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香蔼半龛 于 2025-1-9 17:21 编辑
早在博客兴起的时候,王朔就炮轰过某浪博客,大意说:你点击量那么大,你也没给作者一分钱,我为什么给你写。这视频现在还在网上。
博客的兴起拉走了论坛不少流量。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个典型——当年明月。神作《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开始是在天涯煮酒版连载,后来出走新浪博客。为啥呢?
“当年明月最早籍籍无名,在天涯煮酒论史写了一个关于明史的贴子,一下子突破了百万点击,回复上万,创了天涯的新纪录。这就是后来著名的网文《明朝那些事儿》。这让煮酒论坛的一批老写手好没颜面。那些天天以大王自居的人竟被一个无名小卒KO,而且新人也没有拜过码头,于是“点击造假”、“书商的工具”这样的帽子就劈头盖脸地扣上来。
当年明月一开始还辩解几句,怎奈坛子里的当权派引导,打手派、帮闲派、见谁咬谁群一起出动,人肉搜索当年明月,甚至集中在论坛里发死尸照片,以威胁当年明月及其粉丝。无奈之下,当年明月撤出天涯,投身新浪博客。此事件影响极坏,可以说是天涯开始没落的标志。天涯论坛的生态问题集中体现了出来。”
这事我当年听说过,但那时不在天涯论坛混,明朝那些事是在新浪博客看的,一笑置之。直到现在,小红书上还有人谈论此事,那楼不是一般得高,都是当年的亲历者。连版主的名字他们还记得,细节记得一清二楚,说得津津有味。所以,谁说老玩家退出网络了呢?其实还在,只不过换地方玩了。
后来博客落幕,公众号兴起。公众号写好了是真能赚钱。可见,想做成事情得搞定利益分配问题。
我有个公众号,名字就不提了。粉丝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现在有七万多人。但越来越不愿意写正式的东西,好久没发原创了,全靠师弟在打理。我也不想靠这个赚钱,一直拒绝开通打赏和广告。有三个领域看似容易,真正弄明白很难。
一是投资,开个户很容易,当韭菜很容易,弄明白里面的门道很难。
二是政治,巴拉巴拉一通容易,真正细致入微地理解其中的利害很难,不被带偏很难。很容易盲人摸象,执着一端。
三是宗教,这个最难。它本质超出了人类认知范围。
我这个号是佛学方面的,比较小众。越来越觉得懂的人不用说,不懂的说了也没用。总有人让我拉群,当老师,我想都没想就拒了。当老师哪有那么容易,自己是金菩萨是泥菩萨还是有点儿数的。遇到有问题的随意回一下算了。一旦有了群,又是一个江湖,处理起来心累。
现在的各种app,小红书、抖音、快手……,它没有版块、版主,没用老资格用户和萌新之分。用户发新帖不会平等地展示在版面上,而是靠算法给用户分配流量……所以即便再实用,再有趣,也没了江湖,没了江湖的恩怨冷暖。
江湖只存在于论坛,虽然这江湖已日薄西山,豪情只剩了一襟晚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