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其人
秦失其胙,天下并起。楚汉四年相争中,英雄项羽最终败于小人刘邦之手。垓下一战,四面楚歌,楚霸王项羽怅然悲歌泪别虞姬,最终自刎于乌江之畔,留下的不过是后人不尽的嗟叹。
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中认为:项羽自恃其勇,坚信用武力可以征服一切。他杀人如麻,坑杀了二十万的秦军降卒;无信无义,放逐了义帝(楚怀王)然后又派人杀了他而自立成为西楚霸王。项羽不能群策群力,在楚汉相争最终失败之时不认为是自己的失误反而认为是天命,是大错而又特错的事情。
当年始皇扫平六合巡游天下。围观人群中的刘邦看见了曾羡慕的认为人生在世就应该像秦始皇一样。而项羽的话更是惊世骇俗、掷地有声,他说:彼可取而代之。当然,他们最终都实现了自己的誓言。
项羽十五岁起兵,一生大小七十余战。他力能扛鼎,勇冠三军,大喝一声曾经让对手闻声丧胆。他破釜沉舟,孤军大破秦军二十万之众,令天下诸侯惊为天人,项羽的神威,其实远远超过了后世的武圣关羽。
同时,项羽也一个有血有肉的平凡人,他是英雄但不是政客。他待人有妇人之仁,但却不舍得给他们权利和富贵;他侠骨柔肠,但却最终只能看着自己的爱人自刎于前。他一生只有一次失败,而就是这仅有的一次失败结束了他的生命,他宁为玉碎,宁肯自刎于乌江也不肯过江称王。我们可以想像,项羽身上流淌着的是一个铮铮男儿的血液。他敢作敢为,敢爱敢恨。甚至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都不曾忘记委托乌江亭长放跟随自己征战一身的乌骓马一条生路。他知道他的生命应该随着自己带动江的八千江东子弟长眠于乌江之西,更何况,在那里,还有他最爱的人正在等他。
司马迁在司记中的评论不可谓不中肯,同时也是史学界对于项羽其人的盖馆定论。然而千百年来,在普通民众心目击者中失败者项羽的地位却远远高于胜利者刘邦。那是因为破釜沉舟、霸王别姬、自刎乌江这些典故,在人们心目中留下了一个顶天立地、宁为玉碎而又侠骨柔肠的英雄项羽形象,比于刘邦,则更令人可亲可近。
李清照曾有诗云: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而项羽,千古雄烈,光耀后人!
出世与入世
- ---- 读苏轼《前赤壁赋》
这其实是两个古老的哲学命题,牵扯到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的两种学说:儒家的有为与入世,道家的无为与出世。
在中国文化最灿烂辉煌的两千余年时间里,儒家一直占据着中国文化的统治地位,但却始终不能抹去道家思想在中国的影响。大至为国,小至为人。打江山时依仗黄老之术,治世又靠儒家学说。既使是普通人又何尝不是得意时积极入世,失意时隐逸山林?
这看来是一种永恒的矛盾,而苏轼也的一生也使终贯穿于这种矛盾之中。
苏轼一生为官、为学、为人无时不处在这个矛盾之中。他的仕途坎坷,起先因为反对王安石的新法而被贬,后来又反对保守派尽废新法而再被贬,随后又在另一次变法中遭流放,成为被新旧势力都不能容忍的政治上的弃儿。虽然此时他在文学上达到了其本人前所示有的成就,但对于苏轼来说,挣扎于新旧势力的夹缝之中。徘徊于入世与出世的思想斗争中,他内心的苦闷与挣扎应该是可想而知的。
而与此同时,他的文艺作品一方面如《前后赤壁赋》表现了强烈的出世思想,又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现出慷慨入世的激扬与豪迈。
事实上,苏轼应该是一个传统的儒家学者,因为他生长的时代是儒家占绝对统治地位后的一个鼎盛时代。但他骨子里又不能抹杀黄老学说在他心中的烙印,因为作为一个饱学之士,对老庄的涉猎则是必然的。而他的为人也势必会受到这种矛盾的束缚,一方面“老夫聊发少年狂”,另一方面则又希望“遗世独立,羽化登仙”。
政治上的失意对苏轼的打击是深远的,这并不是某种学说或者某种观点主导的原因。同样,人的心情好坏往往左右某个人对事物的看法。乐观的态度必然决定乐观的生活态度。只不过人往往不重视这一点而已。
苏轼1101年死于黄州,是他遇赦的次年,谥号是“文忠”。相信当他最后一次被征召回朝时,何尝不是怀着一种积极的入世态度?只不过天不假年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