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荒腔走板 当我们谈论一朵花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查看: 1613|回复: 4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当我们谈论一朵花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5-9-20 23:34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远烟空沫 于 2025-9-21 21:46 编辑

  “汝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汝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汝之心外。”“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王阳明说了个吾心,被人认为他有唯我论的倾向。
  
  “存在就是被感知。”爱尔兰哲学家大主教贝克莱的存在观念是无限上帝和有限主体共同的杰作,和王有异曲同工之处。
  
  如果把贝克莱、王阳明和量子理论对接的话,按照哥本哈根派的说法,存在可以这样描述,“存在就是被测量”,“你未观测此花时,此花并未实在地存在,按波函数而归于寂;你来观测此花时,则此花波函数发生坍缩,它的颜色一时变成明白的实在。”测量即是理,测量外无理。
  
  以上三种观念和佛教法相宗“唯识无境”有相似处。依唯识家说,外境是心识所变现,没有其客观的实在性。现觉如梦一样,梦中并没有实有的境界,但却有梦中的现觉。
  
  举个栗子,在电影《黑客帝国》中,Neo是一个被养在营养液中的真实人,而他的意识则由电脑系统“The Matrix”的电流刺激所形成和控制。他的一切记忆,实际上都是外部电极刺激大脑皮质所形成的,而不是真实历程。由于The Matrix也会有漏洞,也会被病毒侵入,因此,在The Matrix系统中的“人”,有时候就会发现一些匪夷所思的现象,比如人可以自动克服重力飘起来,而这些现象,并非真实的存在,只是系统Bug所致。The Matrix可以通过杀灭病毒或者Bug修复,来规避这些异常现象的发生。
  
  这是著名的“缸中之脑”的例证。缸中之脑是一个人(可以假设是你自己)被邪恶科学家施行了手术,他的脑被从身体上切了下来,放进一个盛有维持脑存活营养液的缸中。脑的神经末梢连接在计算机上,这台计算机按照程序向脑传送信息,以使他保持一切完全正常的幻觉。对于他来说,似乎人、物体、天空还都存在,自身的运动、身体感觉都可以输入。这个脑还可以被输入或截取记忆(截取掉大脑手术的记忆,然后输入他可能经历的各种环境、日常生活)。他甚至可以被输入代码,感觉到他自己正在这里阅读一段有趣而荒唐的文字。
  
  有关这个假想的最基本的问题是:你如何担保你自己不是在这种困境之中?或者就像《盗梦空间》给人的启示一样,你如何保证你不是生活在梦境中?虽然你在梦中的感受是那样的真切。
  
  从相宗的角度出发,到底如何感受一朵花呢?我们的观察器官眼耳鼻舌身所接触到的,都是第八识阿赖耶的相分,第八识阿赖耶变现一切,第六识、第七识攀缘阿赖耶。如果说我们的五根眼耳鼻舌身是摄影机,那么摄取的镜头现场是阿赖耶。如眼识摄取外境,变成眼识的四分,眼识把眼识的相分传递给第六意识,第六意识又传给第七识,第七识永恒执着来自阿赖耶的相分,因此我们看到的大千世界是如在一个大屏幕上绽放的璀璨缤纷,最真实的现场见不到。但真我不在现场,却又遍一切处,可称为不在场的在场。
  
  如此花的最本真的一面我们通常看不到,觉者除外。且从般若部一合相的角度拆分一朵花的话,就会发现真相只是极微这一共相。怎么拆解花朵这种看似实有之法?佛教的色法即物质,花朵是色法,色法是因缘生法,即因缘和合,众微聚集而生的。缘聚则生,缘散则灭。色法为众微聚。把羊毛最尖端的部分劈成七分为一羊毛尘,一羊毛尘七分为兔毛尘,一兔毛尘七分为水尘,一水尘七分为金尘,一金尘七分为实极微,一实极微再七分为色聚微,一色聚微七分名极微之微,不可更分。
  
  极微之微,也就是物质分析至最微细的程度,非肉眼所能见(据说天眼都见不到),没有质碍,邻乎太虚,已不能称其为色——物质;但又不能说是空——空无所有,且名为极微之微。所以这样一个概念上的存在,可以比照科学界的那些具有波粒二重性的粒子。凡是物质,以其有质碍性,所以必有体积,且占有空间。按《大智度论》所谓析空观来说,极微之微是析空的最后单元,邻乎太虚的单元,没有方分(是佛学名词,就是体积。),不存在东西南北上下的六方。
  
