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衙门八字朝哪开——《第二十条》观后感
查看: 1694|回复: 4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衙门八字朝哪开——《第二十条》观后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4-2-22 11:10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刑法》第20条。

  电影《第二十条》爆火。在情理之中,更在导演意料之中吧?

  记得向女友推荐时,她说,咋回事,我老看成“二十一条”。

  我笑了一下,没有说什么。

  对普通老百姓而言,若没有春节档影片加持,如何能明晰“第二十条”与切身利益相关?这个名词代表的是《刑法》条款,是“正当防卫”的另类解读。

  演员如何,剧情走向,我并不多关注。或者说,我是真当“案例”在看的。类似以文艺形式演绎“今日说法”。

  若非与当前现状有吻合度,政审关大抵过不了。这,便是我的参考依据。

  真要评说的话,效果不错,也有槽点:

  检察官韩明从历经生活毒打后的老油条发型,到内部听证会上热血慷慨、正义感爆棚,还是挺顺理成章的,毕竟受了鲜血(村霸案)、死亡(公交案)和亲情(校霸案)刺激。其他演员么,也算演技在线,各有可圈可点处。

  反过来说,家庭戏份就冗杂、琐碎、拖沓了,各种抖机灵饶舌拌嘴;还有个律师很像多余人物,案子没见跟进就瞎晃悠了?走出剧情后几乎忽略了的存在。包括超市夫妇公然讹诈检察官,哪个角度看都觉得是近乎荒谬……

  然,毋庸置疑,剧,依旧是好剧!

  三个案例都很典型,村霸恣肆,校园霸凌,歹徒恶行。要如何维权,才是正当防卫?要怎样出手,才是见义勇为——与社会大众的普遍困惑相关。

  这不是单纯的剧情,而是活生生的现实,是每个家庭乃至每个人,都曾经面对或未来可能面对的,不是么?如何能够无动于衷置身事外呢?

  而我们素来对环境的认知是:犯罪成本太低,而维权成本太高。长期以来,民众身陷这样的怪圈却束手无策,无能为力,也无从着力,只能无奈着,并继续无奈着。

  说到这里,想起几个真实案例:

  其一,是类似剧情的,村霸多次恣肆强奸女人,窝囊男人无计可施,最后与女人合计,藏好了凶器再色诱村霸,以“正当防卫”的名义击杀。结局是:正当防卫不成立,而是故意杀人。最悲哀的是,因被迫接受过签字,女人被定性为自愿卖肉……好吧,不说了。

  其二,是小偷翻墙入室试图盗窃,被主家院内的狼狗扑咬而死,出游在外的主人被小偷家属告上法庭,要求承担责任……很荒谬,是不是?

  其三,……就不列举了。

  很多时候,我,我们会困惑不解,法治环境到底该怎样?为嘛坏人坏事极尽嚣张,而好人却处处受到掣肘?就有人端着正义的架子,刻板冰冷理性陈述:法律面前没有好坏,只有法和非法。

  诚然,你、你们是专业的,你们客观到无懈可击。可底层百姓的疾苦和窘境,居于阶层之上的你们可曾感受到?

  想起来官场老话:衙门八字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南面,是哪一面?达官贵人啊!他们有的是钱,有的是关系……密不透风。

  可我想不明白,历史翻了多少页,为嘛百姓还憋屈着,还摸着石头过河,并每每沉没在河坑里?法治,到底有多难抵达;法律,到底有多难懂?

  有段时间疯迷港片,见人戳警察前胸,怒斥之:老子是纳税人,你浪费纳税人的钱。很羡慕,有没有?羡慕之余,是思虑:啥时候我们才能吃透法律,才能不被坏人欺压,才能不被个别执法者糊弄,才能以最好的方式维权?而不是一腔孤勇,以莽撞,以鲜血,乃至生命……

  《第二十条》来了。它告诉民众:法律条款在,且一直在。

  为嘛案子判决却迥乎不同?这便是定性和裁量的话题了。

  以公交案为例。检察官指着视频分析:第一步走对了,出手拦歹徒,是见义勇为。第二步开始偏差,跟歹徒扭打起来了,是互殴了。第三步大错而特错,歹徒没动了,你用灭火器砸人,是故意伤害罪。说的,当事人信了;连我,也都信了。

  到当事人上访途中意外身故,其女悲切号哭,又是怎样定性的呢?检察官忽而正义起来了,“故意伤害”终于改判“见义勇为”了。

  原来,检察官最初的步骤剖析,看似振振有词,实则在维稳,在和稀泥,在糊弄当事人!或者说,在自欺欺人,差点连自己都骗过去了。

  原来“法”和“不法”之间,仅隔着一个解读的距离。解读是什么?上、下嘴皮一动……就常有理了!

  玩儿呢?这节奏,百姓跟得上么?

