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续第四章故事) 洛水城年较之期迫近,流风堂内却气氛压抑,不复往日练功的呼喝之声。 堂中,大师兄石刚面沉如水,手中长剑拄地,胸脯兀自起伏。他对面,师姐苏婉俏脸含霜,纤指紧捏着一枚玉簪,指尖发白。几位师弟师妹噤若寒蝉,不敢出声。 林枫归来所见,正是这番景象。 “怎么了?”林枫低声询问一旁的三师弟。 三师弟苦笑:“还能怎的?刚师兄和婉师姐又练崩了。刚师兄嫌婉师姐的‘流云手’绵软无力,延误战机;婉师姐怨刚师兄的‘破岳剑’一味猛攻,不留后路…这新练的‘刚柔并济’剑阵,生生使成了‘刚柔互克’…” 林枫心中一凛。他目光扫过场中,立刻明了症结所在。 石刚师兄剑路刚猛,内力充沛,善打攻坚硬仗,如同一手主打长套的强牌。 苏婉师姐身法轻灵,善于牵制与寻觅破绽,恰似一手支持性强的均型牌。 二人本可互补,但此刻,他们却都在强迫对方接受自己的节奏! ——这像极了牌桌上的失配强叫!无视同伴的特质,强行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叫牌,结果只能是双双陨落。 林枫深吸一口气,走上前去。他先对石刚拱手:“师兄,请借一步说话。” 他将石刚引至院中那日他看到的两溪交汇之处,道:“师兄,你看这急流。若我强要它立刻变得平缓,可能吗?” 石刚皱眉:“自然不能,水性如此。” “那若我以此急流,强行去冲刷一株柔弱水草,又会如何?” “水草自是立毁。” “不错。”林枫点头,“力不可强用,势不可逆施。 师兄之力如这急流,当用于冲击山石、开辟道路,而非与婉师姐的柔劲内耗。有时,最强的进攻,是允许同伴用最适合她的方式为你策应。” 石刚望着溪水,若有所思。 林枫又转向苏婉,将她引至一旁:“师姐,请看。” 他拾起一片落叶,置于平缓的溪面,落叶随波逐流。“师姐之柔,如这流水,善载万物,能渗透万物无法到达之处。但若水流始终沉默,舟楫如何知该去向何方?” 苏婉一怔。 林枫继续道:“无声之援,如同未援。 师姐的每一次策应,都需让师兄清晰感知到你的‘意’在何处。否则,他的猛攻便如盲人挥剑,非但伤敌,可能还会伤及己身。” 一番话,说得二人默然不语。脸上的戾气渐消,取而代之的是一丝反思。 然而,年较之日已至。 团战擂台上,流风堂的对手正是老冤家——稳岳塾。对方似乎早已窥破流风堂的内讧,一上来便弃了石刚这最强点不顾,二人合力,直取苏婉! 战术奏效了!苏婉顿时压力陡增,险象环生。她身形急闪,勉力支撑,却无法将危机的信号有效传递给正被对手一人巧妙缠住的石刚。 石刚也察觉到侧翼吃紧,但他被对手绵密的守势拖住,完全无法判断苏婉的具体处境:她是需要自己立刻回援?还是只需再支撑片刻?他心急如焚,却不敢贸然脱离战团,生怕判断失误,导致全线崩溃。 ——这正是防守中因信号不明而导致的崩溃!同伴身处危局,你却无法读懂她传递的信息,只能被动地看着局势恶化。 台下,林枫拳头紧握。他瞬间明白了老者所说的“无相之意”何其重要! 千钧一发之际,苏婉银牙一咬。她不再试图用语言呼喊,那只会扰乱石刚心神。她使出一式“流云回首”,剑尖在空中极快地颤出三朵剑花,随即身形向一个特定方位滑去。 这是一个极其冒险的举动,近乎将后背卖给了对手! 但这也是一个清晰无比的信号! 一直紧盯着战局的林枫,几乎在心中喊了出来:“三花示警,方位求援!” 擂台上的石刚,与林枫同时读懂了! 那不是慌乱,那是同伴在用最决绝的方式告诉他:“我在此处,需要你即刻来此!” “吼!”石刚发出一声惊天怒吼,体内内力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爆发,不再理会眼前对手的纠缠,身随剑走,人剑合一,如一道霹雳直射苏婉示警的方位! 时间拿捏得妙到毫巅! 他堪堪赶到,长剑一横,“铛”地一声巨响,恰好格挡住了攻向苏婉后背的致命一击! 巨大的反震之力让双方各自退开。战局瞬间扭转。 石刚与苏婉背靠而立,气息微喘。二人未曾对视,却仿佛能感受到对方心跳的节奏。 “刚柔并济”剑阵,于此危亡之际,终告初成! 虽最终未能击败稳岳塾,但流风堂顽强地守住了平局。 赛后,林枫于弈心斋静坐。 青衫老者悄然出现,并未多言,只留下两枚铜牌。 一枚上刻「势」——知刚柔之性,明取舍之道,不逆势强求。 一枚上刻「意」——辨无声之言,通无相之心,协作无间。 林枫手握铜牌,心中澄明。他知道,自己学到的,远不止于桥牌或武学。 【五六章心法】 “知「势」辨「意」” 刚不可久,柔不可守。 知同伴之性,明联手之势,乃合作之基。 然,若心意不通,再佳的配合亦是虚设。 需于电光石火间, 辨其未言之语,懂其无声之请。 至高之协,存乎「势」「意」之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