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燕集南亭 鞋匠论史之:玄武门
查看: 8468|回复: 5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鞋匠论史之:玄武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5-7-8 00:3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公元649年7月10日,即大唐贞观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六,大唐帝国第二位皇帝李世民崩于终南山翠微宫,年53岁。谥为文皇帝,庙号太宗,葬于昭陵。他发丧的消息传出后,在唐朝为官的外国人与来京朝拜的外国使节数百人,伏地痛哭不止,并按本民族风俗纷纷剪发、以刀划面、割耳……表达了巨大的悲痛,以至于流血满地。更有甚者,阿史那社尔与契苾何力居然请求为太宗殉葬,直到惊动了继位的高宗李治,并抬出去世的李世民的遗愿,才阻止了这二人的殉葬念头。
  
  这二位从名字就可以看出,并不是汉人,而是突厥人。阿史那社尔是突厥处罗可汗的儿子,契苾何力是突厥的从属民族铁勒族的可汗。他们后来都投降了唐朝,成为了唐初名将。而且,这二位并非做秀,因为在这之前,契苾何力曾被自己的部署挟持叛逃薛延佗部,他割耳明志,以示决不背叛太宗。
  
  可见,去世的唐太宗深得四夷爱戴。而他也确实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英明之主。在他的主持下、推动与基础上,汉民族达到了古典中国的全盛时期,以至于千年之后,仍被我们津津乐道。
  
  对他的推崇与评价过多,千古一帝用在他身上,好象才是实质名归。读《贞观政要》、《资治通鉴》与新旧唐书,会有一个印象,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简直就是神一样的存在:比如他首倡义旗,东征西讨,打下大唐江山。让自己的老子坐享其成,而自己的大哥仅仅是因为出身好,就成为了太子,然后反而不依不饶,非要治太宗于死地。太宗忍无可忍,不得已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和元吉,夺得了皇位。即位后,他对内力行检朴,从谏如流、宽刑罚、轻徭役、退奸臣、进能臣,甚至从太子党羽中,重用了很多贞观能臣。对外则开疆拓土,灭突厥,和友邦,被各族人民尊为“天可汗”,甚至在家庭与感情生活中,他对自己老爹一直孝顺有加,与自己媳妇长孙皇后也是情瑟相谐,对自己的子孙更是充满了慈父之爱,甚至他大小几百战,身先士卒,居然连层油皮也没蹭破过……
  
  这些真实吗?
  
  显然,有这样完美的人的存在,是不能不让人怀疑的。而怀疑的产生的原因,是因为史有明载,唐太宗李世民曾至少三次,用不同方法关心记述自己言行的《太祖起居注》与《今上起居注》,并在他一再的关注下,监修国史的房玄龄篡改了历史。
  
  这样做的目的,显然是为了玄武门。
  
  玄武门的结局是李世民杀死了原太子李建成,并自己的四弟李元吉以及其党羽,然后夺取了皇位。原因是因为,李建成与李元吉嫉恨李世民功大,所以不断地要加害李世民,李世民忍无可忍,才被迫还击。而李建成之所以嫉恨李世民,是因为在建立唐朝的过程中,从头到尾全是李世民一个人的功劳。而且,李建成与李元吉为人十分不堪,不但没有什么才能,并且荒淫无耻,嫉贤妒能,甚至与父亲的爱妾私通。可以说是禽兽不如,李世民杀死他们,不过为唐朝杀死“二凶”,虽有杀兄屠弟恶名,但却功在千秋,是可以理解的。
  
  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那就需要了解李渊与李建成究竟是怎样一个人。
  
  由于李世民篡改历史的原因,后来的史书很难还原玄武门之变的真相。但却有一本晋阳起兵时李渊身边谋士温大雅所著的《大唐创业起居注》,里面记载了与我们所看到史书不同的几个内容:
  
  第一、晋阳起兵,首先提议者是李渊而并非李世民。以李世民当时身份与年纪来看,李渊是主导可能性更大。
  
  第二、在从晋阳到长安的一路征征战中,李建成与李世民分别带兵,二人功劳相当。而且,李建成是独挡一面,李世民身边还有辅佐者。
  
  第三、李渊雄才大略,绝非坐享其成。
  
  第四、李建成绝对是个好人,而且是个政治、军事、为人都堪称一流的杰出人才,所欠缺的,可能恰恰就是太过仁慈而顾念兄弟之情。
  
  第五、李渊对李建成的信任承度,绝对要超过对李世民的信任。
  
  那么,我们可以根据这五个事实,还原一下玄武门之变的过程:
  
