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潜能,在学习上也是。潜能和天赋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相同的是:潜能和天赋一样,对不同的人而言天生有大有小。不同的是:天赋基本是固定的,后期在开发区别也不会太大;而潜能在合理的激发的条件下,可以慢慢增加,形成良性循环。但是如果依靠榨取的方式,潜能会枯竭的。有些家长经常批评孩子的一句话就是:你瞧你,还不如小时候!这就是孩子潜能被榨取枯竭的原因。
因此,我认为想要孩子学习好,要尽量激发潜能,少榨取潜能。可是在现实中,几乎没有人能做到这一点,原因有二:第一是激发潜能未必能马上出效果,即便是出效果,前期也会很慢还不稳定。而榨取潜能可以马上见效果,且效果突出。第二是激发潜能和榨取潜能不是绝对的独立,而是有相容的地方。因此,作为家长所能做的,只能是做好激发潜能和榨取潜能的分配。在做分配之前,我们应该明白什么是激发潜能,什么是榨取潜能?
一、激发潜能:
激发潜能就是通过一些引导与诱因,让孩子把潜能自己发挥出来。所有的激发潜能必须有内驱力的存在,但并不代表有了内驱力就可以激发潜能。我们来说说具体的方案:
1、激发兴趣:
我们小时候,玩拍洋画。数九寒天,哈气成冰,手背冻得皮肤皲裂,照样能在公共厕所的地上玩的乐此不彼。是什么让我们这样呢?就是兴趣。学习也是一样,有人觉得甘之如醴,原因还是兴趣。在学习中,是可以产生兴趣的,只不过在今天能做到这一点的孩子越来越少。原因有二:第一是现在的世界比读书学习精彩的东西太多了,最主要的就是数码网络游戏世界。第二是压榨学习潜能的方式太多了。一个人喜欢吃什么,就一直让他吃,吃饱了还要往下灌,那他很快就不喜欢吃这个东西了。读书学习也是一样,孩子有兴趣也抵不过家长的欲壑难填。
2、树立信仰:
信仰是学习的最佳动力!没有之一。把信仰作为学习动力几乎是有益无害的,且最能够激发潜能。只可惜的是:在今天国内,我就没瞧见谁有那种狂热的信仰,家长没信仰就不可能教孩子有信仰。对于这一点,我觉得指望不上。
3、内啡肽式的任务挑战:
因为努力而成功,因为成功而努力......,以此形成良性循环,是今天所谓有识之士认为成功的充分必要条件。这确实是一个激发潜能的好手段,但是对小孩子而言,难在第一次,他不成功怎么办?靠骗?如果靠骗,当有一天他知道自己活在骗局中,就会一切归零。为什么今天的很多中国孩子接受不了失败?就是这个原因!内啡肽式的任务挑战,最难的就是第一次的成功,不能骗,不能急,一定要孩子自己付出努力,且取得成功。
二、榨取潜能:
榨取潜能就是通过一些强制手段把孩子的潜能逼出来。手段越强制,逼出来的潜能越多,但是潜能被逼出来就会导致内在能量越来越少,只靠榨取潜能,往往最后面临的结果是:破罐破摔。我们来说说具体方案:
1、强行下任务:
这是中国领导的最爱,家长在孩子面前耍威风也是这样。我不管你怎么学习,期末考试就要上80分。低于80分,女子单打;低于70分,男子单打,低于60分,男女混合双打!
2、填鸭式学习:
给孩子压学习任务,校内学完校外学,做完学校作业做校外作业,做完校外作业做家长作业......。
3、大量的反复练习:
大量的反复练习,以勤补拙。说实话大量的反复练习是激发潜能还是压榨潜能的接线很模糊,对于每个人的潜能不同结果也不同,是读书学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但是凡事过犹不及!月满则亏。
4、教培机构的高效提分手段:
一个自身还算努力,但因为学习天赋比较差而导致成绩差的学生。在教培机构名师的指导下,分数快速提升到一个阶段。看似是老师厉害,实际上老师是用了相对功利的办法,让学生略过了深度理解的步骤,简单讲就是应对法。比如一种题型,你不需要深入的理解,只要知道是这种题型,就用我教的步骤一二三四的做下来就是正确答案,也就是所谓的母题法。这样几乎可以把理科变成文科的记忆式学习。这种功利的教育方法在小学教培机构最多,初中少一些,高中基本没有用。因为知识越难,要记忆的东西就越多。这样导致了很多小学生一考试语数英三科都是满分,可是到了初中就快速被打回原形。家长骂孩子,骂孩子有什么用?
激发潜能是好,但是有难度,效果不稳定。作为家长,我们不可能脱离开压榨潜能的学习方法,但是在使用压榨潜能的时候,我们不能因为这个好使就用到底。对于压榨潜能方式在教育中的使用,要能像配置中药药方里面的毒药一样,做好计量控制,制约关系,设置好君臣佐使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