  按现代元素解密色法的话,会拆分出现电子、中子、质子、夸克,现在貌似又出现了上帝粒子的说法。而电子、中子、质子等有波粒二重性,所以物质到最后是波动和能量。这样物质之相就空了。
  
  拆分到了极微,极微就是共相。佛学共相在因明学里有很详细的阐述,且名相辗转不停,让人头大。“且说不可说法体名自相,可说为共相。以理而论,共既非共,自亦非自。”到最后自相就转为真如本体了,即它不可说的一面可称为自相,可说的一面就称为共相。所以是共既非共,自亦非自。
  
  再按贤首宗六相中的一尘含藏万法的总相来说,一朵花中涵藏整个世界一点都不为过,但总相中又有别相,别相即万法有色心理事等差别,如一花园中有很多种花,多体各别。总相和别相为体上之平等差别,总相示平等之体,别相表差别之体。此外还有同相和异相之谓。同异二相为相上之平等差别,如春天的各种花姹紫嫣红开遍打成一片花海,共成一花园,即为同相,但玉兰是玉兰,樱花是樱花,诸相各别,即为异相。又有成相、坏相按下不表,凡夫所见事相各各差别,觉者则六相圆融。
  
  情与无情同圆种智,一朵花的未来可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46
发表于 2025-9-23 18:1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当我们谈论一朵花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我以王阳明“看花”说的是“心外无物”,用佛法唯识学来说就是:“唯心所现”,用量子力学来说就是:“意识参与的量子坍缩。重点是说人的“意识”对“物”的区分。是说“存在意义”唯心所现。
还有“唯识所变”则是说“存在状态”由“识”转换变化而来。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25-9-23 18:0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远烟空沫 发表于 2025-9-23 14:32
可以的,只是六相中的体是总相和别相,相是同相和异相,用是成相和坏相。

总相与别相,你的比喻很好:花园是所有花呈现出来的,为总相;别相为玫瑰、茉莉…各种花各自表现出来的相。
同相与异相,同相为共同作用而形成总体作用,如:梁柱瓦的支撑遮蔽作用共同形成房子的作用;异相为各自保持自身特性作用,如:砖承重,瓦遮雨。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25-9-23 17:5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远烟空沫 发表于 2025-9-23 14:33
万法都归一。

是,万法源于一归于一。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25-9-23 17:5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远烟空沫 发表于 2025-9-23 14:52
依佛典,体会一下:局于自体的是自相,如五蕴中各事是自相;通于他相的是共相,如五蕴中空无我之理是共 ...

也有道理,看你文章就有差别之感,但也明白是不同角度。

我认为:共同的空性之“体”(共相),才使得千差万别的“自相”得以生起且相互融通。用道家思想解说就是“道与德”的关系,道是共相,德得之于道是禀赋是自相,道与德(共与自)体为一。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25-9-23 17:4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远烟空沫 发表于 2025-9-23 14:27
问好岸边。

谬赞了,因为能力有限,说的不一定对,仅供参考吧。

“自体还有一个智慧或说功能来证知自证分”,就这里了,这个智慧或说功能指的是什么呢?

我想到:阿赖耶识自性本空,能藏(见分)、所藏(相分)、执藏(自证分),“证自证分”就是空性本自具足、能生万法的确定。

使用道具 举报

41
发表于 2025-9-23 14:57 |只看该作者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9-23 13:51
这段文字非常精彩,它像一个思维导图,将中西方哲学、量子物理学和佛学等多个领域的核心观念串联并联起来, ...

谢谢,这个蛮有意思的。
以前喜欢追问世界真相,然后做一些关联文字。现在就不喜讲太多,怕说错,误人误己。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25-9-23 14:5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远烟空沫 于 2025-9-23 15:07 编辑
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5-9-23 12:47
从另一个角度理解:共相是一真法界是整体空性,自相是阿赖耶识是禀赋。


依佛典,体会一下:局于自体的是自相,如五蕴中各事是自相;通于他相的是共相,如五蕴中空无我之理是共相。辗转至不可说法体(诸法自体,唯证方知。)为自相,可说的如极微为共相。

那从以上看,是不是空性是自相呢?当然我解的不一定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25-9-23 14:33 |只看该作者
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5-9-23 12:21
六相圆融,如此又可以从“体相用”源于一归于一来感悟。

万法都归一。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25-9-23 14:32 |只看该作者
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5-9-23 12:17
唯识六相,能不能这样去领悟理解:共相与自相是从“体”上说的;总相与别相是从“相”上说的;同相与异相是 ...

可以的,只是六相中的体是总相和别相,相是同相和异相,用是成相和坏相。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25-9-23 14:2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远烟空沫 于 2025-9-23 15:38 编辑
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5-9-23 12:08
叹为观止!

