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安静之门 于 2010-11-19 21:34 编辑
谈对小说写作的另一种认识(原创)
小说本身其实没什么复杂,它的内涵就在于让人们自己去发现道德与道德之外的东西,就这么简单。所谓功利化的意识,初时人们不能接受,因为以往是抵制纯功利态度的,但都这么干久了,也就习以为常,见到本该异常的现象也懒得去明细,而按照固有的惯性去认识了。
我写了一篇《狗蛋儿与媚妞儿》,内容其实非常简单,两个不按道德标准做人的孩子的行为进行无褒贬的活泼性描写。这种突破道德底线的写法为的就是让读者自己去发现。能否发现或发现什么,我只把门打开。准确的说,就是一种反惯性的敲门砖。
根据在各论坛回复的内容我知道,许多读者自己觉察到小说中反道德(违背道德的行为)的异常,却不去寻求答案,反而要求笔者写得再明白一些,都等着看答案。这与现实状况相比,显得太不正常了。现实中有哪些现象会直接露出答案呢?都是人们自己去分析的。很多时候,人们要求作者写得再明白一些,这其实就是反规律的,惰性在起作用。
小说没有任何晦涩的文字内容,但它违反道德的异常之处却是一种体现现实状态的写照。按照惯常的标准,读者常常将认识局限于对小说文字风格及内容的剖析,却忘记它的框架本体也同时有着不同的功用。好比如说写书法,单一字的书写水平是一回事,整篇字也必要有一种整体气象在其间。这又好比一个人站在那,他的外在轮廓必然给你只属于他本身的印象认识,背影有背影的认识,正面也会因神态形象又得出一种认识,而他的内涵则又是一种认识。往往有很多人形象和蔼可亲,却满腹虎狼之思,“笑里藏刀”当是说的这种人。
同样,人们在读小说的时候,却只注意文字组织水平或内涵,很少或根本不去注意它外在的含义。
没有认识到由内容向外拓展的大框架所表现的另一种形态,即便看似已从内容中跳出来,其实还是受文字内涵所影响。
不点名(题目上做文章),让读者自己去察觉不同的表现力,诚如人在现实中接触或身经种种状况一样,没有哪个罪犯制造者会特意给侦探答案的。侦探的作为就在于此,而实际生活中人也时刻跻身其中自觉思索罢了。点了题,和给予答案有什么区别呢?
我在某交流群谈到所谓流向的话题。有人扑在鲁迅奖一事去反复的研究获奖现象本身的是否公允?我则从这现象上去观察鲁迅现象后面大的引导流向,这就是视角的不同。这和看书看内容,不看装订是同样的道理。很多时候,刊物内容是读者需要的,然而它的外部装订的质量其实对具有购买力的读者其所谓的自主选择权同样重要。
刊物外观是为了吸引更多的视线聚焦,小说的外部框架则展示了与内涵不同的另一些东西。它们都是一部小说的组成部分,或主在内,或主于外。好比如我有一篇《弗尔德里克的太阳》,到现在为止也没有多少人能读懂,我却已经得到了好几个相同认识的观点,就是因为读者只注意了内容,而忽略了框架元素。
对于创作而言,我没有从内容上给予读者什么,而是让读者去自发意识到创作框架的存在。很多人认为小说或其它文体重要的就是语言风格和内涵的表达,却忽略了它们也是有着立体质感的。而语言的组织能力、风格和流畅性,则是做为书写者最基础的根本,有了好的基础才能更好的写小说,写出作者的创作意识。如果说小说是为了给人读才要去创作的,我想这是必要有区别性对待的,对于卖字者,读者是主体,读者读不懂或不易读懂的小说没有出售获利的价值。对于非卖字者,也就是所谓的文学者,创作质量决定它能给予创作者本身什么收获,其次才是给读者的。给读者,是寻求交流及共鸣。
有人说,哈姆雷特,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种认识,这是从细节着眼的结果。从大的框架看,就是王子复仇记,还会有第二个读者认为不是王子复仇,而是王子在求婚吗?所谓小者看小,大者看大,认识的方向不一致,也就是各持己见的态度。这跟一味叨咕鲁迅奖得的是否公正,却不看这事情背后的大流向是同样的道理。当文笔相对流畅的作品内容出现简单而异常的内容的时候,就有必要大胆寻求更为合理的认识。
如果读者和笔者常常为表面现象所迷惑,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有人轻易上当,关键就在于只注意了表面现象,而忽略了深层的潜行为。创作小说和其它文体同样如是,如果我们仅仅满足于语言风格、水平和对内容的钻研,那么文学的路就会走得非常狭窄,从而失去了对各种可能性探知的求索意识。
没有哪条路是不可能存在的,只有不去求索的思想。当新路已经出现,仍要拘泥于老路的时候,那么也就只能一条道走到黑,再也看不见其它路的存在了。
2010年11月19日20点22分秋色文学论坛/注册名:火的轻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