  晋阳起兵时,李世民大约19岁,而李建成28岁。李世民一直跟随在李渊身边,而李建成受自己父亲委派,在河东一代交结当地豪杰。这个很有意思,因为李建成在河东一代,很得人心。
  
  有个旁证,李世民诛灭李建成后,赦免了魏征,而魏征曾奉命到河东一带安抚李建成旧部,《全唐诗》中录有一首他此时所写的诗。如李建成真如史书记载那样,为何会太宗会有派魏征出巡河东这个举动?可见李建成其实是礼贤下士,深得人心的。


      不能否认李世民曾游说自己父亲举兵,而李渊迟迟不动手的原因,据说是因为李建成正在河东,担心自己一但造反,会牵连李建成,但为什么不能认为李建成才是李渊真正的主心骨?他迫切需要李建成在自己身边——毕竟一个28岁的长子,要比19岁的次子更稳重、可靠。
  
  唐占据关中后,李建成被立为皇太子,当时天下未定,李世民东征西讨,确实为唐王朝的建立创下了不世之功。这也是李建成与李世民产生矛盾的根源。
  
  应该肯定的是,大唐的政治、经济格局基本上是武德年间确立的,而史书记载李渊性喜巡猎,多留太子在京主持朝局。换句话说,唐朝基本的政治与经济制度是在李建成所主持下订立的,他的政治才能可见一斑。
  
  其实,中国自古以来,皇嗣由于身份的特殊性与重要性,不可能随军打仗,所以李建成军功不如李世民。但平定刘黑闼一役,是在李世民无功的前提下进行的,虽然这一战的重要性,可能被史书有意淡化,但李建成的军事能力安抚人心能力也是不容质疑的。
  
  所以,事实的真像并不是李建成对李世民嫉妒,而恰恰可能是李世民对李建成嫉妒。其实,换个角度思考,李世民在平定天下过程中,一直在积蓄自己的势力与力量,也就是早有夺太子之位的野心。而李建成所谓对李世民的加害,很可能是史官编造。而只言片语的零散记述中,反而反映出了一个事实,就是齐王李元吉曾屡次想杀死李世民,但均被李建成阻止。
  
  他显然不是一个无能与心胸狭窄之人,甚至相反是一个宽厚、仁爱之人。很显而易见的就是,太子如有心加害李世民,怎么会在玄武门之变时不带上自己的卫队?史载,太子被杀后,随从逃走,才带太子卫队于玄武门混战。
  
  总之,历史是由胜利者李世民所书写。所以,李建成势必戴上一顶黑帽子,隐藏在历史角落。而他死后,先被定为反叛,后来被追封为息王,最终被追认为皇太子。他的谥号是隐,隐的意思怀情不尽。居位不终。是一个中性谥号,既不褒也不贬,可能表达了李世民某些心里状态。
  
  有意思的是,李建成的墓志铭被发现后,专家发现谥号曾由灵涂改为隐,这与史书记载大至相符,就是有关部门曾给建成上谥号戾与灵,但最终由太宗确定为隐——也即由贬义谥号最终确定为中性谥号。
  
  这些事情,大约发生在贞观十七年,太宗身体状态开始不好,热衷于服食能延年益寿的丹药。同时,他睡眠状况也不好,由此产生了《西游记》中太宗入阴司的传说,也就产生了秦琼与尉迟恭二将成为门神的传说。这与太子承乾谋反给他带来的打击有关。但可能也与玄武门事变一直是他心头挥不去的阴影有关。
  
  但在玄武门那前途未知,甚至不敢用占卜以求得内心安宁的个萧杀之夜里,一个女人的出现,给这些赴死之士们以莫大的心灵安慰。
  
  这人是秦王妃长孙氏,名字没有流传下来,小名叫观音婢。她便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后长孙皇后。不过,她不是汉人,而是鲜卑人。
  
  玄武门之夜里,正在战前动员的李世民身边,突然站着平常并不见到的长孙皇后。其实,这个举动不用说明,这些死士们都明白,这就代表的是同生共死。虽然,长孙皇后所要同生共死的是自己的夫君,但如此气慨,也足以激励士气。
  