  我想起有个笑话,说,律师这职业吃完原告吃被告。那么,“公检法”的立足,又在哪里呢?法律条款制定出来,你们专业人士都读不懂,吃不透,让百姓怎么知法、守法,怎么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影片高潮:“法律,是让坏人犯罪的成本更高,而不是让好人出手的代价更大”,“我们办的不是案子,而是别人的人生”,“法,不能向不法低头。”……正义的检察官慷慨陈词,热血激荡,很感人肺腑似的,真把我给逗笑了。

  不是法律和相关部门的本来职能么?

  一度走偏了,正本清源而已。就让老百姓几乎想叩长头,泪眼汪汪奔走相告:青天大老爷啊,有生之年终于见着了!

  是不是特别好玩?久旱逢甘霖的既视感。仿佛才意识到,本该切近的法治,曾经那么远,那么虚无缥缈、遥不可及。

  就像案发现场的一把刀,关乎案件定性的涉案凶器,却需要冲突重重压力和阻碍,甚至是受害者以生命为代价之后,才能终究组织警力去寻回来……很想学港片,戳戳屏幕,骂一句。

  但,我什么都没做,浪费情绪而已。

  还有个细节,不知观众注意了没?王检长期没出现,“王检说”,却成为紧箍咒,压得人几乎喘不过气来。想想成因,再想想影响,是不是细思极恐?若不是检察官韩明忽而打了鸡血,以一己之力在内部听证会上硬刚,后果会如何?

  这个案子碰上韩明了,而韩明是受刺激了,于是民众见到公正了。敢问:没有“韩明”的案件呢?

  于是有人说,这是戏,纯属娱乐。然,我是要信的,且必须信的。

  大先生有黑屋之说。民众都睡着,会无声死去,谁会发声?发声有没有用?都不知道。《第二十条》之慷慨,或许不算呐喊,但它掠过水面了,不是吗?哪怕是浮光掠影,也是掠过了,谁能确保不会有蝴蝶效应,在未来的某一天……执法者觉悟了,民众觉醒了,法和不法,就真正明晰了。

  他们说,司法不公,可以污染社会。是的,当初彭宇案,主审法官说,你没碰她,为啥要去扶她呢?后果是,坏人坏事面前,民众袖手旁观、畏而远之,负不起“管闲事”之责。

  《第二十条》之后,“正当防卫”有没有好消息?有的。

  顺德7.13抢劫案,一审判决和终审判决,都认定为“正当防卫”。主审法官针对该案的争议焦点,即女车主是否防卫过当作出解释。如下:

  歹徒在实施抢劫行为后准备逃离,但还没有逃成,仍然还在被害人容女士的视野范围,可认定为正在进行。女车主不顾个人安危,在遭遇抢劫后机智地开车撞倒歹徒的摩托车,尽管造成一名歹徒死亡的结果,但这依然符合我国刑法关于正当防卫的规定。

  我其实想问:如果不是撞摩托车,而是直接撞人,算不算正当防卫范畴?但,我不想节外生枝。

  知道遭遇抢劫之后可以撞车,哪怕因车伤人也无须担责,已经很好了,不是么?不像从前,把小偷、劫匪撵到河沟里淹死了,自个儿还得上法庭受审;也不是被歹徒强奸,人家裤子提起来,就不能再反抗了……百姓所要的,其实不多,是真不多。能够进到衙门,得到最基本的护佑,仅此而已。

  这,大概就是《第二十条》的社会价值和意义了。

1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47
发表于 2024-2-23 15:3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金老师这分析佩服得我五体投地!毕竟是一部电影吗,必须是娱乐第一,然后才寓教于乐。张导是赚钱第一,教育第二。观众自然是去娱乐的,不是去政治学习的。要是拍成政治学习就很少有人出钱去看了吧。其中的对白满满的娱乐效果,是吸引眼球的必须吧。指望一部电影能推进法治进程有点奢望……现实生活是复杂而严酷的,百姓要想维权还是有不少困难的,时间金钱都是个问题。法治社会只能是任重而道远……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24-2-23 11:03 |只看该作者
知音 发表于 2024-2-23 08:59
因为没找到刀,所以检察院一直不对王永强提起诉讼,才引得村霸们围堵检察院,逼得检察官自己去找刀。 ...

检察院对证据不足或存疑的案件,可以退查,由警方补充侦查,自行侦查的极少。律师可怜,不像侦查机关有法定的侦查手段,但又要搜集对委托人的有力证据,只能靠走访和申请鉴定等。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24-2-23 08:59 |只看该作者
再折长亭柳 发表于 2024-2-23 08:04
如果供词里有涉及到刀,公安机关在勘查现场时,会不去找刀?侦查员比检察官傻一些?再说了,检 ...



