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 名:李龙泉
出生日期:1927年
现居住地:河南洛阳偃师县邙岭乡南蔡庄
所属部队番号及军衔职务: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四十军司令部上士文书(1941年)、司令部少尉译电员(1942-1944),司令部上尉参谋(1944-1949)。
从军经历:李龙泉,乳名印五,于1941年15岁时弃学从戎,在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白杨镇参军,那时的军长是马法五,隶庞炳勋麾下,马军长是保定八期,很文雅。40军来伊川以前一直在太行山守御,在中条山战役中损失很惨重,所以来伊川整顿,李老就是在那时参的军。老人自幼即在私塾里学习,小楷字写得好,长官看重,故被分配到司令部参谋处任上士文书。此后一直在司令部内任职。国军内部升迁按年资,一年后(1942年)担任司令部少尉译电员,1944年在司令部任上尉参谋,直到1949年。1949年5月在新乡随部队起义,携和平解放证明(在区政府报到时被收走)返乡居住至今。
老人入部队以后一直随司令部在豫西一带活动,1944年春,日军从中牟过黄河以后向豫西进犯,那时我部武器装备很差,马法五时任晋察冀战区副长官兼40军军长,决定不与敌人硬碰硬,把战场引向山区,农村;采取灵活战术,逐渐诱敌深入,削弱敌人战车、大炮的威力。故指挥40军全军向陕州,灵宝一带运动,在那里集结备战,重点防守灵宝县函谷关地区;并在陕州崤山峡谷一带布下埋伏圈,遍施地雷,挖陷坑,掩体,修筑工事,计划将日军引入,打伏击。由诱敌前哨部队采取战略佯攻,把敌人诱导至陕州硖石附近后,40军以“人”字阵势与敌接战,战斗激烈,鏖战到6月上旬才结束。我军获胜,日军始终未能逃出,全部被歼。军事委员会战后将此役命名为“豫西陕灵抗日之役”,授予40军106师长李振清“铁头将军”之荣誉称号,《救国日报》也以头版大字在南京刊登。
1945年抗战胜利,马法五任华北受降司令,我随军前往,过黄河铁桥时八路军伪装日军,借故不许国军过桥,拖延国军接收,部队等了许久才查明是八路伪装。40军过河后几乎一直在豫北活动,防地北至安阳南至黄河铁桥,1949年春40军之一部在安阳袁林简易机场空运去台湾,老人未能前往,5月份和平谈判后,随部队参加和平起义,携和平解放证明书返乡,在南蔡庄报到时被区政府没收。
身体及家庭状况:老人31岁(1957)妻子去世,独自带大两个孩子,女儿7岁,儿子3岁,老人独自带大两个孩子。因受老人影响,子女求学均受限,其子追思求学往事,落下眼泪,其女儿50岁时去世。老人历次政治运动中均受冲击,无休止的批斗中右手胳膊被坏人打折,至今无法伸直,老人提及往事情绪激动、全身震颤,流泪大哭三次;儿媳也哭了,说老人参加的是正规部队,为国家做了贡献,不该受此对待,流泪不止。老人现在没有收入,没有低保,什么都没有。和儿子儿媳一起住,目前家里八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