,并趋赶所到之处的当地原住民向西迁移,直接或间接造成了欧亚大陆历史进程的改变。在西方,原来东欧一带被称为野蛮民族的哥特人与日耳曼人,由于受到西迁民族的威胁,被迫进入西欧地区,或干世纪后,匈奴人也进入了欧洲,并在阿提拉带领下,造成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由此使欧洲进入了长达千年的中世纪时期,史称“上帝之鞭”。在东方,北匈奴西蹿之后,鲜卑等民族进入原匈奴居住区域,由此引发了随后中国的南北朝混乱时期。
  
  所以,有史学家称窦宪为改变世界历史的中国人。
  
  当然,对于我们来说,这是汉民族一次伟大的对于异族的胜利。这次伟大功绩,甚至超过卫青、霍去病的北伐匈奴之战。只是,由于随后的原因,这次胜利不为人所知。
  
  在这次作战中,窦宪应该是有意提拔班固,目的应该是让他能有军功而封侯。所以,在正规军已将北匈奴打残的情况下,北匈奴被迫请降,窦宪便命令班固以中护军身份,代理中郎将,带兵迎接北匈奴投降。
  
  以夷制夷是中华历来国策,班固此行如果成行,怕不失列侯之位。他肯定是志得意满,只是有比他更心急的——南匈奴肯定不会允许北匈奴投降汉朝,所以,在班固没有到达地方时,南匈奴首先派兵袭破北匈奴,班固只好返回。
  
  后来,南匈奴一直驻扎在东汉北部边境,替汉朝看守国门,与东汉关系一直很好,直到后来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而班固,虽然这次没有封上侯,但想来跟着窦大将军这样干,怕是他的志愿不久以后就能实现,但老天却与他开了玩笑,窦宪犯事了。
  
  窦宪因平匈奴有功,加上他在朝廷里故有的人脉,所以还未班师,就被朝廷派人在路上封为大将军、冠军侯。这显然是要拿他和西汉时的冠军侯霍去病相比了。而大将军原来和三公同位,朝廷特意命令大将军官位在三公之上,连属官都成了中两千石,等同于列卿,鉴于排第一位的太傅邓彪老人家的一惯态度,这真的是位极人臣了。不过,窦宪怕没机会得意,因为和帝于此时发威了。
  
  和帝时年十四岁,与他的哥哥清河王刘庆相依为命。这清河王就是当年被窦太后用计搞下去的前太子,可奇怪的是清河王对和帝并无怨恨,而且兄弟俩人感情非常好。和帝对窦家人把持朝政早有不满,而且大概也听说了窦宪的不法事情,现加上窦宪此役的大功,而窦太后对他的封赏过于大,琢磨这样下去,窦宪还不得篡权啊,于是和自己哥哥刘庆与太监郑众密谋,于永元四年,即公元年92年,突然发动宫刑廷政变,将窦宪免去大将军职位,以侯爵赶回老家,然后再在他们回到老家后,逼令其自杀,连带窦宪三个弟弟。
  
  这次政变窦宪的罪名说法不一,有说是谋不轨,有说是谋弑。不轨与谋弑并不完全相等。当然,也有相应罪状,但如果窦宪真要谋反的话,怕和帝真不是他对手。所以,和帝虽然收拾窦宪比后世的康熙大帝收拾鳌拜还利索,但要说这俩人真想谋反,恐怕是宫廷政变中最合适不过的罪名而已。
  
  总之,这次事件的影响是和帝站到了前台,窦太后成为了幕后,有没有被软禁,其实意义也不大。只是五年后,窦太后去世,百官有人说她不配与章帝合葬,但和帝仍然认为,他幼年时所受到窦太后的教导,让他不忍心这样做,于是仍然让窦太后与章帝合葬。
  
  这或许说明,窦太后不应该为我们更多指责。于国家而言,她仍然是功在千秋的。
  
  然后就是,班固被免职了,而且祸不单行。班固平常可能埋头研究史学,对自己的子女与家人管教不够。所以子弟多借着窦家势力,妄行不法。有次,班固家的车在路上撞上了洛阳令的车,班固的家奴居然借着酒劲儿大骂洛阳令,这洛阳令当时因为窦家原因,忍气吞声,但窦家一倒台,报仇的机会来了。
  