  长孙皇后身上,有着古来贤后所有的品德与经历。她十三岁嫁李世民为妻,与阴丽华的遭遇相同,因晋阳起兵,不得不与自己丈夫分离,音讯断绝,每天担心生离即是死别。与萧皇后相似,在李世民夺嫡岁月里,她每天在用自己的行动,孝顺公婆,友爱下人。与马皇后相似,她不嫉妒,而且压制外戚势力,并能给李世民以很好的劝谏。而且,她极具诗书才华,但可惜只流下来一首《春游曲》
  
  《春游曲》
  
  上苑桃花朝日明,兰闺艳妾动春情。
  
  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
  
  花中来去看舞蝶,树上长短听啼莺。
  
  林下何须逺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
  
  更可贵的是,这个女人身上有着古之列女的刚烈,玄武门之变前夜的举动是一,后来,李世民病重,长孙皇后身怀毒药,以示太宗如有意外,她绝不独生。
  
  只可惜,这个美貌、善良、聪慧的女人贞观十年就去了,年仅三十六岁。她病重期间,如同后世的朱元璋马皇后一样,拒绝了为她祈福而强剃人当和尚的提议。
  
  只是,经过人为修改的史书,所记是否属实呢?这是个很有意思的思考。
  
  据说,大唐年间所流行的开元通宝(全唐朝流行的货币),上有一道指甲痕,是长孙皇后留下来的。
  
  太宗身上,其实也有一些能引起我们思考的东西:
  
  比如魏征,历史只知君臣之遇,却不知魏征死后,他所推荐的侯君集卷入太子承乾谋反一案,太宗怀疑魏征结党,推倒了他的坟,后来东征高丽回来,想起魏征的好,才恢复了他的坟。
  
  著名的武则天图谶,李君羡就因为小名叫五娘子,然后被太宗找借口杀掉。
  
  还有,我一直不理解以他那样的宽容,为什么执意要杀掉单雄信。
  
  这可能,只是还原太宗是人而不是神的一些佐证。贞观年间,天下判决死囚只有几百人,临近春节,太宗突然作出决定,让这些死囚回家与家人团聚,约定来年再来京求死。
  
  然后到了约定的日期,无一人逃亡,太宗随后赦免了他们。
  
  如此,国如何不治?
  
  这可能,就是大家心中,梦回的唐朝。
  
  而太子建成恐怕只能是牺牲者,而太宗,终是功在千秋。

1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15-7-8 01:29 |只看该作者
不够细腻,不过还好。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5-7-8 01:33 |只看该作者
李建成不仅是个品格端良的人,还是一个有计谋和战略眼光的人,历史终究怎样,只是一个戏子的表演而已,若当真了,图惹笑柄。所以,读史只是透过表面的繁华与热闹,看穿被黄土掩埋的大道与寂寥。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5-7-8 07:45 |只看该作者
青芜 发表于 2015-7-8 01:29
不够细腻,不过还好。

写文时喝多了,结的仓促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5-7-8 07:48 |只看该作者
青芜 发表于 2015-7-8 01:33
李建成不仅是个品格端良的人,还是一个有计谋和战略眼光的人,历史终究怎样,只是一个戏子的表演而已,若当 ...

据说唐太宗开了个不好的先例
从他以后,历史多被有意书写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5-7-8 08:07 |只看该作者
我还是先回东汉,然后补完西汉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5-7-8 08:08 |只看该作者
再接着往下整吧,要不然,一跳跃就有些晕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5-7-8 09:00 |只看该作者
关注。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5-7-8 09:2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青芜 于 2015-7-8 12:05 编辑

  据《旧唐史》记载,李渊当年起兵晋阳时曾派宠臣刘文静出使突厥,与始毕可汗签过一份屈辱的“称臣纳供”协议,这个唐史学家杜佑的《通史》也有隐晦的补充记载。

  “及高祖即位,前后赏赐不可胜纪。始毕自恃其功,益骄踞;每遣使者至长安,颇多横恣。高祖以中原未定,每优容之。”注意里面的“赏赐”“优容”这些词,为何李渊要多次赏赐始毕?这就存在一个问题,高祖赏赐多次也可能是拉拢或者结盟,可是为何突厥人不知收敛反而更加变本加厉地索取?这是否说明此协议当初达成的时候,有许多不可告人的秘密?所以用词才如此富丽堂皇。还有一个佐证,始毕可汗去世后,为了表示哀悼,李渊“为之举哀,废朝三日,诏百官就馆吊其使者。”如果只是一个臣子或者同盟者死去,有必要“废朝三日”令百官吊唁如此隆重吗?所以,非常值得怀疑。从公元617年一直到629年,李世民才派李靖真正铲除了突厥,这中间颉利可汗几番嚣张进犯,包括“渭水之盟”的屈服签订,都可反应出太宗隐忍坚韧的一面。

