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金豆豆 于 2024-11-8 22:24 编辑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所引发的争议,就我的初中生水平而言,真的,……想不到。
关于“三”,“师”,“焉”,哪哪都能争?乐不活了,就。也可见我的阅读或教学,皆涉嫌浮皮潦草敷衍而过。以“三人行”的“三”为例,告知宝宝们是数词,数词中的基数词(区别于序数词,“第三”)足矣。
至于宝宝们翻译为“三个人”,还是“几个人”,无妨。简而言之,“确指”或“虚指”都不必区分的。知其然(还是大概也许“然”),无须知其所以然。多省事儿!
看,我得初中语文教学就这么牛掰。“牛掰”,解读为:简单粗暴,不讲道理。研究的事儿交给擅长研究的人,或者等孩子们长大,想起来要研究了再说。
以上是教学,也是初中孩子,连同我的层面。就价值而言读到这层已足够,毕竟我所偏爱的读书境,以及我对孩子们的阅读要求,都是:好读书,不抠字眼儿。
出人意料被争论,认真想想,倒也在情理之中。那么,我也侃几个关于“三”的实例吧。是日常阅读或常规教学所遇到的:
一、序数词,翻译为“第三”的: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庄公十年》之《曹刿论战》。
2、“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毛诗序》。
二、基数词:确指“三”或虚指:多数,或少数。
一)确指:
1、三纲五常。——《礼记·中庸》。
2、楚骑追汉王,汉王急,推坠孝惠、鲁元车下,滕公常下收载之。如是者三。——《史记.项羽本纪》
3、“君子之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4、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魏学洢《核舟记》
二)虚指:
1、少数,翻译为“几”: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资治通鉴·孙权劝学》
2)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汉语成语
4)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列子.汤问》之《愚公移山》
2、多数,翻译为“再三”,“多次”:
1)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曹操《短歌行》
2)鲁仲连辞让者三。——《鲁仲连义不帝秦》
3)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4)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5)三思而后行。——《论语·公冶长》
3、与“两”固定搭配,翻译为:极少,稀疏。
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2)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3)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白居易《琵琶行》
4)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李煜《南唐二主词》
三、词义迁移(由“实指”,到“虚指”):
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古代军队编制,就是“三军”:譬如春秋时,齐国、鲁国和吴国都称上、中、下三军;楚国称中军、左军、右军。其中,“中军将”为三军统帅。后,军队编制应时演变,“三”,不再确指数字三,而泛指各路人马的集合。翻译时,可统称为:全军。毛泽东的“三军过后尽开颜”的“三军”,就属于这种“全军”的虚指情况。
2、 三过其门而不入。——《孟子·滕文公章句上》
这句话的本义是说大禹治水时曾三次经过家门口但都没有进去,形容工作勤奋、大公无私。试想,一个真实发生的故事而言,大禹到底是几次经过家门,都统计不出来吗?显然是不可能的。故而,本句确指“三次”。随着时间推移,借大禹的典故类比“舍小家而顾大家”精神,再用这个词“三过家门而不入”,顺理成章就不可能确指了,而是翻译为:多次经过家门。
3、吾闻贵地有三姑六婆,一经招引入门,妇女无知,往往为其所害,或哄骗银钱,或拐带衣物。——李汝珍《镜花缘》
“三姑六婆”里的“三”和“六”,最初都是确数,指民间女性的几种职业。元·陶宗仪《辍耕录》卷十三,有如此描述:“三姑者,尼姑、道姑、卦姑也;六婆者,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也。”
现代汉语中的“三姑六婆”,已经泛指社会上各式市井女性。
四、宗教内蕴:
1、“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老子《道德经》
这句话含老子的宇宙生成论。有人认为,可解读为“道”中生出混沌的“一”,然后“一”分化出阴阳“二”,又在阴阳的作用产生“三”,进而衍生出“万物”。
故而,这个“三”是不好从文学角度诠释的,因为它所代表的是阴阳两级或者说天地之间“万物”如何衍生的一个过程。
2、“三清”,“三宝”,“三界”——宗教内蕴。
“三清”是道家专用词,三清道人,三清境,包括老子的“一气化三清”,都属于特殊内蕴的词。最该联想到的,也最直观的是,“三清”与宇宙生成论“三生万物”的三阶段相吻合:混沌未分的“洪元”,“阴阳初分的“混元”以及天地初成的“太初”。
“三宝”是佛家专用词。可指三大佛,也可指三世佛。最常见的,是指“佛宝、法宝、僧宝”。与之匹配的,是“三皈”,从“迷、邪、染”里回头,得自性的“觉、正、净”,甚至关联“三世因果”。瞧见没,都是以“三”来点算的?
