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家讲堂
“遑论”鲁迅(13)
一九二二年,时年四十二岁的鲁迅已经成为当时文化界颇受关注的人物。《阿Q正传》的发表,可以说是代表了鲁迅文学创作的最高顶峰。八十多年过去了,阿Q这个典型的人物形象所以常常被我们所提及,根本的原因在于他确实汇集了国人的劣根性,这个人物所以让我们有一种共鸣感,所以让我们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因为他触及了我们最共性的东西。不要讥笑阿Q的精神胜利法,即便是今天,它依然有着市场,依然被一些低层无奈的人们使用。
我曾经笑谈鲁迅是一个“高级的写字白领”,他拿着国民党政府给他的薪水,却可以随心所欲的骂国民政府,指天骂地的鲁迅,并没有李公朴的悲壮,也没有闻一多先生的无畏,他算是一个掐架的“好手”,而且经常以六亲不认的冷酷,让人生畏。
在我看来,鲁迅对典籍文化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而他在古文化的治学方面也是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的。其实我一直很困惑于今人对鲁迅的那种种不分青红皂白的歌颂或者诋毁,曾经有人不惜把一切美妙的赞誉之词都堆砌给鲁迅,如今又有人恨不得把所有的脏水都倒在鲁迅的头上。如果说当年鲁迅的“歌颂者”是出于某种需要的“政治行为”,刻意的把鲁迅塑造成“金身”,制造出人为的“光辉”的人是别有用心,那么今天那些扯着嗓子,咬牙切齿,恨不得掘墓鞭尸的人们,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对鲁迅如此之恨?这种恨的来源于何处?这种恨的目的是什么?
这个世界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所以我相信,无论是爱也好,恨也罢都是一定有缘由的。
鲁迅是一个旧时代的文人,是一个在动荡的年代,狼烟四起的岁月之中,目送了封建帝制垮塌,却茫然而看看不清到中国的未来而困惑的文人。在时代的变迁和变革面前,必然要经历思想的碰撞和冲击,所以,循着鲁迅成长的路,沿着鲁迅走过的人生之路,其实我们可以感受到鲁迅就是一个平常的人,他的思想的进化过程,更多的是契合了那个时代,那样的岁月。
一九二二年六月鲁迅发表了两篇小说《端午节》《白光》,《端午节》这个短篇鲁迅刻画了一个知识分子方玄绰,从表面上看方玄绰很潮流很先进,但是骨子里却烙刻着卫道者的色彩。关于这个短篇,我认为是有所指的,有人认为这个形象其实暗指了胡适先生。对这种说法我认为是有道理的。
客观地说,我不认为鲁迅先生是一个心胸多么宽广的人,所以,我认为人他的文字多阴郁,多尖刻,多针锋相对,多锱铢必较。
《端午节》这篇小说里鲁迅先生运用轻松幽默的方式对方玄绰这类表面上进步,骨子里落后的旧知识分子的辛辣讽刺。方玄绰是“这些因循守旧,看不惯新的事物,总是喜欢在过去的世界里思考问题的人物代表。”从他的身份地位上看,他不仅侧身于高等学府,喜欢发发奇谈怪论,而且又混迹于官场,扭扭捏捏地做个政府的小官。这个知识分子加官僚的身份,使他说话做事充满矛盾,——“索薪”事件,更是使他不尴不尬,左支右绌,颜面尽失。 从他的文化角色上看,他表面上是新式文人,天天捧着《尝试集》咿咿唔唔。但骨子里浅薄、市侩,在家里是坐吃等伺候的“家长”,在社会上是袖手旁观,静观待变的“看客”,是个披着新衣的旧式文人。鲁迅在这篇小说中采用的是轻松、幽默的讽刺笔调。通过描写方玄绰的行为、语言和心理,让主人公自己的小丑表演来使读者发笑,沉思。
不能不承认鲁迅的笔触是尖刻的,这是一篇小说,但是,小说背后却透着他对胡适先生的《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的强硬回应,有关这场其实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笔墨官司,我会在后面单独说一说。但是,我一直认为,胡适先生是一个从来没有偏离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知识分子,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人。就人格而言,胡适先生丝毫不低于鲁迅先生,而且再看那个时代他们的文字,如果你了解了前因后果之后,你会有自己最客观的评价和观点,这种观点不是人为强加的,而是实在的感受。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上,无论是鲁迅还是胡适都是举足轻重的人物,他们是那个时代的翘楚,当然,那也是一个群星灿烂的时代,灾难混乱的中国,并不是一个鲁迅,一个胡适在混沌的时代撑起文化的船帆而启航,在我看来那是一个庞大的船队,每一艘船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历史和传说,因此,为了某种需要而刻意放大一个鲁迅,或者刻意贬低一个胡适都是不足取的。