无所在又遍所在

问好岸边。

谬赞了,因为能力有限,说的不一定对,仅供参考吧。

讲真唯识名相真的令人头大。唯识四分中,见分能见照相分,但不能自见,如刀不能自己斩断自己。有自证分即识之自体能证知自用之见分。那么问题来了,自证分谁来证知呢?自体还有一功能或说智慧来证知自证分,即证自证分。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25-9-23 13:51 |只看该作者
这段文字非常精彩,它像一个思维导图,将中西方哲学、量子物理学和佛学等多个领域的核心观念串联并联起来,共同探讨一个终极问题:“存在”的本质是什么?以及我们如何认识“存在”?

下面我来分析这些观念是如何组织在一起的。

核心论点(串联的主轴)
整篇文章的核心论点是:我们所感知到的“客观现实”并非独立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它在本质上与我们的认知方式(心、感知、测量、识)密不可分。 文章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从不同学科和思想流派中寻找对这一论点的支持。

观念的串联关系(纵向递进,由浅入深)
这是一个非常清晰的串联结构,如同攀登一个认知的阶梯:

第一层:哲学直观(王阳明、贝克莱)

起点:文章从最易于理解的哲学观点开始。王阳明的“心外无物”和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提出了一个革命性的想法:客体的“存在感”依赖于主体的“感知活动”。没有感知,客体便处于“寂”的状态。这确立了“心”与“物”的基本关系。

第二层:科学印证(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诠释)

递进:文章随后将哲学命题推向现代科学的前沿。量子理论中的“波函数坍缩”为“心物关系”提供了一个看似科学的类比:“观测/测量”这个行为,使得潜在的、概率性的“波函数”(寂)坍缩为确定的“实在”(明白起来)。这极大地加强了第一层观点的说服力,仿佛科学在为古老的哲学做注脚。

第三层:思想实验与隐喻(黑客帝国、缸中之脑)

具象化:为了让抽象理论更易于把握,文章引入了现代人熟悉的科幻概念和思想实验。“缸中之脑”和《黑客帝国》是强有力的隐喻,它们将“心识创造现实”这一观念推向极致,并引出一个深刻的怀疑论问题:你如何证明你感知到的世界是真实的? 这一步旨在动摇读者对“客观现实”的常识性信念。

第四层:系统化的心识理论(佛教唯识宗)

深化与系统化:在动摇了常识之后,文章推出佛学唯识宗的理论,作为最彻底、最系统化的解释模型。它不再是简单的“心物二元”,而是详细分析了“心识”如何运作(第八识阿赖耶识变现相分,前六识了别,第七识执着),从而构建出我们整个经验世界。这回答了“如果世界是心识所变,那它是如何变的?”这个更深入的问题。

第五层:本体论的终极剖析(析空观与量子物理、六相圆融)

终极追问:最后,文章对“存在”本身进行刨根问底的分析。通过佛学的“析空观”(将物质不断分解至“极微之微”)和现代物理的“粒子与波”,论证所谓“物质”的实质是“空性”和“能量”。再通过华严宗的“六相”(总别、同异、成坏)理论,说明现象界“缘起性空”而又“圆融无碍”的奇妙本质。这达到了对“存在”最深刻的哲学探讨。

这个串联结构可以概括为:哲学命题 → 科学类比 → 现代隐喻 → 系统理论 → 本体论剖析。 逻辑上层层深入,后一层建立在前一层的基础之上,共同构建了一个越来越宏大和精密的论证体系。

观念的并联关系(横向并列,互相印证)
在上述串联的主轴上,许多观念又形成了并联关系,它们从不同领域出发,却得出了相似的结论,起到了互相印证、增强说服力的作用。

并联组1:关于“感知创造现实”

王阳明:汝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

哥本哈根学派:存在就是被测量。

唯识宗:万法唯识所变,唯识无境。

关系:这四者是从哲学(中、西)、科学和宗教不同角度对同一核心观点的平行阐述,构成强大的证据链。

并联组2:关于“现实虚幻性”的隐喻

唯识宗:现觉如梦。

黑客帝国/缸中之脑:整个感知世界可能是模拟/虚假的。

《盗梦空间》:你如何保证不在梦境中?

