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小妖婧 于 2024-7-20 15:38 编辑
小妖靖《莺啼序》赏析——作者/啊哩哩啊
我在婉兮那篇《莺啼序》帖子里说过,能写《莺啼序》的都是填词界的狠人。因为这个词牌填起来有点难度,没有一点古典诗词功底是写不好的。
从篇幅的角度看,按照传统的分类,词分三种:小令(56字以下),中调(56-96字),长调(96字以上)。《莺啼序》有200多字,是所有词中最长的。这么长的篇幅,不仅要严格按照格律, 注意平仄韵律,还要铺陈有序,突出主题,表达情感,组词要典雅婉转寓意深刻,构句要别具一格借物言志意象井然,谋篇要层层递进境界渐显情境交融,读完还能让人觉得余音绕梁言犹未尽。对长调来说,要写好殊为不易。
在中国音乐史上,隋唐时期宫廷歌舞音乐称为燕乐,或说是宴乐。燕乐大曲也就是大型歌舞表演。这种表演一般分三个部分:散序,中序,破(破曲)。散序就是单纯乐器的演奏,不歌不舞,节奏比较自由;中序就是有音乐伴奏和舞者伴舞的歌唱;破(曲破)就是以舞蹈为主的表演。
莺啼序词牌当出自南宋吴文英(梦窗),是自度曲。所谓自度曲,就是不按照旧谱另创的新曲。莺啼应该是歌舞名,序则应该是指明那个歌舞的中序部分的歌词。每种歌舞有特定的韵律和节奏,歌词也必须与之切合。因而,每种词牌都会有自己的格调和表达范围。
中国的诗歌,特别是汉朝以后,是与音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始于西汉的乐府诗其实就是配乐诗,是为宫廷歌舞服务的。这时作诗的特点是根据音乐来创作诗歌以适配歌舞表演。之后宫廷歌舞流向民间,乐府诗也逐渐向隋唐时期的格律诗转化。即便格律诗不再须配合特定音乐表现,但格律依旧是因音乐而存在的。
而到了宋代,诗词和音乐的结合便催生出三种创作形式:倚声填词,和乐而诗,依律填词。所谓倚声填词,是严格按照音律而作的词,以音乐为本,这一般是精通音乐的人才能做得好的;和乐而诗,是以诗为本,音乐适配诗词;依律填词,就是根据格律来填词而不考虑与某种音乐的配合。
吴文英精通音律,其《莺啼序》便是属于“倚声填词”的作品。也就是说,依这个词牌填的词,必须与相应的音乐严丝合缝,这样对韵律的要求也就比较高。而依照格律填出来的词,其实是可以唱的。
中国的音乐分五音:宫商角徵羽。对应西洋乐的简谱中的哆唻咪嗦拉12356。当一首曲子的主音为五音中的某一个时,便称那首曲子为某调式。比如宫调,商调,角调等。《莺啼序》是商调,以商调为例,就是主音是唻2,每音节的尾声都是唻2。而传统上,商调由于主音为2,所以旋律比较低沉。这样的曲调就往往适合表现悲切凄凉幽怨的情感。而由于每个音节上多是以2(唻)结束,音调下沉,就适合用仄韵。而5,6(嗦拉)音调上扬,以56结尾的调子(徵调羽调)适合表达豪放兴奋疑惑等类情感,而用平韵的词就可以配合此类曲调。比如,《水调歌头》就是平韵,表达的是和《莺啼序》截然不同的意境,其调子也张扬了很多。每个词牌都对应着某个曲调,表现着特定的情感,因此按某种词牌填的词也有着特定的主题和形式。
传统的曲子《春江花月夜》就是商调曲。而以商调曲配乐,《莺啼序》也是可以唱出来。我把小妖婧的《莺啼序》的第一片唱一下,配的是古筝《春江花月夜》曲子,看看效果怎么样。我的感觉是节奏和音调都合的上,没有拗口的地方。这也说明小妖婧的用韵还是不错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