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苏丹卿 于 2014-2-26 23:07 编辑
遇见南京,不是第一次。但一个地方,总是来过两次以上,才能真正了解这个地方,了解它的性子,摸清它的脾气,读懂它的故事。曾不止一次的读过朱自清笔下的《南京》。他说南京就像是一个古董铺子,可以摩挲,可以凭吊,可以悠然遐想;也能想到六朝的兴废,王谢的风流,秦淮的艳迹。这些也许只是老调子,不过经过自家一番体贴,便不同了。 这的确是个老调子,也正是如此,才瞧着他下一句话的存在——“所以我劝你上鸡鸣寺去,最好选一个微雨天或月夜。”
一直都寻着这样的一个日子来,但总是缺着缘分。带有个微雨天的时候,我人不在,待我在的时候,月夜总是不来。这事情一直耽搁在我的心上,偏偏又是急不得,否则总有些什么遗憾似的。但命运总来得是个时候,或许这已是它给安排好的吧。
来去南京,没碰上雨天,也没逮个月夜,这有些不作美,但去了也未错过,也算是个好的待遇。二月,樱花没开,路两旁还是光秃秃的,枝桠延伸到外,像极了墙外探一番古幽似的。药师塔还是老样子,一场大火并没将禅寺烧尽,就连药师塔也修复得胜似从前。兴许快是傍晚了罢,高高的药师塔看上去,竟是这般幽静,禅思甚远。也难怪,就连朱先生都推荐了呢。吃一碗茶,坐在一排明窗的豁蒙楼上,不仅仅只是为看着苍然蜿蜒着的台城吧。既然是选着微雨天,抑或是月夜,自然是要找个好意境,好禅境。既然要吃一碗茶,坐在窗边上,自然更是为听一场雨,赏一轮月,听一些心事了。
只是,话再回来,我没这样的福气,只能是太阳下山的时候,来瞧一瞧这余晖下的鸡鸣寺了。记得坐公交车的时候,就路过了玄武湖,当时以为还很近呢,没准儿爬着台墙就下了湖边上了。当然,这是不可能的了,即便绕一大圈儿,也是妄想。现如今,不知得坐多久的公交车,才能到湖边上去了。但想想,这傍晚去了鸡鸣寺,兴许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尽管说是晚了,但来得人还不少,多是年轻的,看起来像是大学生。买了票后,便算是进了禅寺了。 千年古刹,去过不少,但从未有哪个会像鸡鸣寺令我这般神往的。
这也全是因朱先生的一番推荐了吧。瞧着寻一番古幽,再吃一碗茶,看着古老的台城蜿蜒而去,再望去那明净荒寒的玄武湖,实在是令人沉醉。只是,遗憾的是,古幽兴许颇是有余,只奈何昔日的台城怕是瞧着有些远了吧,玄武湖也不再是往日的荒寒,至少不是那个时代的寂寞。禅寺一片宁静,但上香的人还是不少,大家的性子像是风一样,来了不吵,即便吵了也只是对佛许愿。记得买票的时候,就送了三根黄色的檀香,我没用得上,心里也不搭愿意在佛前点柱香。
这并非对佛不敬,也并非说是亵渎,至于理由呢,曾多次在别的文章中提过,这里也就作罢了,我想,佛心里是清楚的。虽说是二月早春,但余寒未肯受尽,仍是有些凄凉。走在禅院的时候,瞧着树枝连个绿色的影子的都没有。但偏偏树梢上系着一个小小的灯笼,像是点缀了一朵红色的花蕊,瞧着挺喜气的。再往里走,才知道原来寺院里系满了这样的小灯笼,都是善男信女留下的美好祝愿。
或许说,二月春风未得樱花开,鸡鸣寺也显得落寞了些,好在没下雨,否则就见着的样子是哀怨的了。但去梅花山,倒是不错的。各种梅花都立了苞,开了花,赏花的人也不少,这气氛显得是比较热闹,相比起鸡鸣寺,我也放得开,免得过于平静,看不进去了。一到梅花山,就架起了三脚架,请原谅我这样着急,毕竟花的生命是这样短暂,兴许一下秒中,她就开始收起了容颜。
在佛前,我不能这样急躁,因为一切急不得。但在花前,我只能让镜头记住她,因为过了今天,明天或许就要老去了。去的时候,人还不多,耳边传来的几乎是花的呼吸,渐渐花开的声音。如果说,吃了一碗茶后,再去一片香海里,这必然是人间佳境难求。只恨一处梅园里没个楼亭,否则沏一壶茶,再去探望花海深处,这怕是比在鸡鸣寺吃一碗茶还要来得舒坦吧?只是两者都没幸遇上,在鸡鸣寺的时候,本想着吃个素斋的,只因人少,天色晚了,也不像朱先生那个年代,可以留个宿,趁个月夜里,别说是吃茶,就是吃斋也是无可厚非。可如今,五点就关门,我想留到月夜时分,怕是要跟师傅求个情面了,但我不相信我有这样的面子。 偏偏碰在梅花山,多晚我也能留下,只是没吃茶的地方,也没赏月的时候。
