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诗意天涯 于 2013-9-20 19:03 编辑
关于《夜的钢琴曲5》及川川版《见与不见》的一点思考
对冯小刚是有感觉的,那些经典幽默的段子很符合自己脾性,常引自己一哂。而《非诚勿扰2》除此之外,还意外的因为其中的音乐和附加故事桥段,以及对生命的哲学思考,引起观者莫名的感动甚至震撼。
先简单说说关联剧情——
主人公秦奋与笑笑虽非一见衷情,但也互有吸引,只是还没到他们所理解的属于高层建筑的“爱”的程度,于是决定“试”一段。而“试”的结果,因为两人对“爱”的理解差异或是期望值太高,最后疲惫几近分手。这时,李香山的出现和消失,成为他们摆脱虚浮人生价值观、重归爱情之路的转折点。 李香山是秦奋好友,私交甚笃。香山与芒果“友好”离婚,离奇的请秦奋模仿婚典主持一场离婚庆典。看看现场的几段主持词吧,是否会让人笑中含泪的思考点什么: (秦奋)请二位旧人入场…… (秦奋)请你们对钱发誓,以下你们做出的承诺是诚实可信的…… (秦奋)香山,你诚实的回答我,从今往后,不论芒果多么漂亮,多么动人,多么爱你,你都不愿意和他在一起吗?(香山):不愿意。 (秦奋)离了也是好朋友,散买卖,不散交情,二位倒香槟,不过了! ……
眼见一对旧人成陌路,让秦奋对婚姻的取舍更是谨慎。就在他与笑笑的试婚将“无奈”走到尽头的时候,一个晴空霹雳成为他们爱情和人生之路上的拐点——香山患不治之症,不久于人世。 于是,让男女主人公和观众一起感动、思考进而以淡然心态面对一切的一场重头戏出现了:李香山的人生告别会。 人生本没有告别——你生的时候,无所谓人生告别。而死后,也没机会再告别。香山招集了所有与他的“人生”有交集和羁绊的亲朋好友,会场完全按他去世后的“灵堂”布置,他要别开生面的以死后的“我”的身份,与即将过去的一切告别。 和开始的“离婚庆典”一样,香山的“人生告别会”非常的另类与反传统,所不同的是,后者更加沉重和催泪。就在《夜的钢琴曲5》的清脆叮呼中,在香山女儿川川稚涩的《见与不见》的背诵中,人们感受到了一种笑中含泪的淡定力量。影片最后,香山完成了他不长不短人生中最后一次对生命的主宰——委托好友秦奋送自己最后一程,将奄奄一息的他推进大海。 经历此番“生离死别”,秦奋和笑笑深受启发,最终走到了一起。 ……
因为繁花隐香没看过电影,所以上面都算是对故事背景的一个简单介绍(涉及下面所要讨论话题,故介绍重点是与香山有关脉络)。下边书归正传——对《夜的钢琴曲5》及小女孩版《见与不见》的思考。 不可否认,音乐真有一种令人动容的无形魔力,就象《中国好声音》里那些草根的忘情演绎,再怎么被诟病炒作和虚伪,但音乐“就在那里”,总有那么一首或几首会让你心中一软眼中一湿。《夜的钢琴典5》就是这样一首好音乐:那空灵的叮咚声,你可以想象小牧童横笛牛背慢悠悠走过田垄,你可以想象蓝蓝的天洁白的云,绿得让人流泪的草地;你可以想象带甜味的空气,水晶般晶莹的小溪,小夜曲般悠闲的生活,月光一样迷人的爱情……但唯一掩盖不住的,是那缠绕不去的蒙蒙的淡淡的忧伤。香山对他唯一的亲人川川说:“我呀,这辈子跟钱着了大急了,川川,我决不会让她为了钱工作一分钟,就虚度光阴,不想干嘛就不干嘛……”这固然有他将一生奔波积累留给川川后的发狠与底气,更多的是看破生死后对人生重新审视的唏嘘感叹、迷恋与不舍,一曲《夜的钢琴曲》表露无遗。 而正是在这种大情节背景下,在这轻拢慢捻的钢琴叮咚声里,在这份似轻似重似放下又似扯不断理还乱的凝重氛围中,川川从容淡定的一首《见与不见》,象一声声冥冥的锤音,敲打着人的灵魂——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 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 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 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 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相爱 寂静欢喜
扎西拉姆.多多这首一度被传为六世达赖仓央嘉措所写、带有靡靡禅音的偈诗一出现,就与影片中那空灵的音乐和神秘的氛围丝环相扣,给人一种抛却生死只为你的孤独与洒脱感。至于这个“你”是什么已不重要了,或许是今生那个放不下的他或她,或许是那段未了的事与愿,或许是灵台中那一直在远方闪烁的光,或许什么都不是,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这个生命中惟一的主体,拥有了一种超越世间万物天道轮回的主观意志,这才是激励生命之光照向远方的永恒力量。 这时我们有理由相信,或许川川还没有那份深刻领悟,但香山已经超越了生死。 而我们,还有不同意的理由么?
(赘述一句,影片里孙红雷简直把香山演“活”了,其性情与角色之契合,台词之深刻给力,演绎之淋漓到位,一度给人感觉超过了男一号葛优,喧宾夺主了。这个,恐怕连冯小刚也始料未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