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失败的匈奴 于 2013-7-7 12:08 编辑
新华网北京7月5日电 73年前,国民革命军第5军战士王光亚与战友在昆仑关战役中智勇攻破一个日军敌堡,这场胜利成为他永不磨灭的记忆。73年后,他等到了人生的又一荣光时刻。 在“七七事变”纪念日前夕,他和91位现居湖南长沙的原国民党抗日老兵获悉,今后每年将领到1万元的生活援助金。长沙市民政局下属的长沙慈善会和深圳龙越慈善基金会将承担援助金,并承诺为老兵提供陪伴服务。
这也是国家民政部近日建议各地党委、政府关怀原国民党抗战老兵后,首个由官方和民间联手开展的救助活动。
“对他们来说,政府的帮助是一种荣誉。”深圳龙越慈善基金会理事长孙春龙说,官方参与帮扶原国民党老兵意义显著,与纯民间行动相比,其覆盖面广,援助力度大,且对老兵来说是宝贵的精神鼓励。
此前一天,王光亚在他免费居住的长沙安华养老公寓见记者时说:“军人不怕牺牲,但是害怕(被)遗忘。请不要忘记抗战和牺牲的战士。”
近日,民政部在回复香港特区全国人大代表王敏刚《关于将抗战老兵列入优抚对象》的建议时,重申将符合条件的原国民党抗战老兵纳入相应保障范围,支持社会组织对其进行帮扶,并建议党委、政府对他们在政治、生活上予以关照。
消息甫一传出,即引发两岸热烈反响。有台湾媒体发文称,“这是近年来大陆替曾参与抗战的国民党老兵改善条件等行动的重大进展。”
“民政部的表态会让仍在世的老兵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历史释怀。”北京地区抗战老兵志愿者和口述历史记录者赖恩典说。
在5日举行的“长沙市幸存抗战老兵关怀计划”启动仪式上,王光亚代表老兵致辞时说:“幸存的抗战老兵已不多了,他们年事已高,大多数生活贫困。我呼吁尽快找到更多老兵,给予他们更多关怀。”
一百岁的他口齿清晰,身上的老兵文化衫别着几枚民间人士赠送的勋章。
因对居留大陆的原国民党抗战老兵缺乏官方的完整统计,许多老兵至今不为人知,深圳龙越慈善基金会调研估算约有2万名。该基金会发起“老兵回家”活动,资助困难老兵,帮助他们寻亲、回家,并自去年起在淘宝网上为老兵募捐(szlongyue.taobao.com)。
出于历史原因,许多经历了战争浩劫和伤病考验的老兵未能得到足够关怀。民政部指出,虽然原国民党抗战老兵享受相应社会保障,但仍有部分人生活困难。
最新引发人们热切关注的是93岁的陈士麟。据报道,曾为国民党重庆军部警备司令部情报组组长的他,在昆明一公厕旁蜗居了30多年,本周日在社会各界人士帮助下搬进了老年公寓。
除去生活援助,这些老兵最渴望得到的是肯定和尊重。他们中很多人因曾在政治运动中受到伤害而选择向亲友隐藏作战经历,甚至背负了深重的耻辱感。
现居北京的89岁老兵高增在解放战争开始后,就烧掉了自己在国民党军队服役时的军装照,但新中国成立后,这段经历还是让他和家人吃了苦头。
如今,高增已记不清自己所在部队的番号,但当家人拿着报纸向他解释“国家没有忘记你们”时,他连连点头说:“高兴,高兴……”
“他们已将委屈压抑了半个多世纪,所以特别珍视国家给予的肯定。”孙春龙说。
在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大会上,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充分肯定了国民党领导的军队在正面战场的功绩,令无数老兵欷歔动容。
“关爱抗战老兵网”安徽地区联络人柯跃武曾向30多位国民党老兵赠送民间制作的纪念勋章。“接过纪念勋章,许多老人都泪流满面。”他说。
在抗战中致残的安徽老兵赵海臣,如今靠下岗的儿女和政府每月100多元的低保金生活。
“和那些牺牲在战场上的战友相比,我已经很幸福了。”望着勋章,94岁的他沉默良久后说。(“周岩工作室”领衔写作,王若遥、谭畅、朱青、程卓参与采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