“三界”是最神奇的一个词,它在佛教和道教都存在,可见儒释道的有机融合,也可见“三”在宗教领域的地位:道教中,“三界”指的是天界、人间、地府。佛教中,“三界”则是指欲界、色界和无色界,代表着不同的欲望和存在的层次。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五、文化象征:
不知为何,中华文化对“三”很是情有独钟。作为数字衍生的固化结构,其实真没办法去拆了解读。想想,在固定搭配和意境下,掰指头数数字是不是反而显得呆板了?
譬如,三羊开泰,要怎么翻译?三只羊?多只羊?它本身是个固化词,代表吉祥如意。类似的,还有:三生有幸。
再如:“举头三尺有神明”,确指三尺?虚指三尺?倒还不如不拆解,直接意译为:“头顶上”。类似:人在做,天在看。
说到“三尺”,就有更多固化概念衍生出来:其一,《汉书·高帝纪》中的“吾以布衣提三尺,取天下”;洪秀全《剑诗》“手提三尺定山河”——剑。其二,“臧使者枉用三尺,以仇一言之憾”高启《书博鸡者事》;公奋曰:“吾知有三尺,何知弄臣!”《东周列国志》——法律。
六、民间俚语:
以“三”作为数字代表衍生的固化结构,没办法拆分解读的情况,不独独是文化象征,还频频出现在民间俚语里。
比如:“小三儿”,含有贬义,是从“第三者”演变而来。除了整体认读,你能翻译为序数词?
再如:“三只手”,小偷的代名词。正常人是两只手,他偏能多伸“一只”出来,寓意只可意会很难言传。不是“第三只”,更不是真有“三只”,你品,你仔细品?
亦如,北京话里的“三青子”,上海话里的“小瘪三”,你要怎么独立解读“三”?合成整体认读,大致是:地痞,流氓,混不吝之类。
极高相似度的,还有:“三长两短”、“一哭二闹三上吊”、“马王爷三只眼”等。
前者和棺木有关。棺木由六片木材(四长两短)拼成,棺盖、棺底俗称天与地,左、右两片叫日月,这四片是长木材。前、后两块叫彩头、彩尾,是短木料。但,棺盖是人死后才盖上的,就以“三长两短”代指“意外”、“灾祸”、“死亡”等。
中者呢,是比喻一个人的撒泼打滚。其实无关哭不哭,闹不闹,尤其是上不上吊——吊都不上了,要怎么计数才妥呢?非要说个子曰诗云来,“一、二、三”,大概只能表示耍赖手段“层层递进”吧?
后者,按确“三”翻译的话,解读了跟没解读一样。嘛意思?还得深入民间语境,才会明白是借马王爷的形象典故,来表示某人:很厉害,特别不好惹。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综上,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个“三”字的解读,连抄带蒙的,旁征博引,长篇累牍,……还总觉不尽人意,哪哪都还欠缺得紧。
无非再一次印证:就我这类思维简单的,研读太多太细,反而容易把自个儿沦陷了,更加摸门不着。不如回归初中生的“不求甚解”水平来得干净利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