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剿灭官兵后的第三日,老梁独自去后山打猎。追着一头麂子来到深潭边,忽见瀑布后似有微光闪动。他一个猛子扎进寒潭,游过水帘,竟发现个丈许见方的石洞。
洞壁湿滑,刻着四个斑驳大字:"刚柔并济"。那笔锋如刀削斧劈,却又带着行云流水般的韵律。老梁摸着石刻发呆,靴子突然踢到个铁箱。
箱中整整齐齐码着十二卷竹简。老梁就着洞口天光展开第一卷,只见开头写道:"余纵横江湖三十载,方悟至刚易折之理..."
"梁叔!"苏婉的声音从潭边传来,"您摸鱼摸到龙宫去了?"
老梁慌忙合上竹简,却见最后一页飘落张绢帕,上面绣着幅古怪的经络图。
九
"胡闹!"老梁把竹简拍在石桌上,震得茶盏乱跳,"武功讲究的就是个气势,哪有什么以柔克刚!"
清晨的练武场上,女眷们面面相觑。老梁非要她们改练什么"开山掌",可这些姑娘们纤细的手腕,连石锁都举不起来。
苏婉揉着红肿的手腕:"梁叔,我们有自己的..."
"有什么有!"老梁抓起九环刀,"看好了!"他一个力劈华山,刀风呼啸而过,却见苏婉突然侧身,衣袖轻拂间,那把大刀竟歪了三寸,重重砍进地里。
老梁瞪大眼睛。苏婉刚才那下,分明和绢帕上的经络图如出一辙!
十
半夜,老梁被急促的敲门声惊醒。开门见孙婆婆提着药箱,脸色阴沉:"苏丫头发热了,都是你白日里硬要她举石锁!"
草屋里,苏婉双颊绯红,右臂肿得发亮。老梁慌了神,却见孙婆婆取出三寸长的金针,往她臂上几处穴位轻轻刺入。
奇异的是,那针法走势竟与洞中绢帕分毫不差!老梁忍不住问:"婆婆这手法..."
"老身年轻时在峨眉学过几年。"孙婆婆头也不抬,"某些莽夫再折腾人,老身就用这针法给他舒筋活血!"
老梁缩了缩脖子,忽然瞥见苏婉枕边放着本手抄册子,封皮上写着《水月剑谱》。
十一
次日清晨,老梁破天荒没去练武,而是蹲在灶间帮赵寡妇烧火。等苏婉能下床了,他红着脸递上个小木匣。
"这是..."苏婉打开匣子,里面是把精致的短剑,剑柄缠着红线。
"我照着洞里的图改的。"老梁挠头,"想着你们女子力气小,所以..."
苏婉突然抽出短剑舞了个剑花。那剑身柔韧似柳,在空中划出流水般的弧线。她眼睛亮了起来:"梁叔,我也有东西给您看。"
练武场上,女眷们列阵而立。随着苏婉笛声响起,她们手中的绸带如活物般飞舞,竟在空中织成张无形大网。老梁试着用木刀劈砍,却被柔力反弹回来。
"这是..."
"水云阵。"苏婉微笑,"结合了您洞中发现的心法。"
十二
老梁带着苏婉重探水帘洞。在洞窟最深处,他们发现面光滑如镜的石壁,上面用朱砂画着繁复的人形图谱。
"这是..."苏婉指尖轻触石壁,"需要两人同练的合击之术!"
老梁看着图谱中刚猛与柔韧交织的招式,突然福至心灵:"我明白了!'刚柔并济'不是要人弃刚取柔,而是..."
"而是让金刚手段与菩萨心肠共存。"苏婉接话,手已按在图谱起手式上。
老梁大笑,摆出对应姿势。两人掌风相触的刹那,洞中突然回荡起清越的剑鸣声。石壁上的朱砂图谱竟开始流动,化作一道红光没入他们眉心。
十三
秋分这天,五百官兵压境。为首的正是当年屠戮扈家庄的栾廷玉。
老梁站在山寨门前,九环刀上的红绸猎猎作响。他身后,女眷们白衫飘飘,宛如一片流云。
"梁山余孽!"栾廷玉狞笑,"今日定要..."
话音未落,老梁突然挥刀劈向潭水。惊人的是,刀气竟卷起一道水龙!与此同时,苏婉笛声骤起,女眷们的绸带凌空飞舞,将漫天水珠化作无数利箭。
栾廷玉慌忙举盾,却被一滴水珠穿透铁甲。他惊恐地发现,这些"柔弱"的水滴里,竟蕴含着老梁的刚猛内力!
"撤!快撤!"官兵们丢盔弃甲。老梁收刀而立,看着苏婉被女眷们簇拥着,忽然觉得眼角发涩。
十四
除夕夜,山寨张灯结彩。孙婆婆给每个人都缝了新衣,连老梁的九环刀都套了绣花刀套。
"梁叔,写春联了。"苏婉研好墨,把毛笔塞进老梁手中。
老梁盯着红纸看了半晌,突然写下"刚柔并济"四个大字。苏婉会意,在旁添上"水月同天"。
门外,赵寡妇和柳娘子正往灯笼上贴剪纸。剪的是个络腮大汉被群女子围着绣花的滑稽场景。老梁佯怒去追,却听山顶传来钟声——那是他们新建的瞭望塔在报平安。
风雪中,"梁家寨"的牌匾静静悬挂。只是如今那木牌背面,还刻着四个娟秀的小字:水月洞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