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格力等8企业骗国家节能补贴 被指背离实惠百姓初衷
查看: 75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格力等8企业骗国家节能补贴 被指背离实惠百姓初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3-6-28 17:4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5月30日,浙江一家超市里的家电节能补贴“末班车”。补贴的钱表面上是实惠了百姓,但如果企业骗补,骗的还是纳税人的钱,这账算到底,消费者还是亏了
  家电节能补贴政策刚刚退出市场,一场审计风暴就悄然开启。
  5月31日,国家节能补贴政策正式结束。至此,家电下乡、以旧换新、节能惠民等近年密集推出的家电消费刺激政策悉数退出。而政策雨露滋润下家电行业滋生的毒瘤也开始暴露于阳光之下。上周,国家审计署公布对节能补贴项目的部分审计结果,格力、TCL等8家企业骗补超过9000万元,数额巨大但仍被专家解读为冰山一角。
  专家推断,接下来国家管理部门将会对此前政策造成的种种弊端进行集中清算。而摆脱了“有形之手”扶持的家电行业对家电消费刺激政策进行系统性反思的时刻也随之到来。
  A给消费者的钱进了企业腰包
  6月22日,审计署官网上挂出的一条审计公告经羊城晚报报道后引起广泛关注。近日,审计署对2011和2012年度中央财政拨发给天津、河北、上海、广东、四川等18个省、市的能源节约利用(21110款)、可再生能源(21112款)和资源综合利用(21113款)节能环保类三个款级科目资金(以下简称“三款科目”资金)进行了审计,发现包括格力、雪莱特光电、上海大众汽车等行业龙头在内的384个项目单位挤占挪用、虚报冒领“三款科目”资金16.17亿元。
  其中,8家知名家电企业赫然在列。其中违规套取中央财政高效节能空调补贴金额超过2000万元的有格力、宝鸡长岭冰箱,空调行业龙头格力以多报节能空调数量的方式,违规获得补贴资金2157.76万元,骗补金额居在列家电企业首位;陕西省宝鸡长岭冰箱有限公司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家用电冰箱推广项目通过虚报电冰箱推广申报资料,骗取中央财政五大类节能家电推广补贴资金2093万元,居次席。另有TCL空调、格兰仕、长虹等三家家电企业分别违规获取补贴资金1830.88万元、1779.4万元、981.78万元。
  据悉,此轮审计主要针对2009年至开始实施的第一轮节能惠民政策。
  羊城晚报记者根据国家审计署公布的数据统计发现,2011年到2012年,国家共安排了62.82亿元对节能家电产品进行补贴。审计结果中6家家电企业共骗补超过9000万元。对于违规获取节能补贴资金,涉事家电企业除格兰仕之外均沉默以对。按照审计署公布的348个项目整改情况,目前,上述8家家电企业均处于“正在整改中”。
  事实上,在国家审计署公布此次审计结果之前,媒体已经多次披露过多家家电企业涉嫌骗补。2010年9月,《瞭望东方周刊》专门在市场上选取了11个市场主流品牌、随机购买了30个空调器样本,分别委托国家家用电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电器能效与安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进行了空调实际能效比检测。检测报告揭露了一些空调厂家通过能效等级造假和虚标能效骗取国家财政补贴的事实。而一些骗补手法令人瞠目结舌,例如按照空调厂家上报的数据,有位老太太买了52台空调,但接到电话之后用户惊诧莫名:“我只买了两台啊,怎么你们会说是52台呢?”