小说《白光》与《端午节》截然不同的是,后者辛辣的讽刺了一个披着新学外衣骨子里的卫道者方玄绰,而《白光》则是诉说旧知识分子精神失根所引发的惶惑与找寻,其精神失根不断呈现幻影,精神信仰不断遭遇失根之后的惶惑不安和绝望。塑造的则是在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思想的束缚中苦苦挣扎的下层知识分子形象。 在《白光》中,陈士成一心想升官发财,连续16回的落第,碎了他的升官梦,勾起了他的发财欲望。在幻觉中,银子发着白光,左转右拐地把他从家引到山里,他怔怔忡忡的追逐白光,最后溺死湖中。
陈士成双鬓已斑白却仍屡屡落第,连秀才都不曾中,于是精神出现异常,听到奇怪的呼唤声(其实不存在),于是就在这种折磨下自杀于河中. 这篇文章有意写得阴森恐怖是为了批判当时不合理的考试制度,揭露不中第的读书人的悲惨命运。
从《狂人日记》到《孔已己》再到《白光》,可以肯定的是无一不体现着鲁迅对封建制度的拷问和棒喝,而那些对封建科举制度控诉一样的文字,其实更多是与他的亲身经历分不开的。从祖父贿考丑闻东窗事发差一点掉了脑袋,到父亲一生追逐科举郁郁不得志而英年早逝,这些亲人的遭遇,注定成为鲁迅心中永远无法释怀的痛,所以,无论我们怎样评价鲁迅,有一点是无法抹杀的那就是对封建礼教和制度,鲁迅是一个战士,一个真正的战士。他对封建制度是无情的,是决绝的,是冷酷的,是严厉的。
这里我注意到一个现象,那就是鲁迅笔下的精神异常者的描述,从《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到《白光》里面的陈士成,鲁迅笔下对这些人的精神世界描述是值得关注的,这和鲁迅接受的弗洛伊德思想有一定的关系。对于精神分析学说。鲁迅经历了一个从接受影响到分析批判到借鉴运用的过程。他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在分析批判弗洛伊德学说的“偏见”的同时,并不是简单地抛弃这个学说,而是实事求是地吸收、借鉴了精神分析学说中的科学合理的成分,运用到自己的文艺评论、小说和杂文创作中,用它来深刻地揭示社会问题。我坚信作家也好,文人也罢,他的文字必然与他的生活经历有关,与他所受的教育有关,与他的精神和思想谱系有关。
也是在二二年这一年鲁迅的小说《兔和猫》《鸭的喜剧》《社戏》以及历史小说《不周天》,这一年鲁迅的第一本小说集《呐喊》编辑完成。
《社戏》这部小说我的印象很深,也是曾经入选过教材的一篇小说,我一直认为这篇小说更像是一幅描写江南水乡民风乡情的水墨画卷。从简单的文字理解上可以把《社戏》看成作者对童年美好往事的温馨回忆,其实还是蕴含了理想中的农村生活来批判现实中的农村,这是作者的主要目的所在。文中的各个人物都是无比善良、淳朴,这一点在少年们和六一公公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其实,这是一篇很理想化的小说,或许它其中有鲁迅童年生活的影子,但是总的感觉是一个第一人称虚构的童年往事的美好故事。
《社戏》景物描写极具特色。作者采用写意笔法,从色彩、气味和声响等方面,描绘了月夜行船、船头看戏、午夜归航这几个画面,情景交融,充满水乡特色。色彩如豆麦的“碧绿”,远山的“淡黑”,月光的“皎洁”,渔火、灯光的“红”,航船的“白”;气味如豆麦和水草的“清香”;声响如船行的“潺潺”声,孩子们的笑声,横笛的“宛转,悠扬”,诸方面写得简洁干净,生动传神。作者还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如表现船行之快,用远山来陪衬,“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直接描写船,“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化静为动,增强了景物描写的效果。月夜行船,船头看戏,夜半归航这几个画面,情景交融,充满江南水乡的灵秀,成为使这篇文章具有永久魅力的因素之一。
而且透过这篇小说也能看得出来,在写这篇小说的时候,鲁迅的心境一定不坏。
2010年4月5日星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