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淡淡一片云 于 2010-5-22 20:37 编辑
心安即是家——不买房很轻松
“不持有”生活,这个已不再新鲜的概念,在眼下经济危机,人们被膨胀的物欲操纵得心力交瘁的今天重提,似乎有了更深的含义。
日本作家金子由纪子在《不持有的生活》中提倡给物质生活做减法,给精神做加法,将生活的意义在物质与精神的拉升中得以生辉,从而获得快乐的生活态度,这种健康的生活理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践行。
其实,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在商家对人们的欲望不遗余力的挑动下,被物质牵着鼻子走是很容易的事情,而当我们随着商人的指挥棒旋转的时候,已经没有时间停下来冷静思考什么是真正的物质需要这个问题了。
而“不持有”,正是在提倡绿色环保、节俭乐活的同时,使人们摆脱物质奴役,让精神得以释放和解脱。倡导“不持有”生活的人士最经典的理念就是:生命本身就是一场体验,只经历,不占有。
心安即是家——不买房很轻松
人物:钱先生,70后,网络营销
故事:
钱先生自从大学毕业后走南闯北地去过不少城市,四处漂泊,30岁以后回归家乡。至今没有买房,不仅如此,他对一切身外之物都没有过分的占有欲,他喜欢读书、看电影,书大多借着看,电影也大多是从网络上下载,看完后删除。
钱先生说他大学毕业一直在全国各地漂,一直都是租房住,“不持有”的状态让他觉得轻松自在。他赞同外国人的做法,他说美国人、加拿大人还有很多欧洲人都是租房住,喜欢住哪儿就在哪儿租房,不喜欢了再换地方,省事又方便,而且家具电器一应俱全,也不用自己操心费神。
现在钱先生一家3口住的房子就是租来的单元,距离孩子的学校很近,这样孩子就不必每天早起跟着大人赶一个小时的路程去上学了,少受很多罪。他说,等孩子上中学了,他们会再视情况搬家。他对这样的状态很满足,并且不理解“房奴”是怎样的心理,当然对那些有房住还要贷款买第二套、第三套房子的人就更不能理解了。
对话:
记者:衣食住行可以说是生存的基本要素,尤其是住房,大多数中国人更是赋予了它一个“家”的含义,为什么你会愿意租房住呢?
钱先生:我很多朋友都在国外,在深圳的时候,身边也有很多外国朋友,他们大多都是租房住的,特别是近几年,看着那些拼命做“房奴”的人们,不免常常在一起探讨买房还是租房的问题。我的那些中外朋友们和我一样,都觉得住得舒服与否,并不取决于买房还是租房。你说是生活必需品,吃、穿、用可能算,住不一定要住自己的房子。租房住同样是住,在国外,比如美国,单身一人到纽约打工,拿两件衣裳就去了,去了就找房子,家具电器都有,喜欢就租下来,很简单。发达国家,居民平均住房自有率也就是50%左右,美国大约65.5%、瑞士42%、英国46%,他们的老百姓不比我们的老百姓有钱吗?他们不一定是买不起,我想,他们可能更多的是不想被房子套住。在欧美、日本和我国的香港地区,刚开始工作的年轻人一般也是先租房,然后量力而行买小房,随着个人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长才逐渐购买大房,这是一种被普遍接受的住房消费观念。的确有很多人认为有房才算有家,而且现在很多年轻人必须有自己的产权房才结婚,有些女孩子觉得嫁给一个没有房子的男人缺乏安全感。其实,这都是观念问题,我倒是觉得,心安即是家,家人在哪里,家就在哪里,跟有没有产权房无关。
记者:但是也有人认为:贷款买房和租房的租金相当,最后还能落下一套产权房,租金给了房主就什么也没有了,你不这样认为吗?
钱先生:这就要看你更注重什么了。其实,即使是你落下一套产权房,可产权不是也有期限吗?更何况,我们很难保证在一个地方住几十年,我买了房子,住一段时间不喜欢了,要卖掉,手续就很繁琐,可是如果我租房住,按合同提前告诉房东我不住了,收拾东西走人,就很简单。而且现在很多房东出租的房子都是带家具和电器的,更是很方便。
骑车很环保——不买车很自由
人物:曾先生,80后,有一家自己的公司
故事:
曾先生曾经在一家外企就职,一直都是坐班车上下班。后来自己开公司,也一直没买车,出门办事,不忙的时候都是骑自行车,有急事时坐出租车。他说他很喜欢骑自行车的感觉,环保而且方便,不忙的时候,骑着车子走走停停很自得。他还说他是一个喜欢思想开小差儿的人,不开车,就可以减少很多危险。坐在公交车或出租车上,可以不给思想任何禁锢。
对话:
记者:在这个以物质论身价的时代,你不买车,朋友、客户会怎么看?
曾先生:的确有很多朋友和客户不理解,甚至有人直截了当地问我,是不是生意做得不好,所以不买车。对好朋友我会多说两句,我会给他们算一笔账,告诉他们这骑自行车省下的油钱是多少,告诉他们我骑车的乐趣在哪里,还有我的环保追求;而对那些不相干或者是我说了也不会理解的人,我一概笑对,不过多解释,人要活得简单才有快乐!
记者:其实我也很想骑自行车上下班,可是总觉得在路上汽车的废气污染对人很有损害。
曾先生:这也是个问题,但是我也有办法,自行车方便,所以我们不一定非走大路,我就经常会变换一下骑行路线,途中穿过居民小区、工业园区,找一些汽车过不去的小道走,其实这个过程很享受。
记者:你会一直都不买车吗?
曾先生:我想是吧,特别是现在都在提倡环保,提倡低碳,加上油价不断上涨等等一系列问题,我想我买车的愿望会越来越低。我总觉得,人不能只为自己活着,只为我们这一代人活着,想想我们整个地球,想想我们的子孙后代,保护环境应该成为我们的责任,所以,我会坚持不买车。
房、车这只是物质的一部分,现实生活中,物质的诱惑太多太多,“不持有”生活正是在物质极大丰富、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和消费实力并且物欲开始膨胀的条件下的一种态度、一种思想、一种克制、一种生活方式,目的在于“缩减”而非完全放弃。比如,当我们买了一套房子解决了自己的居住问题之后,还有能力买第二套、第三套,我们是不是应该控制一下欲望,不再继续买下去呢?比如,当我们的衣橱已经满得关不上门了的时候,尽管我们依然有能力再大袋小袋地提回一件件时尚新潮的服饰,我们是不是应该抑制一下欲望,少逛两次街呢?
这其实是一个“度”的把握,“不持有”只是让我们反思自己生活当中的身外物是不是多了些,而不是让我们完全不要身外物。回想一下,差不多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初被自己兴高采烈买回来的东西完全派不上用场,一直在某个角落里蒙尘。
生活应该是精神和物质两部分,当我们的身外物过多的时候,我们的精神就会过累,让我们身边的物品适度,让我们的精神轻松,让我们的生活清爽快乐,这才是“不持有”的精髓所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