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秦川梦回 于 2024-8-19 17:08 编辑
学院里有几幢平房,一个院住两户人家。她家在东,我家在西,两家家长都是教授,人们习惯把那院子叫教授院儿。 念小学时我常去她家。去了便不声不响坐着,等她拿来答应给我看的格林童话、王子伊凡、三头凶龙,都是我没有的。 我家把这类书视作闲书,虽给我订了中国少年报和少年文艺,却满足不了我的阅读需要。 她的奶奶、父母都是名门之后,三位极慈祥极安静的长者,走路轻手轻脚,从不打扰我看书。 闲书对功课的影响,一直没表现出来。我和她在小学、中学都属于“尖子生”有人说女孩儿念书,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在她身上是个例外。 另一个共同点是后来才意识到的。是两个人的家庭出身都不好,同属“黑五类子女”。 她在一附中读书,我在二附中,都是重点。一附中是市重点,二附中是省重点。 我们都住校,周末各自家中用功,偶然院里遇上,只不过点点头。听说她每次期中、期末大考,一直保持着全校第一的好成绩。 一附中实行的是初高中五年一贯制,二附中依然沿袭传统的三年初中、三年高中。这个看着不起眼的差别,让我们走上完全不同的道路。 她是六五年参加高考的,考完感觉挺好。我相信那决不是高估,她一定能如愿进入报考的北京医学院。 结果出乎意料:她居然落榜了。 毫无疑问,如果我也在六五年参加高考,结局肯定与她一样。 没考上的原因,想必他家清楚,因为此后没再考过。她进厂当了工人,没卷入上山下乡大潮。 每次我从农村回家,总能在院里遇上她。因为都不必再用功了。 后来听说她嫁给了一个“红五类”。公公是工厂的门房,丈夫是复员军人出身的工人。 一年后忽然听说她死了,是自杀。这才知道她的丈夫经常打她骂她。 七七年恢复了高考,我毫不费力考上大学时想起了她。 倘六五年的政策与现在一样,或她再坚持多活几年,则世界上必少一个悲痛欲绝的家庭,多一个医术精湛的名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