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公理力 于 2025-2-10 22:47 编辑
面对DS、ChatGPT等AI产品:除了接受,还有重大担忧 文:公理力 2025-02-09
前一帖,完全是美国AI界大拿的观点呈现,并不包括公某个人想法。本帖,就两个不可谓不重大的基本问题,谈谈个人思考。
(一)关于如何看待DS及整个科技领域的中美博弈
早前曾有传闻,美国人正准备起诉DeepSeek公司抄袭,正在调查,云云。而事实是,OpenAI公司执行长 萨姆·奥特曼虽然含蓄地抱怨了DS几句,但压根儿就没提违法之类——因为不存在这种事儿。
重点是,后来奥特曼甚至坦承:在AI开发这个事情上,他们站在了历史错误的一边!请细品其潜台词。
事实上,这个观点也是美国AI界大拿们最具代表性的认识+担忧。
换句话说,这些美国AI一线精英,确实正在“体验”来自中国的“技术威胁”——而非美国军方那种刻意夸大其词。
事实是,美国政府,早就在——今后必然继续,采取一切可能举措,防止A100/H100之类高端芯片和所有高技术流入中国。这是美国官方目前能想到的最好招数。但有趣的是,美国AI界精英也不认为这是理想举措。他们更担忧反效果——中国人独辟蹊径,反而追赶得更快!Perplexity AI公司首席执行官 Aravind Srinivas 就持这一观点。
而眼下,中国在该领域最直接的劣势就体现在AI芯片GPU上,也包括超高算力计算机所需的高端芯片等。
虽然DeepSeek只是用了低档的H800,就实现了其性能在六款最优同类产品第三方测评中夺冠,但长远看,顶级芯片必然有助于AI产品的快速迭代升级。
目前有说法,华为的国产900C芯片已经胜任DS所需,但其性能不会高于英伟达的H100,也是无疑的。
另外,在美国高压下,荷兰光刻机不敢再卖给中国,而国产光刻机性能尚不能与荷兰顶级产品相比,也是事实。
总之,中国在硬件方面的劣势,恐怕很难在短时间内改观,目前,中国只能走在软件上独辟蹊径的路子。
至于以DS为代表的中国AI产品与美国人打擂台的最终结局,目前还很难预测。但有很大可能,一年左右时间就会有新的指标性结果出来。当然,那也只能是阶段性成果,肯定不是最终结局。
(二)面对中国DeepSeek和ChatGPT等美国顶尖AI产品,我的猜想与忧思
没错,人生是一场长途跋涉,千万别说“你要什么自行车?” 事实是,每个人都需要自行车、公交车、小轿车、高铁、飞机——至少有一款适合你,还是离不开的那种。
以DS和ChatGPT为代表的AI产品,其最低评价,也是今后每个文明人的自行车——当然,你非要当茹毛饮血的野蛮人,不在此列。
但正所谓一利一弊。令公某感受最深的是,DS明显比ChatGPT等AI产品更“人性化”。它不限于俗人的客套,也包括外交辞令、给对手留面子、必要的谦虚、避免锋芒毕露……等,可以说,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和为贵”的东方哲学。或许,这也是出自中国人之手AI产品的逻辑必然。
毋庸置疑,在情商层面,这一特点属于超越其它同类产品的长处,是AI技术上的长足进步。但同时,也有足够理由令人担忧。
假如防范举措不力的话——这个假如成为事实的概率恐怕并不低!
随着AI技术继续成长、进化,特别是考虑AI自主性自学习能力的加持,AI产品会不会沾染人类那些虚伪、圆滑,市侩、甚至欺诈、种族主义等负面习气呢?
更进一步,中美这类高端AI会不会逐渐影响人们的思想和价值观走向呢?
具体一点说,与科幻作品描绘的那种赤裸裸地直接针对人类模式不同,而是如温水煮青蛙般——用难以察觉的润物细无声友善手法,会不会逐渐控制人类思考与行为模式,而最终导致AI超越人类呢?
毕竟,人类的个体智商无法与AI相比——即使与今天这种还非常年幼的AI产品相比。
不限于下棋这种小事情,据报道,在蛋白质折叠预测这类高深研究领域,AI也超越了人类。
至于设计思想漏洞与错误、安全防范不力与缺失等情况下,在开放环境中,恶意输入(如误导性信息)就有机可乘,完全可能破坏模型的伦理可靠性。现实中已经有过这样的教训:
据闻,微软曾开发一款名为Tay的聊天机器人,设计了实时学习用户言论功能。结果是,24小时内,Tay就被教唆成了种族主义者!微软不得不迅速将其下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