因为没找到刀,所以检察院一直不对王永强提起诉讼,才引得村霸们围堵检察院,逼得检察官自己去找刀。
还有的影视作品律师自己去受想办法取证,看的时候我就有点不理解。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24-2-23 08:13 |只看该作者
知音 发表于 2024-2-22 13:54
其一,是类似剧情的,村霸多次恣肆强奸女人,窝囊男人无计可施,最后与女人合计,藏好了凶器再色诱村霸,以 ...

大狼狗没办证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24-2-23 08:0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再折长亭柳 于 2024-2-23 08:10 编辑
金豆豆 发表于 2024-2-22 12:28
我此前说了, 法庭才涉及陪审团。比如村霸案,如果公安机关就没有去找那把刀呢?如果检察官就是以故意伤 ...

如果供词里有涉及到刀,公安机关在勘查现场时,会不去找刀?侦查员比检察官傻一些?再说了,检察官在阅卷时,如果有疑点,一般只会做出补充侦查意见书,将案件退回侦查机关补充侦查,行话叫退查,检察官自己去补充侦查的,很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五条  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法庭审判所必需的证据材料;认为可能存在本法第五十六条规定的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情形的,可以要求其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作出说明。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对于需要补充侦查的,可以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也可以自行侦查。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补充侦查完毕。补充侦查以二次为限。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检察院后,人民检察院重新计算审查起诉期限。

      对于二次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24-2-22 18:55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是文艺青年观点,排遣一下不良情绪而已。

使用道具 举报

41
发表于 2024-2-22 16:3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浅浅珍珠蓝 于 2024-2-22 16:38 编辑
螃蟹 发表于 2024-2-22 14:59
倡导见义勇为,先要减少见死不救,见死都不救还怎么见义勇为?只鼓捣愚民对坏人秋风扫落叶恐怕不行,因为最 ...


见义勇为的行为中,有一部分对执法人员来说是法定义务。
对普通公民,属于道德范畴。貌似有过讨论,是否把见死不救放到法律范畴,追究法律责任。


亲人之间,也有救助义务。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24-2-22 14:5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螃蟹 于 2024-2-22 15:04 编辑

倡导见义勇为,先要减少见死不救,见死都不救还怎么见义勇为?只鼓捣愚民对坏人秋风扫落叶恐怕不行,因为最后你会分不清谁是好人,谁是坏蛋。所以,先要有撒玛利亚好人法,解决好人出手助人的后顾之忧。不应该在防卫权上捣糨糊。把大众都变成朝阳区群众,辅警和法律民兵恐怕只会滋生更多隐蔽坏蛋。防卫权和见义勇为还是要分开考虑。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24-2-22 14:05 |只看该作者
知音 发表于 2024-2-22 13:54
其一,是类似剧情的,村霸多次恣肆强奸女人,窝囊男人无计可施,最后与女人合计,藏好了凶器再色诱村霸,以 ...

稀泥和多了,“伤者有理、死者为大”成为定性判案的唯一条件。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24-2-22 13:59 |只看该作者
影片高潮:“法律,是让坏人犯罪的成本更高,而不是让好人出手的代价更大”,“我们办的不是案子,而是别人的人生”,“法,不能向不法低头。”……正义的检察官慷慨陈词,热血激荡,很感人肺腑似的,真把我给逗笑了。
==========
是啊,搞得好像之前都没意识到似的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24-2-22 13:54 |只看该作者
其一,是类似剧情的,村霸多次恣肆强奸女人,窝囊男人无计可施,最后与女人合计,藏好了凶器再色诱村霸,以“正当防卫”的名义击杀。结局是:正当防卫不成立,而是故意杀人。最悲哀的是,因被迫接受过签字,女人被定性为自愿卖肉……好吧,不说了。

  其二,是小偷翻墙入室试图盗窃,被主家院内的狼狗扑咬而死,出游在外的主人被小偷家属告上法庭,要求承担责任……很荒谬,是不是?
===========
这两个判的都太荒唐了,其实案件没啥难度,事实清晰,尤其是第二个案例,咬死活该。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24-2-22 13:30 |只看该作者
  坚决支持戈戈义正词严的慷慨陈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24-2-22 13:0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24-2-22 12:58
看见陪审团,忽略你提及十六字方针。手机视野局限,抱歉。确实,“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 ...

普法不够。了解法律的人不多。执法机械化,法律不完善。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24-2-22 13:00 |只看该作者
湘女妃儿 发表于 2024-2-22 12:36
看了两遍,都没看完,好像没啥吸引力。
特别是男主角家事,总觉得像在演小品。
学校霸凌有点不真实,一个 ...