  2010年12月,《瞭望东方周刊》再次报道,江苏、浙江、安徽三地存在大规模节能惠民骗补情况,包括格力、奥克斯、海尔、志高等所有空调品牌“全军覆没”。宁波奥克斯,上报销售节能空调总台数16689台中,确认购买的只有3176台,占上报数比例19.03%,已确认虚报5695台,占上报总数比例达34.12%,无法核查共计7766台,占上报总数比例47%。
  另外零零散散被曝出的家电企业或经销商骗补的事件不计其数,就在今年年初,羊城晚报还曾报道,上海市质监局抽查家电产品,松下洗衣机等多个企业的产品能效等级不合格。而家电行业有一个众所周知但谁都不明说的秘密——骗补是普遍现象。对此,不少行业专家均表示,这仅仅是冰山一角。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专家向羊城晚报记者表示:“这次审计还只是针对节能惠民的,之前的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的骗补现象更普遍,也更严重。”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家电行业专家陆刃波感叹:“财政补贴说到底还是纳税人的钱,这些补贴本来是为了让消费者在购买节能产品时享受实惠的,但最终却落到了企业的腰包,令人愤怒。”
  B政策流程让企业钻了空子
  在审计署公布的审计结果中,8家家电企业的骗补手法如出一辙,均为虚报节能家电产品销量,而这种手法在家电业人士看来简单到“拙劣”的程度。之所以骗补显得这么容易,跟补贴政策的流程设计有关。
  根据规定,节能补贴的发放流程一般为,在消费者购买一二级能效等级的节能空调产品时,可享受到每台350元至850元不等的补贴额度。而这部分钱并非国家直接补贴到消费者手中,而是由空调生产企业或者销售渠道先行垫付。之后,国家根据企业上报给相关部门的节能空调销售数量,将补贴发放给企业。而无论节能惠民,还是家电下乡、以旧换新,补贴的程序均高度类似,官方称这种流程便于操作实施和进行管理。
  但事实上,专家却认为这种方式的漏洞也非常明显。首先,由企业来统计节能家电销售数据,企业很难没有骗补的冲动。“那么大一块蛋糕在那放着,你不吃别人也不会给你留。”一位空调业人士如此表示。具体操作上,企业伙同经销商进行数据造假,绝非难事。上文一个老太太买了52台空调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其次,由于家电产品的节能标识是由企业自行粘贴的,原本无法进入补贴行列的产品贴上节能标识就可摇身一变享受节能补贴,一些三级能效的产品也可能被贴上二级能效标识。家电行业专家刘步尘就报料:“去年5月底集中发生的中国家电企业大面积能效造假行为,是隐形骗补,其性质更为恶劣,一则骗补金额更高,二则消费者花更多钱买的却是低能效产品,而国家还要对这些低能效产品进行财政补贴。只是这种骗补手段要隐蔽得多,不易发现,且涉事企业较多。”
  节能补贴标识如此,家电下乡标识卡也未能幸免。2009年,家电下乡政策做出了“一机一卡”的规定,即一台家电配一张标识卡,只有卖出一台家电给农民,才能凭标识卡领财政补贴。2012年8月,湖南衡阳警方通报,破获了一起特大骗取国家家电下乡补贴案,该案依托互联网,上线窃取标识卡和条形码信息,中间商制作和倒卖假标识卡和条形码,下线虚开冒领,骗取财政补贴,涉及18个省、19种知名电器品牌,2年涉案3个亿,给国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2012年底,湖北省公安厅通报,倒卖伪造家电下乡标识卡的犯罪团伙采取购买或自行印刷的方式,共倒卖伪造标识卡22万余张,按每张标识卡领取300元财政补贴估算,给国家造成6600余万元损失。
  业内专家认为,骗补的普遍性和拙劣度均让人感到吃惊,而这也恰恰说明制度设计的漏洞。一些人甚至怀疑,一些部门有意在制度设计上留下一定“运作空间”。
  C监管如何不沦为一句空话
  据媒体报道,连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刘尚希都承认,“用财政补贴这种方式在实际操作中存在漏洞,很难完全避免‘骗补’行为”。这对政策实施的监管自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每项家电刺激消费政策出台之时,商务部、发改委、财政部等牵头部门都会强调,严厉打击骗补行为,对发现问题的企业进行从严处罚。在相关政策管理办法中,也会明确列出监督检查章节。但由国家权威部门来公布审计结果,这还是第一次。同时,有律师向羊城晚报记者分析,384个项目存在问题,但仅有29起案件线索被移送司法机关,涉案人员也仅仅41人,显得过于“仁慈”。
  据不愿具名的专家分析,虽然家电下乡、以旧换新、节能惠民都是国家出台针对家电市场的消费刺激政策,但牵头的部门并不相同,发放补贴的主体也有所区别,导致监管混乱。其中节能惠民政策由财政部牵头,补贴发放主体是中央财政;而家电下乡由财政部和商务部共同牵头,由地方政府负责80%的补贴款,其余由地方政府承担;而以旧换新则是由工信部牵头,补贴80%由中央划拨,其余由地方财政承担。当多个政策交叉实行时,其中牵涉的利益主体太多,管理难度也相应增加。