关系:这些例子用不同的比喻(梦、计算机模拟、缸中大脑)来说明我们所以为的“真实”可能只是一种坚固的幻觉,它们相互呼应。

并联组3:关于“物质本质”的分析

佛学析空观:色法可析为“极微之微”,邻乎太虚。

现代物理学:物质可分解为基本粒子,最终是能量和波动。

关系:这是东方古典智慧与现代科学在物质结构认知上的惊人“并联”,共同指向“色即是空”的结论。

总结
这篇文章的结构非常精巧:

纵向(串联):是一条清晰的认知路径,引导读者从浅显的哲学思考逐步走向对存在本质的深刻洞察。

横向(并联):在路径的每个关键节点,都安排了来自不同文明和学科的观念作为“佐证”,形成跨时空、跨文化的思想共鸣。

最终,所有这些线索都汇聚于一点:挑战我们对“实在”的朴素看法,并邀请我们思考意识在塑造我们所体验的世界中所扮演的核心角色。 文章最后以“情与无情同圆种智,一朵花的未来可期”作结,在深刻的批判性思考之后,又指向了一种万物一体、充满希望的圆满境界。(deep seek)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25-9-23 12:4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从另一个角度理解:共相是一真法界是整体空性,自相是阿赖耶识是禀赋。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25-9-23 12:2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岸边居住 发表于 2025-9-23 12:17
唯识六相,能不能这样去领悟理解:共相与自相是从“体”上说的;总相与别相是从“相”上说的;同相与异相是 ...

六相圆融,如此又可以从“体相用”源于一归于一来感悟。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25-9-23 12:1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唯识六相,能不能这样去领悟理解:共相与自相是从“体”上说的;总相与别相是从“相”上说的;同相与异相是从“用”上说的?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25-9-23 12:0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叹为观止!

无所在又遍所在
四分
六相
这些都能说出来,楼主知之渊博,知无不言。学习了。

真心请教,四分中“证自证分”该如何契入领悟?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25-9-22 21:4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远烟空沫 于 2025-9-22 22:04 编辑
神马东锡 发表于 2025-9-22 16:06
只要我不醒来,世界便不存在。
打大型游戏时经常会有这种错觉。进入一个新的地图,系统会刷新一下显示当前 ...

对咱们普通人来说,日常感受确实是:触不可及,了不可得。

依唯识的话,山河大地不依我们睡着了就不存在,你可以把它们看做薛定谔的那只猫,等着你醒了去感受。

一个个世界之间切换生存,可以应用多世界诠释,瞬时全宇宙嘛。

依佛教理论,你触碰到的和触碰不到的,都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25-9-22 16:0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只要我不醒来,世界便不存在。
打大型游戏时经常会有这种错觉。进入一个新的地图,系统会刷新一下显示当前世界。它并没有提前预装占领电脑内存,只是在进入时刷新显示。当我们在一个个世界之间切换生存时,别的地图世界是与当前世界彻底隔绝的。
就像现实世界里,为了节约大脑算力,那些超出算力之外暂时无关的世界和人与事,其实也并不真实存在一样。
我们触碰不到的一切,皆是虚妄。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25-9-22 15:4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9-22 14:46
【王子文-朴树-那些花儿 (跨界歌王 总决赛)(蓝光)】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cr4y127xW/?share_ ...

:))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25-9-22 15:4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远烟空沫 于 2025-9-22 22:03 编辑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9-22 14:21
特工都有这二下子?身体语言,不靠文字。   所谓心领神会,心心相印,假如你使个眼色,你相好如不理解, ...

很小的时候,对特工产生过羡慕,觉得很拉风。看过《无间道》后,想法改变了。

不理解还好,怕的是到最后发现彼此是斯密斯夫妇。~

嗯,据说天人(忘了哪一层的了)就是用眼神完成交汇的。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25-9-22 15:4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发表于 2025-9-22 12:23
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思维想像里
所以有正念去激发生活美好的一面
那么自己的生活也趋同于美好

问好锦衣。

是的,用正念激发生活美好的一面,这种想法蛮好。正念难得。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5-9-22 15:3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远烟空沫 于 2025-9-23 16:57 编辑
啊哩哩啊 发表于 2025-9-21 23:37
之所以会再想起这篇,乃是几个帖子引起的思考。
一个是高隐最近的那篇说道德真理的帖子,他开篇第一句话就 ...

