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这段送别的画面烙在脑海,挥之不去,刻骨铭心,浮出便是剜骨之痛。
从没有想到那个用鲜花装饰的灵车会开到我的家门,平日看到它我都会刻意避开眼睛的,因为那车装饰的太惊心,那没有生命的花假的怪异,那躺在里面的人让心惊悚。
可是这一天它来了,而且直奔我惊恐的眼球而来,在我猝不及防,恶梦末醒时,它带着一种诡异的眼神,来了。
慌得我们兄妹双膝一软,跪在了它的前面……
她,就这样在我们兄妹哭嚎得昏天黑地的时候,一声不吭,连个慰心的微笑都没有的走了,是被人抬走的……那一刻天旋地转……从此,再也看不见母亲那胖胖的身影。
即使在这三年之后的今天,时而走在大街上还恍惚,因为前面有个与母亲背影很相似的身躯在行走,人怔怔地目送着她的渐行渐远,屏气凝神,想一回头,那便是慈母的笑脸。其实,怎么不清楚那是别人的背影,可却在心里对自己说:“母亲,你就这样回来多好!”
这是人一辈子最刻骨铭心,撕心裂肺的送别,若想要这痛不时时刻刻噬咬着你的神经,唯有的办法就是,有父母在的日子里,一定不要远离,一定要尽儿女孝心,那是唯一能抚平生死离别的悲痛良药。可我却没有做到,所以这“个人生命中最私密、最深埋、最不可言喻的‘伤逝’和‘舍’铭刻在心”。痛苦的因子,从此便融入血液里……
那一天,是个黄昏,外面下了一场小雪,天格外的寒,而家里初供的暖气却不热,供热工人要我自己把暖气片里的气放一放,他们不负责家中的情况。
小小的螺丝经年浸水,腐蚀的已锈迹斑斑,怎么拧也拧不动,我静默了几分钟,是在想,我该请谁来帮忙?老公在千里之外,若平日,大呼小叫的对母亲埋怨,于是母亲一声令下,他就来了。可现在,我却不得不在找他前,先想一想了。
他说饭后即来,来了后也拧不动,说明日叫他公司的维修工给修修。没有坐,也没有说什么其它温情的家长里短的话,还有像以往那样嬉笑打闹一番,他就走了。
我开着门站在门口,虽然外面寒风剌骨,可我还是愿意这样目送他下楼,那背影一直是孤独的心底,最近的暖。可自从母亲离去后,我已不是常看到这位在我心中,比父亲还要有力量更令我依赖的背影了。
龙应台在《目送》中也曾疑惑兄弟姐妹间的情谊:“母亲也走了以后,你我还会这样相聚吗?我们会不会,像风中转蓬一样,各自滚向渺茫,相忘于人生的荒漠?”
因为兄弟姐妹的情意,“不会跟好友一样殷勤探问,不会跟情人一样常相厮磨,不会跟夫妇一样同船共渡”,而是因为父母的存在而常想聚首。
看到他离去的背影,莫名的酸楚涌上心间,不由得泪流满面,在心底喊:“哥,我们的母亲丢下了我们,你可不要再抛弃我。”
小时候,追着那背影不放;成长中,那背影是牵引我行走的方向标;大了,他则变作了我心底最坚定的依靠;而今天,那背影却越来越陌生……。
可我在心中却始终坚信,那血脉相连的骨肉亲情永远也割不断的。龙应台也说:不会的。兄弟就像一株南美洲雨树的枝叶,“虽然隔开三十米,但是同树同根,日夜开合,看同一场雨直直落地,与树雨共老,挺好的”。
生命里的他始终行走在人生的路途上,为了家庭的幸福,为了奋斗的事业,四处拼搏,于是我与他聚少离多。他不是个轻易留露感情的人,可他却情感深沉,每次离开,总是不让我出门。而且走出去,顺势就会把门关上。我也不敢再把门打开,我怕我不争气的眼泪让他看到。
我只是赶紧跑到前阳台,那里有他必经的路,他绕过来后,总是下意识的往二楼的窗台上看,我赶紧挥挥手,他点点头,明显的我看到了他眼里噙着的泪花,在太阳下闪闪烁烁,然后迅速决绝地转头而去,此时我已泪湿双腮。
这样的日子一熬就是十年,这样的送别还在继续。可不知为什么,每次,总是让我们的感情更加深一步,过后的思念和心底无尽的牵挂会更浓。
放开她的小手的刹那,心就揪起了疙瘩,她还在眼前,就已经无比的担心惦念起来,似乎是有心灵感应的,起初,总是我一放手,她就赶紧再扑上来抱住我的双腿不肯离去,我也不舍,由她抱着,享受着这份被依赖的感动,直到幼儿园的阿姨过来把她牵走。
我依然不敢走开,因为她还在频频回头,挥着小手,嘴里嘟囔着拜拜。虽然心中为这小小的离别酸酸的,可脸上却挂着无比慈爱的笑,直到她进了教室看不到为止,自己却翘了脚尖,希望再看到那个一辈子都不会舍却的柔软的背影,想起便会涌现一腔柔情的母爱。
渐渐,她已习惯了校门口的挥手再见,也开始不习惯大人的牵引,你要她的手,她也会别别扭扭的不想与你手牵手了。因为她上小学了,因为她长成快和妈妈一般高的大孩子了。而我也渐渐的不再去送她,只是在家门口道再见。听着她脆脆地喊一声:“妈妈,再见!”便是欣慰的释然,回一句:“好好表现哟!”
虽然对远行的儿女有着牵肠挂肚的思念,可是却不得不把他们放飞,因为“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龙应台也是一位母亲。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相对于亲人的送别,朋友间的送别就少了些沉重,多了些祝福。每次与朋友相聚后的分手,潇洒挥手,一句保重,满满的,注入心田的是欣慰和期盼。欣慰,友爱随着一次次的相聚在加深;期盼,“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即使每个人的征程各不相同,可依旧能在不久的将来,虽历经风雨飘遥,可还能因友爱快乐聚首,该是多让人高兴的事呀。
目送着朋友的远去,常常满腔的感慨,风里都是诗人的词令,人海茫茫,有幸与你相逢,且有这般浓浓的深情,怎能让我不珍惜,于是依依不舍的心情总是在心底问自己“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
目送,总是怀有一份淡淡的忧伤和寂寞,可我们一生却不得不经常的经过这样一个个的场面,为此,好友梅姐说的好:“深邃的凝望里,面对深情的目送。人人都要经过这样的路口。只要到达的彼岸是幸福安然的就好。请慢慢走。”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我目送你远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