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闲过信陵饮 于 2014-10-29 10:57 编辑
因为谁都有个心情极为不爽,特别想痛痛快快地骂一场的时候。也估计各位多少都有一些骂人与被人骂的经历。
其实骂人也是一种发泄,套用时髦词来说是天授人权。骂字当头,谁也不能避免,谁也不能忍不住不骂,而且骂人也算是一种文化。这里首先来解释一下文化这个词的概念:简单地说,一个人重复一种动作,那么这就称为习惯;如果是一群人重复一个动作时,那么就可以称之为文化了。
可能这个解答不是太清楚,那么这么说吧:一个人每天刷牙,这个人刷牙的动作只能算是个人的习惯,而一家人或是一群人再或是全国人民都在每天刷牙,那么刷牙就成了一种文化,不过要美其名曰:刷牙文化或好听一点叫口窍文化。
按照这个理论来说,骂人绝对是一种文化,也绝对能说是一种艺术。
现在流行寻找文化的历史与人文内涵,我们当然不能例外了。可能有人要说我在这里卖弄,不过我如果不卖弄,可能又会有人说我论点不明,论据不清再或是没有内容,所以少不得要卖弄一番的。
骂人的历史渊源可能要追述到人类诞生语言的那一天起。试想在原始森林,一个原始人废尽心机打到一件猎物,正想躲起来红烧一番大快朵颐之时。突然被一个亲友冲出来挟手夺去,此时既然不能拔刀相向,所以是不可能不骂。不过当时骂人的语言可能不可考了,据说人在疼痛时下意识地叫喊妈妈就是从最早的骂人语言习惯中保留下来的。
再后来就文明了,文明的标志自然是与不文明相区分的。所谓不文明理所当然指的是问候别人家里长辈与长辈身上某个器官的话语。所以人又分为雅人与粗人,小人与君子。操文明语言的是君子是雅人,满嘴脏话骂人的自然是小人与粗人了。
其实这种偏见是显而易见,因为雅人与君子也骂人,只不过将骂人的粗口运用到高雅语言上而已。
孔子在《论语》中骂人的话可不少见。随便举一个例子,孔子有这样一句话叫:“乡愿德之贼”,这话翻成现代汉语意思就是,认为什么东西都好的人是道德的贼。明目张胆地说别人是贼,谁敢说这不是骂人的话?至于那句:“求,何如?”我想我就不必解释了,大家去想是什么意思吧。
所以你孔子都骂得,我们就骂不得?
于是历代人的都在骂上不懈地追求,力求达到一个高深的境界。历史上有根据的骂人很多,最出名的当见于春秋时候的那些纵横家。《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更是将骂人推向一个顶峰,一句“苍髯老贼,皓首匹夫”活活骂死了老王朗。可以称的上是骂人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作。不过诸葛亮这一骂并不是偶然的,在骂死王朗之前他还曾斗智、斗力与斗口气死了周瑜。都说周瑜是被气死的,难道就不是被那句“周郎妙计安天下,陪了夫人又折兵”骂死的?
再向前推,舌战群儒时骂陆绩。陆绩是二十四孝中偷桔子奉亲的典故的主人公,据说有一次他到袁术家坐客,袁术给他吃桔子,他觉得好吃就偷了几个。袁术发现了,这个人就分辩说我是想拿回家给母亲吃的。这个骗术骗过了袁术也骗过了编二十四考的大儒,但却没有骗过诸葛亮,于是诸葛亮对陆绩说,你不是在袁术家偷桔子的陆郎吗?所以陆绩始终不敢再和诸葛亮辩驳。
诸葛亮可以说是千古绝骂的祖宗,我曾看过一个笑话。说是魏蜀两军交锋,诸葛亮当先出来叫阵,蒋干因群英会中计,特别想挽回面子,于是抢先出马。不想诸葛亮一见他就问,干,汝娘好吗?蒋干语塞。曹操一见只好亲自出马,诸葛亮又问:操,汝娘好吗?于是魏兵只好退军。
以上讲的是骂人的历史渊源。
当然这是骂人的高境界了,稍次一等的就是文人之间的攻击;再次一等就是政客间的互相指摘,互揭疮疤;最后就是就是泼妇之流的骂街了。不过骂街是有讲究的,一定要骂到天光地光有也光为止,要不然不能达到全胜的境界。
不过真的骂人艺术,却是一种高雅的艺术。真的骂人,当时你是浑然不觉,几十年之后方才恍然大悟,大叫一声,口吐鲜血而死;骂人者也是有讲究的,首先要讲究对手。如果对手骂功强过你,我劝你还是罢手。如果对手是听不懂骂文,我劝你就不要浪费口舌,你的骂言于他只是东风马耳,无动于衷。可见骂人首先挑至少可以与之一战的对手,其次还要对手有羞耻之心的才行,否则的话骂了也白骂。
比如李敖当年说:李登辉手淫台湾,意淫大陆。虽然听者痛快,现在看来骂也白骂。因为李登辉的继任者陈水扁意淫的东西更多。
不过虽然白骂,我们却不能不骂。鲁迅因骂成名,苏雪林因为骂鲁迅成名。我们不是要求成名的人,因为成了名会有更多的人来骂自己,但我们还是不能不骂。
以前有人说舌头底下压死人,那是因为你有可骂的地方。如果一个人生的正行的正,谁敢骂你?论坛上时常见有人骂周总理,但这样的贴子一出,多会被正义之声痛斥的狗血浇头,直到再不敢骂了事。可见不是什么人都可以骂的。
而我们今天骂却是因为可骂的事情实在是太多。
一个六百年的城墙倒了,文物部门说是当年修的豆腐渣工程,试问有六百年才倒的豆腐渣工程吗?老师强奸学生、学校乱收费,手中有权的单位乱罚款,乱打人。这些事象我无力转变,难道不能骂吗?你授人以骂的口实,还不允许别人骂吗?
骂人不能算是一种正义的呼声吗?
都知道周厉王防民之口责任在周厉王身上,但现在骂声一片,责任又在哪里?
所以还是骂吧,骂人不只是一种渲泄,还是一片赤子之心。可以想,如果都不来骂你,那说明根本没有人来爱你与关心你。
《笑傲江湖》里田伯光入佛门后法名不可不戒,此文完后,想骂的朋友当改名为不可不骂,以增骂人之气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