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那么一定要注意规避:低档次的宠爱与自由。如果是50年前,家长无需考虑这个问题,因为那个时候天是蓝的,水是清的,食物可能匮乏但起码是绿色健康的。人虽然学识不高,但内心多是淳朴的。可是现在很多东西都变了,以前不需要考虑的问题,现在必须去考虑。有那几方面呢?
一、隔辈无原则的宠爱:
我一直怀疑过度隔辈疼的原因。我觉得未必是老人多宠爱孩子,而是在孩子的教育中在宣誓自己的主权。如果老人有权有势,倒是会好很多。可是很多自身混得不好的老人,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教孩子践踏规律,简单讲就是在他那里做什么都可以。所以呢,如果是这样的老人,最好让孩子远离,否则在教育上会处处受制。
二、任性的饮食:
今天的饮食,是需要选择的,不能孩子爱吃就无限量供应。色素、香精、诱食剂、三氯氰胺、植物奶油......,这就是国内孩子吃的零食。尤其是那种几毛钱的零食,比如辣条和低档次饮料之类的,你根本不知道里面含有什么。在今天,越好吃,孩子越爱吃的东西越要警惕。如果家长为了孩子好,最好少让孩子吃零食。否则,别说明天的美好,就是明天有没有都两说。在今天中小学生高血压、糖尿病出现一点都不新鲜。而那些以低档次零食为主食的孩子就更加危险!今天穷人家的孩子,小时候的养育,最需要警惕的就是低档次的摄入。
很多家长可能不觉得这个有多危险,因为孩子吃一次喝一次也不一定有问题。但是累积的后果是极度可怕的!一些家长,尤其是老人,总是希望看到孩子满足的笑脸而放弃管教,这样是搞不了教育的。
三、低档次社交:
小孩子需要社交,需要有自己的世界,但是应该注意伙伴的质量。在孩子五岁以前,这个不存在伙伴质量的问题。但是五岁以后,孩子的教养就会逐渐显露出来,到了孩子七八岁的时候会非常的明显。我不是说孩子不能淘气,而淘气和低素质是有区别的。如果一个孩子,平时除了拿个手机在那里玩就是满嘴脏话,每天看总是吃着不健康的零食,这种社交就是非常不好的。对于小孩子而言,他父母的素质基本能决定他的素质。我并不是说孩子的父母一定要有高学历或者有钱有权,他们可以没学历,可以生活在底层,但是本性要淳朴善良,对孩子有管教不纵容。
今天小孩子的社交问题是最难解决的问题。高档次的孩子在不断的上各种培训班,什么培训班都不上的孩子档次基本不高,很多交友,只能在培训班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