可能你更看重影片的真实性?所以会在细枝末节上被困。而我更看重的是,案例的普遍性和典型性,便忽视了缠绕,直奔案件本身了吧~~~~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24-2-22 12:58 |只看该作者
浅浅珍珠蓝 发表于 2024-2-22 12:33
十六字方针就是全流程的呀



看见陪审团,忽略你提及十六字方针。手机视野局限,抱歉。确实,“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十六字方针很好。那么,为嘛我们的法治环境依旧乱糟糟百姓无所适从的呢?大概是这方针的实施环节值得考究了,是不是?就连法律条款的解读都左右随意……太离谱了,就。怎么算法的可依呢?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24-2-22 12:53 |只看该作者
浅浅珍珠蓝 发表于 2024-2-22 12:27
公检阶段要公正的话,那就得重事实了。事实了解越充分越准确越好。

所以公、检、法,三者的程序正义缺一不可。而我们的现状呢,是在公这个阶段就酒腻子无能了,检这个阶段又老油条窝囊了——影片所示的现状……不是么~~~~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24-2-22 12:3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看了两遍,都没看完,好像没啥吸引力。
特别是男主角家事,总觉得像在演小品。
学校霸凌有点不真实,一个主任有那么大的官威么?检察官都得低三下四?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24-2-22 12:3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24-2-22 12:28
我此前说了, 法庭才涉及陪审团。比如村霸案,如果公安机关就没有去找那把刀呢?如果检察官就是以故意伤 ...

十六字方针就是全流程的呀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24-2-22 12:28 |只看该作者
浅浅珍珠蓝 发表于 2024-2-22 12:22
十六字方针。
我觉得还不够,再加上陪审团制度,就完美一丢丢。

我此前说了, 法庭才涉及陪审团。比如村霸案,如果公安机关就没有去找那把刀呢?如果检察官就是以故意伤害立案呢?陪审团能介入调查取证么?我说要的法治,是整个流程的程序正义。。。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24-2-22 12:2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24-2-22 12:21
是在法庭调查充分,律师介入充分的情况下。。。目前为止 ,还在公、检阶段,距离法庭还有一步之遥。。 ...

公检阶段要公正的话,那就得重事实了。事实了解越充分越准确越好。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24-2-22 12:2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浅浅珍珠蓝 于 2024-2-22 12:23 编辑
金豆豆 发表于 2024-2-22 12:18
这,就是有违法治精神的。可是要怎么样,才能做到真正的法治呢?这才是民众的困惑不是么。。。


十六字方针。
我觉得还不够,再加上陪审团制度,就完美一丢丢。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4-2-22 12:21 |只看该作者
浅浅珍珠蓝 发表于 2024-2-22 11:56
同意。。西方的陪审团制度,还是很好的。


是在法庭调查充分,律师介入充分的情况下。。。目前为止 ,还在公、检阶段,距离法庭还有一步之遥。。。。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4-2-22 12:18 |只看该作者
再折长亭柳 发表于 2024-2-22 11:57
王检说与圣旨到差不多

这,就是有违法治精神的。可是要怎么样,才能做到真正的法治呢?这才是民众的困惑不是么。。。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4-2-22 12:15 |只看该作者
再折长亭柳 发表于 2024-2-22 12:03
约束正义一方,就是放纵犯罪一方。
    对正义一方约束个啥?你敢违法犯罪,就要想想可能付出 ...

你真是……刷新了我的认知。。。。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4-2-22 12:03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24-2-22 11:44
你说的,我都明白。也有道理。我就问你,你所谓的不对等手段,难道不该有所约束吗?比如,别人捶你一 ...

约束正义一方,就是放纵犯罪一方。
    对正义一方约束个啥?你敢违法犯罪,就要想想可能付出的代价,而有所畏惧。不能让守法一方在防卫时去费脑筋,打就是了!看谁还敢犯罪。估计连霸座的、插队的都会少了,哈哈。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24-2-22 11:5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24-2-22 11:55
O(∩_∩)O哈哈~。奇葩观点也正常。反过来说,也可以算互为奇葩。至于法律么,始终是要为统治阶层服务的— ...

统治职能与社会服务功能。

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法律,但都是干这两件事。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24-2-22 11:57 |只看该作者
再折长亭柳 发表于 2024-2-22 11:54
靠“正确”解读来决定法律适用的是否准确,绝对会造成同案不同判,难以达到公平、正义。

那你来说,该怎么做,才能让法律体现公平、正义?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4-2-22 11:57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24-2-22 11:50
所以才有,“王检说”,贯穿剧情~~~但,“王检说”,被凸显了,也是一种进步,是不是?我相信在各方努力 ...

王检说与圣旨到差不多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4-2-22 11:5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再折长亭柳 发表于 2024-2-22 11:54
靠“正确”解读来决定法律适用的是否准确,绝对会造成同案不同判,难以达到公平、正义。

同意。。西方的陪审团制度,还是很好的。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