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权”及其他
在南方的那段日子里,我结识了一个从事社会文化研究的学者,一个和蔼可亲的老人,一个对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颇有造诣的人,一个有着自己观点的人。在当下这个学者专家多如牛毛的时代,我们并不缺少这些称谓和头衔,缺少的是良知和观点。
一直以来,我们曾经籍以希望的主流专家,主流学者,却很少有着自己鲜明的观点,在更多的时候,他们自甘堕落成为权势的攀附,话语的随从,他们不想说出自己的声音,或者不便说出自己的声音,或者不敢说出自己的声音,或者是在既得利益上他们是十足的受益者,受益者是不会向自己“开刀”的。
我曾经和老先生探讨过中国文化的复兴和寻根的命题,听着他旁引博证的阐述,以及相当鲜明的观点,他对当下中国主流文化用了几句话概括,我觉得非常精准:
信仰坍塌导致的文化混乱,文化界的苍白和混乱引发了思想枯竭,思想枯竭受制于单一的政体,因此,文化思想界的改革势在必行。
当然这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话题,但是起码它直击了我们当下社会最薄弱的部分。
最近这些年来,我一直在对一些国计民生的话题相对比较感兴趣,而也就是在最近六七年内,我感觉到一个现象,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那就是时下的中国,阶层的划分其实是很泾渭分明的。我更愿意用一种简单的二分法来概述这个阶层现象,那就是“富人和穷人”,问题的实质不在于富人如何,穷人又如何。问题在于,富人们掌握着这个国家,这个社会多数财富的时候,还在无限度的去挤压穷人们有限的生存空间,这也就导致了频发的各类社会矛盾和冲突,而在这个过程中,各级政府扮演的角色是令人怀疑的,他们为了政绩,为了地方利益的需求可以联手富人,肆无忌惮,变本加厉的挤压穷人的生存空间,结果是一些矛盾出现了空前激化的苗头,甚至屡屡演绎成为群体事件,这其实是一个人所共知的话题。
在我看来,这个社会没有化解不开的矛盾,关键是你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解决矛盾。最近一段时间我陆续看到了一些较大群体事件,其一是我的家乡大连市民,为了拒绝PX项目在大连市主城区内,而采取的数万人的“散步”。这是一种正常的民意表达,是一种百姓处于自身和后代生存环境的忧虑和不满的倾诉,也正是这样的表达,最后敦促地方政府做出了该项目停产搬迁的决策。其二是前天晚上发生在泉城济南的一个女狱警因为修车和修车人产生纠纷后,叫来自己的老公把修车人一对老夫妇打伤,而引起众怒,人们团团围住肇事者,逼迫腿下跪道歉,最后当事人下跪认错,而翌日相关部门做出了对这个女警开除的处理,并且和老公双双被拘留。确切地说,我认为这是一种民意宣泄和表达的最理想结果。你不能肆无忌惮的凌辱弱者,你不要一味的去低估底层百姓的忍耐度。其实,看着网络上传出来的那张女预警下跪的照片,我有一种很复杂的感觉,一个穿着警服的女警,因为自身的修养和自持强势而导致的这一幕很令人无语,该为自己的过错买单,但是,不应该辱没了那身制服。
这注定是一个让你无法舒服的时代,资讯每天带给我们的可能是快乐,也可能是愤怒,还有可能是莫名其妙,甚至还会有无可奈何。就在昨天,我看到媒体在披露演员赵本山在北京前门附近开了一个“刘老根会馆”,开业盛况令人瞠目。以至于道路交通都要管制,专门有警力负责维持秩序。抛开那些道贺的所谓名流,这件事怎么都让人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一个名人,一个演员,何来如此的公权力,以至于我们的警察都要团团转?当权利演绎成少数人挥之即来的工具的时候,这个社会是让人绝望的。联想起也是在今年的什么时候,赵本山的私人专机因为天气原因降落在某地,该地的市长等人亲自去机场拜会,不能不一声叹息。当许多专家学们找不到当下中国浮躁的根源,找不到这个物质貌似发达,精神却荡然无存的社会的病根的时候,其实我觉得不是他们找不到,而是他们故意的选择性的“失明”。
一直以来公权力滥用,公权力私用成为当下社会诸多矛盾关注的焦点,不久前看到一个县的地方政府的活动会场,会场上的官兵都高举着“XX书记您好”“XX书记您辛苦了”这样的标语口号的时候,突然就有了一种很恐惧的感觉,这时候公权力极有可能成为私有物,那些原本是用来保护人民的人,可能就成为某些特权的家丁和护院。
这样的社会会给百姓带来什么?希望还是失望?抑或是绝望?!
2011年8月19日星期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