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刘勇杰 于 2012-6-17 22:12 编辑
我们只是寻索着一点点光明,如果我们不紧紧踩着光明前进,马上就会被黑暗淹没。 ——题记 多年后,当我以过来人的身份去重新审视高考给我带来的那些回忆时,已经没有了牢骚满腹的抱怨,反而寻到了些许温馨。高中三年,其中有愧疚,一个懵懂无知少年对于所作所为的深深自责。有宣泄,一种时运不济的重度感伤。但不管怎样,我走过来了。那些在当时令人几乎绝望的苦痛,而今看来,也没有那么可怕。也许我们有时还是会骂高校,但绝不允许他人污蔑。毕业后,这篮球场和教学楼拴住了那无与伦比的青春岁月,那长达三年的甜蜜回忆。
时间以它既定的轨道周而复始。在白昼与黑夜的更替中,在这年轻的战场,发生着许多事,值得用一辈子重温与体味。
这里有一群孩子,他们有种自卑却从不甘命运的共性。这群孩子整天埋在那堆教辅里,像蚂蚁一样,在纸面上乱爬。从不知道离开那堆写满公式的废纸,高瞻远瞩一下他们的未来。他们谈不上有远大的抱负,因为其中有大部分甚至不知道,读书究竟能有多大用。高考更像是完成上级布置下来的艰巨任务,他们确实有很大的包袱。当然,我也不可避免地这个群体的一员。尽管前途未卜,但那时有着用不完的激情与斗志。只是这些美好的东西,最后随着时光冷却,被一种叫做成熟的东西所替代。
当旭日还未升起,望着浓重的雾气,我用冷水一遍又一遍地拍打脸庞,睡意渐消,然后习惯地跑着,一圈又一圈。那时会觉得老师压迫学生,也忒厉害了吧!现在回想起来,老师能硬着身骨跑步,虽然动作扭曲了一点,实属不易。有时候,做题都能睡着,醒来后发现窗户外面有一双眼睛正盯着呢。其实挺恐怖的。班主任就像一个特务,牢牢掌握着学生的动向。有一次,我因起得晚而把包子带到教室去吃,结果刚把一半放到嘴里,准备把拿到手里的另一半往嘴里送的时候,一只魔爪揪住我的耳朵。我自以为是班上某同学又在耍什么阴谋,于是便回了一句:“找死啊!”回头一望,人面桃花怎堪比。班主任只是轻轻地说了句:“吃完了,把卫生给搞了。”我语调顿时降了八度,自悔命不好,道:“哦”。在走向高考的过程中,这些可笑的段子还有很多。但对于我们来说,食堂、宿舍、教室,构成了我们生活中几乎所有的内容。每当自己将要从身心的倦怠中倒下去,每当自己将要从窒息的竞争中垮下来,我总是这样告诉自己:总会有光明的东西的,在未来。其实很多事,不是我们努力了就可以得到,不是我们努力了就可以不失去,只是我们都不能放弃,不能抛弃。
高考前一夜,路灯照耀下的两个男人哭了。我终于放下了最后那可怕的虚荣。那两个人从此成为了好朋友,而且这种友情还会继续下去。一晚的辗转反侧,高考还是来了。当开卷哨响起的那一刻,一切都是应该划上句号的时候了。我清醒我该为自己为家人做些什么,我不会成为中国应试教育的牺牲品。当颤抖的双手渐渐平稳,我明白了许多坎坷是要自己亲身体验的,任何人都无法替代。那是一种心灵的成长。两夜的时光,我没有半点睡意,不知道在想什么,不知道有什么可想的,只觉得当时有用不完的血气方刚。高考结束,大雨滂沱,那种在内心孕育已久的能量如决堤般倾泄而出。我们发疯似地叫着、喊着,谁也不理会谁,因为我们彼此都懂那种坚持下来的不容易。寝室哥们几个,就这样漫无目的地行走着。时不时谁抛出一句话,引得大家发笑。那种如释重负让我们如此酣畅淋漓。那晚疯了一夜,破晓时分,哥们几个在马路上一字排开,唱着歌,依依不舍做了最后的告别。我没有撕书泄愤,而是把一堆书乖乖地抱回了家,我想我是过于理性了。
高考出分的时候,风和日丽的有,阴云密布的也有。那些难过的人以为自己下了地狱,那批高兴的人以为自己真的到了天堂。但经过之后才会知道,一个大学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前途。一个人是否会成功,真正的关键因素在于自己的付出。四年后的风骚,谁的天下,都别说得太早。阴差阳错也许比如愿以偿更让人成长。
离开家乡的路上,母亲哭了。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母亲在自己的儿子面前哭泣,我紧紧搂住母亲。我知道母亲的担忧与不舍,但儿子真的要走了。我答应母亲一定会好好活着,我承诺一定会给予母亲一个好的生活。这是一个儿子应该做的,也是唯一能做的。
记忆是温热的,只是冷却了时间。回忆是美妙的,只是已回不到从前。照片框的一张张笑和不笑的脸将伴随着许多愉快和不愉快一起被深深地记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