  不过,种种迹象表明,国家开始对之前家电消费刺激政策遗留的问题进行集中清算。近期,一轮针对“家电下乡违规造假”的大清查在安徽、江西、湖南、浙江等多地展开。信息显示,安徽省财政厅自3月起,在安徽全省范围内开展家电下乡政策执行情况大检查,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骗补行为进行严肃查处;湖南省多地自3月-5月,开展家电下乡违规造假清查,其中沅陵县纪委共查出违规资金300余万元,涉及家电下乡经销商50余家;4月底,江西省全面开启民生资金督查工作,重点检查2011年至2012年卫生专项资金、家电下乡补贴资金等民生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群众反映强烈、案件线索清楚的可追溯至2011年以前……
  分析人士表示:“近期密集展开的对家电下乡违规情况的调查有其特定的背景,随着补贴政策的结束,政策的补贴款到了集中发放的时候,这对捉襟见肘的地方财政带来了一定压力。”业内专家称,此次国家审计署首次公布节能补贴审计结果,具有很强的信号意义。就在此前的6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7日才刚刚在审计署考察并座谈时强调:“要进一步强化审计工作,用‘火眼金睛’看好国家钱财,确保公共资金节约、合理、有效使用,推进宏观调控政策落实和制度完善,为持续发展经济、不断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正提供有力保障。”该专家认为,一场审计风暴已经悄然开启,家电市场刺激政策之下滋生的更多“毒瘤”将暴露在阳光之下。
  D政策初衷与结果的背离
  尽管家电企业骗补问题的曝光让人触目惊心,但业内专家认为,相对于对骗补等问题的审计,更值得思考的是以政府“有形之手”刺激市场带来的种种弊端,比如家电行业已经显现出路径发展扭曲和整体竞争力下降的一面。
  在中国,家电行业一向被认为是市场化程度最高、竞争最充分的行业,但在过去的六年,却也成为扶持政策最为密集的行业之一。难怪康佳集团多媒体事业部总经理林洪藩今年感叹:“这是家电行业六年来首次面对没有政策支持的市场。”
  家电行业资深观察家刘荷清认为:“家电行业的补贴政策出台之所以这么密集,背景就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到来之时,国家出台的4万亿投资政策,目的就是拉动市场需求和产业转型升级。”而对于去年5月份莫名其妙出台的新一轮节能补贴政策,业内人士透露,不排除是部分企业公关的结果。
  在多位行业专家看来,客观上家电刺激政策确实起到了拉动需求的作用,但也造成了家电企业对政策的过分依赖。2008年至2011年,中国家电行业保持了高速发展。但2012年经济寒冬再度来袭之时,家电行业却一下子从山尖跌倒谷底。这其中,作为白电行业龙头的美的是一个典型代表,2011年之前,美的连续多年保持50%以上的营收增速,并在2010年一举突破千亿营收大关。连美的相关人士也坦承受益于家电下乡等消费刺激政策。但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政策的逐步退出和市场的不景气的双重压力下,美的空调、洗衣机的营收开始急剧下滑。广东志高也与之类似,受益于消费刺激政策,志高甚至一度冲进空调行业前三,但在来自于补贴的收入锐减至后,2011年志高成为空调企业上市公司中里唯一亏损的企业。同样是在政策的刺激下,各大家电企业大举扩张产能,随之而来的是去年上半年,空调行业、冰箱行业、洗衣机行业均出现大范围的高库存状况。
  刘荷清表示:“政策实际上透支了市场,而且蒙蔽了企业的双眼,给企业造成了虚假繁荣的幻想。”而业内人士对刺激政策的普遍评价是,透支了本不应该透支的市场,也并未真正起到拉动产业升级的作用。刘荷清表示:“事实上,回过头来看,这几年中国家电行业‘大’是‘大’了,但还是不‘强’,与国外家电行业的差距不是缩小了,而是拉大了,在国际市场的开拓和核心技术的突破上可以说基本上停滞不前;在国内市场,许多本应该死掉的企业靠着政策咸鱼翻生,本应该市场集中度更高的家电行业也没有充分洗牌。”而这种观点,也得到了家电生产企业的普遍认同。
  刘荷清认为,从政府来说,不应当再出台刺激政策;从企业来讲,也不需要新的刺激政策,政府的有形之手应当放开,家电行业回归市场化竞争才能真正强大。而随着节能补贴政策的结束,国家会不会出台新的刺激政策,家电行业会不会再次陷入从山巅到谷底的发展怪圈?对此,国家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近日公开表示“目前没有新的方案”,而家电企业这次的看法则高度一致,公开反对或表示不希望新的刺激政策的出台。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