这像是个遗憾的一天,但我真的是知足了。梅花开得很美,幽幽的,有些小小女子的味道,养在深闺,若不看出清楚点儿,怕真的是认不出她来。梅花的种类很多,有青黄的,粉黛的,素白的也不少,喜红的也好多,看着我眼花缭乱,也是心花怒放。这有点像是青灯终逃离佛前,贪恋起红尘来。 可能有一些悲哀,但更多是我这个凡夫俗子的心情。 不负如来不负卿! 但再回去秦淮河畔的时候,我再不敢这样放肆了。灯会过去不久,夫子庙仍是人声鼎沸,各种花灯悬在夜色中,瞬间像是整个黑夜都亮了。 我的灵魂难以在平衡中达到一种素净。
我承认,凡夫俗子正是血肉之躯,才难逃脱红尘琐事。而那佛前青灯,来去人间,百转千回,也并非只是贪恋这般罪过,这也是一种磨练,一种修行。也难怪,当年的秦淮艳迹教无数王谢风流。江南贡院立在秦淮一旁,也问世了不少才子佳人。只是如今的秦淮河,在夫子庙的氛围里,怕是只能逮个雨天,还是月夜的时候,坐着小船,浆声艳波,听着绝迹的往事,才蓦然深知南京的确是个古老的古董铺子。想想,有些得意了。往年的时候,就奔着一场雨夜往秦淮去了。
那个美呀,至今还在眼前,即便是没有镜头的记录,但记忆的画舫仍是清晰可见。闭上眼睛,身在河畔,心已去了画舫,登上了个那个叫“香兰”的游船。 夫子庙算是南京旅游人数最是丰满的地方了。集人文古迹,小吃特产为一体。像是什么时候来,都不会觉得清冷。若是年后来,更不会是因为冬天而显得荒寒。灯会兴起来了,庙会也热闹起来,人自然是多得熙熙攘攘。如果觉得寂寞的话,大可来这里挤一挤,走一走。当然,若是喜欢安静的话,去夫子庙就要好好考虑一番了。但我始终觉得,在人多的地方,本该是热闹的时候,就该好好热闹,人这一生很长,安静的日子大可留在容颜迟暮的时候。
这像是见了佛,赏了花,又目睹了人间,禅思与文艺碰撞在一起,便可能就是人性了吧。一直都有朋友推荐我去先锋书店瞧瞧,那里不仅是真正的文艺,还有许多好看的书,漂亮的明信片,以及咖啡和清茶。当然,是不是文艺,我不晓得,因为在我眼里,再生硬的物体也有文艺的一面,这便就是温柔。
看书,要去江苏省立图书馆,再则就是中央大学图书馆。当然这也是朱先生给推荐的,但并不吸引着我。其实,我蛮喜欢去一间不大的书店里,哪怕是小的两个人并排都难以转身过来。但仍是喜欢这样娇小,充满着女人香气的小书店。 既然诸多朋友推荐去先锋书店瞧瞧,兴许这正是我往后来南京又一去处的好地方。于是,便一个人先去瞧了瞧。
我不敢说,我一个爱读书的好孩子,但至少能说,我不是一个讨厌读书的坏孩子。在南京书买的最多的地方,怕是在机场候机楼的时候了。其中最喜欢的还是由师永刚,陈文芬,以及沙林所编著的《1943-1991 三毛》这本书。 当然,去一个书店,哪怕是一个书摊,也需要一个好的缘分,才能寻得一本好书。 不晓得先锋书店,我能否与一本未曾见的书有这样的一个好的缘分?
不过,先锋书店的确是很文雅,有种文人骚客集一地的聚贤堂的味道。倘若是过了三月,绿色弥漫,再来的话,还真有了些雅趣。不仅是读书来得悠闲,就连喝杯茶都觉得溢满了女人的香气。毕竟,我始终觉得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女人。若是再挑选些明信片的话,那怕更是彰显一个女人的温柔了。 只是,或许是未好好聆听这间书店的缘故吧,我没遇上一本好书——但其实,里面的都是好书,只是没打动我的心思。
离开先锋书店的时候,也是我快离开南京的时候。这倒没有几分不舍的味道,也不曾意犹未尽,只是想念的时候,便再来走走。反正离得近,说来就来,也不是说不可能。但南京的确就像是朱先生说得那般,的确是值得来的好地方。 不止一次,怕是往后住在这个地方了,也是生活中的一大精神乐趣。 反正,一个人的时候,趁个雨天,逮个月夜,是最有意思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