也就是在李靖攻打突厥大获全胜的第二年,太宗盛大迎回了萧皇后。而萧皇后之所以从窦建德处去往突厥,是因为自己的小姑义成公主派人接去的,一个亡国公主,她有什么权利要求窦建德放行萧后?除非她背后的势力足够强大,或者她与窦建德关系菲浅,可是,后者是根本不可能,所以也从侧面反应出突厥人当时的实力确实足够强大,谁拉拢,谁承诺的多就会站在谁一边。

  还有一点,就是补充李元吉的几个小事,据史记载,窦皇后一共生有李世民,李建成,李元霸,李元吉弟兄四人,李元吉其人异常丑陋,以致连自己的父母都嫌弃,擅长使用马槊,曾与尉迟敬德比试过,老三李元霸死的早,李世民一直在外面打仗,闲余时间又忙于结交网罗江湖人才,所以只有李建成陪着这个弟弟一起长大,其感情有亦兄亦父在里面。李渊当初起兵晋阳时,李世民陪着父亲在太原准备,李元吉和李建成在河东积极联络各方英才,河东当时应属于汉化非常严重的地区,礼教与文化修养都非常高的地区,人才辈出,象裴寂,柳宗元,白居易,王昌龄,王勃,王之涣,以及尉迟恭,柴绍(李渊的女婿)薛仁贵等等。当时,李渊起兵在全国各地属于被通缉的对象,包括他的儿子们,李建成只好带着李元吉和李渊的一个庶子偷偷摸摸来太原与父亲汇合,后来庶子死于路途中,历经艰难可想而知,这一年李建成二十八岁,李元吉十八岁,这一段共患难的经历可以作为李元吉坚定支持李建成一个方面,后来,李建成推荐李元吉出任兵马元帅,消减李世民的兵权,也可看做李建成对元吉的完全信任,这里就有一个小问题,李建成作为太子,李世民与李元吉应是最有力皇位竞争者啊,为何李元吉死心塌地帮助李建成而不是先与李世民合伙拱翻太子?还有就是关于大杨妃的事情,她谁呀?她就是萧后与隋炀帝的亲生女儿,这也就不难解释萧后回归的多重可能性了,且李世民与隋炀帝亦算亲戚,与大杨妃亦算表兄妹,而大杨妃作为李元吉的妻子,在他死后却成了李世民的爱妃,曾经一度在长孙皇后死后差点被李世民立为皇后,说明他不仅仅是收,而是觊觎很久了,还有史书上的关于大杨妃的严正申明,让人有一种啼笑皆非此地无银的感觉。

  还有一件事情就是关于密告李建成淫乱后宫的说辞,从李世民干预史官记录帝王起居形象这些,大家可以发挥想象,且密告第二天就发动了玄武门兵变,李建成有没有被弟弟抹黑,就显而易见了,可是,这样的事不止一桩,还有东宫谋反案,李建成毒杀李世民,连环计一桩一桩,这些究竟是怎样的没人知道,不过,一个注重名声到如此干涉史官地步的皇帝,所有不完美的一面都会被掩藏,这是肯定的。

  另外,魏征先是作为东宫属臣而被李建成重用的,从魏征龟毛的脾性,至少也可以侧面反应李建成的一种涵养与雅量。魏征后来被太宗重用,以镜自喻,可是死后又被挖坟,这些也挺有意思的,中间有没有猜忌?有没有作秀?包括玄武门事件后太宗诛杀殆尽李建成的五个儿子和李元吉的五个儿子,以及双龙戏门庭的诸多人为传说,这些我宁可相信太宗作为一代圣君的完美不是杜撰的,因为大唐的盛世荣光毕竟是真实存在的,且存在于每一个华夏子孙的梦里,梦回唐朝,不仅是繁华,更主要的是开放和包容的气度……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5-7-8 13:04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5-7-8 14:2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李世民也是短寿之人,况且人品也不咋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5-7-8 15:27 |只看该作者
历史终归是成为了历史,无法考证。李世民是帝王,是一代明君,世代相传已经无法改变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5-7-8 15:29 |只看该作者
不否认李建成的丰功伟绩,他错就错在生不逢时,与李世民同在帝王之家。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5-7-8 16:04 |只看该作者
姐很桑心!
本来想兴师问罪的, 算了, 你是首版你老大 ,不跟你一般见识。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5-7-8 21:05 |只看该作者
色妞妞 发表于 2015-7-8 14:09
来学习了。
对历史的索隐和求真精神是闲过姐独有的范。李建成的历史是由李世民写的,所以全凭无所谓真相。 ...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5-7-8 21:06 |只看该作者
三棵树! 发表于 2015-7-8 14:27
李世民也是短寿之人,况且人品也不咋的。

