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这首词上阕起笔轻触秋之画卷,秋色与秋景交织间,自有一股苍茫凉意。诗人独立高台,秋风拂面,远眺苍烟缭绕中挺立的古木参天,不自觉地涌上一种暮色高远的秋意来。援引“缑山七月笙鹤”之典,既映照了缑山仙境之美,撩拨起词人心底的游仙遐想,又寓含了世事沧桑、感慨万千的深意。“宇宙一丘土,城郭又千年”,此句巧妙构建了时间与空间的宏大对比,透露出英雄无用武之地、壮志难酬的无奈,乱世之中,唯有喟叹今昔迥异,物是人非。
下阕转而抒发诗人对古人高风亮节的无限敬仰,以一份超脱淡然的心态拥抱人生。效仿古人“一箪食,一瓢饮”的简朴生活,此处以“襟”量风,“片”载月,构思新奇,别具匠心。月下风前,举杯对酌,尽显古人那份浪漫不羁、洒脱自在的情怀。将古人超脱尘世的向往与眼前苍烟乔木的郁郁景象相融,更添一份心旷神怡,思绪随之飘向那白云深处、青嶂之间,长烟落日、碧落银河,古往今来,唯有自然之境,方能让人心灵得以真正释放,长袖善舞,随心所欲。广袤无垠的天际与深邃幽远的空间,激发了诗人的豪情壮志,令其对世俗纷扰淡然处之。“长袖得回旋”,正是自由灵魂的自然流露,姿态豪迈,气度非凡,深刻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深切向往。同时,借仙人之说,巧妙寄托了对现实的不满与对理想世界的追求,体现了“深于用事,精于炼句”的艺术造诣。终章以杜甫《饮中八仙歌》之意境作结,自然流畅,透露出诗人愿效仿李白,成为饮中仙的隐逸之志,隐约间,透露出时局艰难在词人心中投下的淡淡阴影。
全篇以道家传说为引,感慨人世匆匆变迁,转而聚焦夜宴之乐,寄托深远情感,其“流露于不自知”之境,令人回味无穷。末句“谢浮世”,向往成为“饮中仙”之念,悄然揭示了词人内心深处对时政艰难的忧虑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除却开篇实景描绘,余下皆融入幻想,思绪飘远,超脱尘世,流露出词人对世俗的厌倦与对心灵归宿的深切渴望。整篇作品洋溢着归隐的情怀,风格飘逸,令人心旷神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