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鲁子 发表于 2025-6-19 10:30
对话过多,铺垫太少,背景模糊——
这是我的大致感觉。
各花入各眼,允许秦老师有这种印象,也允许我按自己的方式写作哈。
这篇是第三版,我把第一版第二版的开篇,从中间切入,穿插回忆再往后写结局的手法。把原来压缩的几句话带过去的,杨华和穆惠英的恩怨起源做了扩写。这个扩写也就是这一版本来是要写剧本的,所以对话就对些。至于背景,这是年代感情戏,时间跨越几十年,类似于红楼梦里的时间,必须有些地方模糊模棱两可的。比如这里用了现在的时间和几十年前做了对比安排,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文哥后恢复高考的时间,但是网上有77年和79年两种答案,77年把人物写老了和后面的事件时间衔接不够,79年又怕较真的人说是错误的。这样不具体写时间是给后文留空间。
至于铺垫,我们还不是名家名人,尤其是在写小说时,最大的忌讳就是开篇铺垫过多,比如大篇幅描写景物描写背景等,试问一下那些名家的中长篇,要不然冲着他们的名气谁会细细看。所以,为了能迅速抓住读者的眼球让人有读下去的动力,我一般会不做过多铺垫,而且留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