好人未必能成为好皇帝
好皇帝未必是好人
对百姓好,就行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5-7-8 21:07 |只看该作者
湘女妃儿 发表于 2015-7-8 16:04
姐很桑心!
本来想兴师问罪的, 算了, 你是首版你老大 ,不跟你一般见识。

咋了,为何要兴师问罪?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5-7-8 21:07 |只看该作者
湘女妃儿 发表于 2015-7-8 16:04
姐很桑心!
本来想兴师问罪的, 算了, 你是首版你老大 ,不跟你一般见识。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5-7-9 00:1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认真看了。
角度不算新颖。这段历史,我也曾无数次想过。

成王败寇,是中国历史的潜规则。

改写历史,唐太宗绝不是第一个。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5-7-9 00:2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闲过信陵饮 发表于 2015-7-8 21:06
好人未必能成为好皇帝
好皇帝未必是好人
对百姓好,就行了

历史有个规律,抢帝位的,大都是好皇帝。太宗之后,比如赵匡义,比如朱棣,比如雍正。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5-7-9 00:3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闲过信陵饮 发表于 2015-7-8 21:06
好人未必能成为好皇帝
好皇帝未必是好人
对百姓好,就行了

这个观点太马列主义了。

对百姓好?

古今哪个帝王对百姓好?

都为自己好。

客观上,推动历史进步的就是好皇帝。

哥有个问题。


古代史上为什么不把王莽的“新”算作一个朝代?

如果因为时间段,那么武则天的“大周”比秦始皇称帝时间长多了,为什么也不算一代?

如果是因为“篡逆”,中国历史上哪次改朝换代不是篡逆?

请闲过君说说。

要自己的观点,不要复述教科书。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5-7-9 00:3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时间短。

错别字,懒得改了。

醉笑看闲过君写历史,手痒心痒。

只是我心太乱。连写说说的心情都没有。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5-7-9 07:57 |只看该作者
醉笑陪君三千场 发表于 2015-7-9 00:17
认真看了。
角度不算新颖。这段历史,我也曾无数次想过。

角度问题是个难点,按说,我是支持这个角度的,所以就跟从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5-7-9 08:00 |只看该作者
醉笑陪君三千场 发表于 2015-7-9 00:34
这个观点太马列主义了。

对百姓好?

这个问题不值写一篇吧。

主要有几个原因:

一是时间短。
二是不能算大一统
三是继续的是西汉
四是,谁说新不算一个朝代?

只不过,郭老当年这么划的,所以课本不没有题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5-7-9 08:01 |只看该作者
醉笑陪君三千场 发表于 2015-7-9 00:39
时间短。

错别字,懒得改了。

先发旧的,然后一讨论就有感觉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5-7-9 09:3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闲过信陵饮 发表于 2015-7-9 08:00
这个问题不值写一篇吧。

主要有几个原因:

1,现在的教材我没看,我学历史的时候,没有“新”代,秦、西汉、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这样下来的。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5-7-9 09:4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闲过信陵饮 于 2015-7-10 15:07 编辑
醉笑陪君三千场 发表于 2015-7-9 09:39
1,现在的教材我没看,我学历史的时候,没有“新”代,秦、西汉、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这样下来的 ...

朝代歌吧: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5-7-9 09:43 |只看该作者
比如这个朝代歌,十六国就没有说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5-7-9 13:33 |只看该作者
湘女妃儿 发表于 2015-7-8 16:04
姐很桑心!
本来想兴师问罪的, 算了, 你是首版你老大 ,不跟你一般见识。

支持妃儿拍打闲过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5-7-9 13:33 |只看该作者
湘女妃儿 发表于 2015-7-8 16:04
姐很桑心!
本来想兴师问罪的, 算了, 你是首版你老大 ,不跟你一般见识。

打打更健康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