  所以,班固因为是窦家宾客,牵连到窦家不法事情中,然后被抓进监狱,再然后,也莫名其妙死了,年六十一岁。
  
  奇怪的是,和帝知道这件事情后,虽然大怒,也痛骂了洛阳令,但却没有将洛阳令怎么样。这恐怕说明,和帝只是心疼人才,更有可能心疼《汉书》没有完成,而并不认为班固有什么冤枉,只是将审问班固的小吏杀死了事。这怕也与班固教家不严有关,话说,当年,班家人也曾在洛阳街市上横行霸道来,而洛阳令的行为,怕也是为民除害,只不过,牺牲了一个才子而已。
  
  班固终未能完成封侯愿望。但三年后,他的弟弟班超替他完成了愿望。这位当年为兄长告御状的年轻人,后来投笔从戎,深入虎穴,以三十六人威服西域,随后镇守达三十一年,以功被封为定远侯——这是一个更为精彩和传奇的故事。
  
  班固去世后,和帝随即令其妹班昭续写《汉书》。班昭,世称为曹大姑(音家),根据后汉书《列女传》所说,她年轻时丈夫就去世了,因为续写《汉书》的原因,常出入宫庭,和帝命令后宫都和她学习。当然,学习的人应该有后来的邓太后,所以,邓太后临朝后,班昭很受重视,并曾参与朝政,她去世后皇太后曾为她素服举哀。
  
  班昭字惠班,总共活了七十多岁。在她长期寡居生活背景下,却写下了教导妇女守节的所谓《女诫》,对后世影响要超过她所续写的《汉书》,这也是一个奇怪的现象。
  
  班固字孟坚,班超字仲升。三班一般指的是班彪、班固和班昭。
  
  本文结束前,补一个课本上大家很熟悉的乐羊子妻的故事。这个故事便是“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但与课本上节选不同,这个故事,还有后文,后文是:
  
  乐羊子听从妻子之劝后,终于专心学业,外出求学七年不归。然后,妻子与婆婆一起生活。有天,有人见色起异,想强暴乐羊子妻,这位妻子操刀与歹徒对峙,结果歹徒挟持了她婆婆,威胁说要是从了他就没事,不从的话,就杀了她婆婆。
  
  结果乐羊子妻仰天长叹,自刎而死。
  
  那暴徒到是没有杀婆婆,然后被太守捉获处死。
  
  举这个例子,是因为写到这里,突然感觉到很悲凉。这或许便是历史的真实吧,如班固,如窦宪、如窦皇后、如班昭,人都有两面性,而这种两面性,可能才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真实。
  
  谁又能说的清偶然与必然?
  
  (完)

故剑情深与南园遗爱
举案齐眉的相关技术分析
神仙姐姐哪里去了(贾南风)
传奇皇后之羊献容
故剑情深之后是什么
从闲过信陵饮说起
鞋匠论史之:粟眉之马皇后
拨开历史重看亡国美人之隋炀帝萧后

玄武门
窦太后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15-7-17 18:11 |只看该作者
神速呀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5-7-17 18:3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凡奸雄者多多才多艺,只为天妒,只为人嫉,所以多命运多舛。所以位极人臣未必好事,但位不及人才者,明哲保身的庸才却一定无人青史彪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5-7-17 18:3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孔子的春秋笔法也多为后人诟病,也应为篡改历史吧?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5-7-17 18:3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在政治角斗中丧命,不止埋没的窦宪一人。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5-7-17 20:2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精彩,真实说,跟闲过恶补了一下历史,尽管有许多推测,但让史料更丰满与人性,这点说,闲过也是大家子了。好看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5-7-17 20:2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为表示认真看过,鸡蛋里挑下骨头,有句出人投地,似应为出人头第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5-7-17 20:2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前后历史二十年,似应为历时二十年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5-7-17 20:2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后边好象也有几个別字,忘位置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5-7-17 22:18 |只看该作者
诗意天涯 发表于 2015-7-17 20:29
后边好象也有几个別字,忘位置了

已修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5-7-17 22:19 |只看该作者
诗意天涯 发表于 2015-7-17 20:29
后边好象也有几个別字,忘位置了

有时候有些别字自己看不出来,好在我过段时间会再勘误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5-7-18 09:22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5-7-18 10:44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5-7-19 08:16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5-7-19 08:16 |只看该作者
我来过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5-7-19 08:17 |只看该作者
看见洋洋洒洒的样子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5-7-19 08:17 |只看该作者
好像不是呆瓜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5-7-19 08:17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5-7-19 08:53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