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现在人都上了学,但实际上很多人对历史并不了解,只是在关注考试。对于很多历史知识,就是无知小白,所以很容易被带节奏。比如说塔山阻击战,发生在1948年10月,可实际上很多人根本不了解情况,只是被影视、书籍带节奏,好像说塔山无险可守,武器装备、人数处于绝对的劣势,如果不是战士表现出绝对的潜能,就有可能拼光在塔山。那实际上呢?
首先说,以上观点,蒋介石也是这样认为的。在进攻塔山的前期,蒋介石甚至认为林彪的一个纵队人数在5000人上下,而实际上当时林彪的一个纵队人数在50000人上下,大纵队50000人以上,小纵队30000人以上。防御塔山的2个纵队,人数应该在9万人左右。那进攻塔山的国民党部队是多少人呢?侯静茹带领的是11个师,按照国民党编制,一个师的编制标准大概是10000—12000人,个别绝对主力,比如整编74师,11师是超编的,能到30000人,但是大部分也就10000人,甚至于因为腐败,很多国民党部队还吃空饷,那就连10000人都没有。从葫芦岛方向进攻的国民党部队有很大部分是傅作义的部队,他会把所有的家底都派来?明显不会,那么进攻塔山的部队,大概人数是不会超过12万人。林彪元帅决定对锦州用兵,带了多少人来呢?带了14个纵队,再加上一些非主力的协助部队,人数不会少于70万人!
这是人数上的对比,国军略有优势。再说武器装备,国民党依旧没什么优势。因为对林彪军队的估计严重不足,国民党的葫芦岛部队进攻塔山为了及时而存在严重的准备不足,连重武器都很少带。当然,防御塔山的林彪元帅的两个纵队也没有重武器,这方面双方相对持平。国民党唯一的武器优势就是葫芦岛附近的军舰,那个大口径火炮杀伤力巨大,是塔山防御最危险的变数!在战斗开始的时候,那里的战舰开了几炮,如果打到防线密集的地方,一炮可以报销掉一个排。所以在塔山阻击战之初,国民党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塔山防御部队损失巨大,防线出现松动迹象。
然而这时候发生了两个变数:第一是国民党的进攻部队飘了,其最有战斗力的赵子龙师到来之后,认为自己没出手共军就顶不住了。非要装13给其他部队看看,耽误了一天时间修整。让塔山防御的共军有了足够的喘息时间。第二是葫芦岛的军舰舰长身在曹营心在汉,本来他就不想协助攻击塔山。在前一天被迫开了几炮之后,大炮因为一些原因哑火了,这下子变成了轻武器肉搏。
国军虽然还有一点人数优势,但是除了赵子龙师和其他少数精锐不怕死,其他部队还是怕死的。而共军不怕死的部队明显比他们更多。让最勇敢的人先死,是国民党各级指挥官指挥最大的败笔。确实国民党精锐在和共军拼消耗的时候可能是占一些便宜,塔山防御的两个纵队损失不小,但是绝不到要拼光了的时候,只算是在打吃亏的仗。林彪说:“我不要伤亡数字,我要塔山。”这个意思也不是说你们拼光了也不能后退,而是说你们吃亏也要打下去!实际上林彪将军还是有后手的,在塔山阻击的背后,还准备了一个纵队做预备队,所以就算塔山那里实在顶不住了,稍微后撤一点,国民党的葫芦岛援军还是打不到锦州。在锦州,林彪元帅准备了上千门大炮,国民党援军真敢过来,估计半天之内就会被打得渣都不剩!
锦州的战斗比预计的还顺利,锦州外围防线1天多被扫平,锦州72小时解放。葫芦岛国军算是跑得快,实际上也未必是他们跑得快,主要是锦州被攻克,在林彪面前就剩了两块肉。一块是国民党的葫芦岛援军,11个师的残兵败将。另一个是廖耀湘兵团,接近30万的国民党东北精锐部队,当然后者更有吸引力。
廖耀湘还是缺乏决断的能力,总是在:支援锦州、退回沈阳、从营口撤退到关内三者之间犹豫,耽误了3天宝贵的逃命时间。后来?后来的事情谁都知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