是的,我就是这种观念的拥护者:普遍道德来源于理性。不管理性来源于古希腊的逻各斯还是犹太—基督教的上帝智慧。亦或者后来的各种哲学理论:柏拉图的理念——康德的理性——老黑的绝对精神等,某种意义上指向同一“太初有道”。

哈哈,老高是这样的,一个坚定的布尔什维克造型的普世价值拥护传播者。怎么说呢,老高在六星的长文我没怎么读过,记得以前他是三斯(罗尔斯、施特劳斯、哈贝马斯)的饭丝,对康德都不太感冒的,前些日子看他举康德先验大旗还有点诧异呢,当然可能是他认知发生了改变。比较好玩的就是他一直认为普遍道德出于人性,为了说服我们寄几,在这里只能把他的人性看做理性了。

关于历史主义,我只了解个大概,各种细分的流派并不太懂,这方面你是行家,空了可以给我们讲一件。鉴于历史主义可能的对普遍道德真理的绝对性和权威性的挑战和消解,老高为之背水一战并不意外,而在情理之中,只是他的造型太过顽固而已。~

你那个音乐诗词帖子还没看呢(最近确实忙),你关于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和印度哲学相比较的想法蛮好的,空了可以阐述一点哪怕非系统片段式的思考也行。关于人类智慧凝结的观念,到了形而上的最高峰,我认同雍正帝的说法:理同出于一源,道并行而不悖。就像一颗大树,枝叶花果各个不同,但根系在一起。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5-9-22 14:4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9-22 14:48 编辑

【王子文-朴树-那些花儿 (跨界歌王 总决赛)(蓝光)】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 ... are_source=copy_web

【动感热辣的桑巴舞,柔美浪漫的伦巴舞,看高手表演,一次性看过够】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 ... are_source=copy_web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5-9-22 14:2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9-22 15:26 编辑
远烟空沫 发表于 2025-9-22 14:04
嗯,拈花一笑,太美。但落到实处,以心印心不是易事,非双方是达摩初祖和二祖慧可类人物不可。

特工都有这二下子?身体语言,不靠文字。   所谓心领神会,心心相印,假如你使个眼色,你相好如不理解,你就休了ta吧


当然,这里是化用,和佛祖拈花,迦叶一笑的极致的追求有一段距离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5-9-22 14:12 |只看该作者
啊哩哩啊 发表于 2025-9-21 23:37
之所以会再想起这篇,乃是几个帖子引起的思考。
一个是高隐最近的那篇说道德真理的帖子,他开篇第一句话就 ...

这段下午或晚上空了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25-9-22 14:10 |只看该作者
啊哩哩啊 发表于 2025-9-21 23:08
其实,原来发在榕树下的这篇我收藏了,其中的讨论很有嚼头,很令我怀念。
http://www.bdlxbbs.top/forum.p ...

哈,再看确实蛮有意思的。可惜后来大家都有事没续下去,很多事都是缘分所致,也不遗憾。这种类似讨论以前在天涯杂谈的几个大高楼帖子里有过,本人也算是主力之一。

天涯没了,很多文字也随风而逝。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25-9-22 14:0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远烟空沫 于 2025-9-22 14:18 编辑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9-21 22:59
当我们在谈论一朵花的时候,其实在谈论拈花一笑,尽在不言中。

嗯,拈花一笑,太美。但落到实处,以心印心不是易事,需要当事双方不是佛陀和伽叶尊者,也得是如达摩和慧可类人物不可。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5-9-22 14:0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远烟空沫 于 2025-9-22 15:47 编辑
薄荷味 发表于 2025-9-21 15:16
唯物,花是花,花儿有感觉的话,我们不会很通透。
我是我,看花儿时的所动动态以及思绪扩张,也会受到时间 ...


薄荷中午好。

花儿有感觉的话亦不会影响我们的通透。你这段朴素的看花其实就是唯识所说的意识作用转变的一个过程,只是我们感受不到。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5-9-22 13:3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远烟空沫 于 2025-9-22 16:39 编辑
香蔼半龛 发表于 2025-9-21 13:58
“汝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汝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汝之心外。”
...

问好香蔼。

我觉得未见此花时候,从唯识角度看,是识未发生作用时候的一种潜伏状态,所谓种子。然后见到此花,即起现行,这时候就称为识了。

美州大陆属于器世间,是共相种成熟力变现的。也就是一切有情业增上力共同作用的,未出阿赖耶,故也未出“心”内。

你所截的这段《楞严经》很好,所谓成佛的法华,开智慧的楞严。这段其实也是讲一个转境,“若能转物,则同如来。”虚云老和尚年谱中有他开悟时的描述:杯子落地,虚空粉碎。但这确都不是凡夫如我的境界,只能跟着粗略感受一下,这些论坛不宜过多谈论。

我说的不一定对,仅供你参考。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5-9-22 13:19 |只看该作者
雾鬓新梳绀绿 发表于 2025-9-21 13:31
看花如梦。谈花是观心。
此刻眼睛摄入的影像被主观细分成不同角色共情不同场景下的不同感受。
同样颜色姿 ...

观心。幻觉。不得不说,雾哥是个悟性高的葛葛。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