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当年中国高校扩招错了吗?简单扯几句
查看: 1344|回复: 3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当年中国高校扩招错了吗?简单扯几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4-1-14 23:31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公理力 于 2024-1-15 00:21 编辑

知音发帖《从纯功利角度看教育,是指赚钱多少吗?》,提供了不少基本事实和数据。应该肯定,对于理性审视,客观看待教育的纯功利性功用,是有帮助的。特别是给出与学历挂钩的薪酬范围数据,仅从赚钱的角度,是很有说服力的。

回帖中,公某补充的唯一一点是:
即使从纯功利角度看教育,也不限于赚钱,还包括诸如官场地位、社会地位、物质与精神生活质量等多个层面。


而从这些层面审视,教育的功用,就更显著!

知音帖还谈到高校扩招,并列出了一些反映基本事实的重要事件信息。

但有一个大背景,圈外人了解有限。当年我就在国内高校,多少还有点发言权,就简单扯几句梗概吧。

改开后,
发轫于过激的所谓“全盘西化思潮,中国教育和科技界——邓公复出之初向中央要求主抓,开始长期的“觉醒”式大思考、大讨论:中国如何从教育、科技入手,振兴中华?

期间,邓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等论断。

在这个背景下,知识界认识到美国这个不二“圭臬”。于是,中美教育大对比、大思考成为一个热门主题,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甚至有人也对比了幼儿教育,堪称对教育所有环节和阶段的全面审视。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从高校数量、招生规模,到每年培养理工科人才数量、中高级人才的人口占比等,中、美之间的差距是巨大的,有些数据,中国落后人家一到两个数量级!

教育科技大思考的基本结论是,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在于教育大幅落后于美欧,振兴中华的关键,也正在于教育的振兴。


之后有了关于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的“863计划重点建设100所高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211工程”,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985工程”,以及近年来推出的“双一流”高校建设——属于对“985工程”和“211工程”的继承与创新。

这是当年高校扩招最基本的,也是最大的背景。至于90年代国企改革导致下岗潮,带来年轻人就业巨大压力,以及之后金融危机对经济发展的打击,都是短期内的直接肇因。

总的来看,中国高校扩招是一种客观需要,也是一个必然路径。而总体效果也是好的。
不再具体展开。

关于有人从多年前就在诟病的高教产业化、教育质量下降等问题。前者属于高教改革过程中的政策与执行两方面的过热偏差;而后者则属于局部利欲熏心滥用政策问题。也不再赘述。

有空儿的话,我会另发一帖,专门来看看中国科技教育界近年来实体性成果。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35
发表于 2024-1-16 05:55 |只看该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发表于 2024-1-16 02:40
你真是太伟大了。
皇帝和官家都是对的,错的是民家、民间。

公教授这叫知恩图报,组织培养了他,当然要维护组织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24-1-16 05:53 |只看该作者
湘女妃儿 发表于 2024-1-15 23:40
技术工人待遇超过工程师?那读书还有什么意思?国家培养出来工程师又有何意义?

这种情况也是市场经济规律在起作用,在美国,管道工的收入比州政府的财政部长都高,因为很少有人愿意干这种脏活,在疫情期间,有垃圾清理工干了一年就攒够养老钱,然后提前退休环游世界去了,这些事在中国是绝不可能发生的,因为没有人尊重劳动者,决定薪资高低的因素不是市场规律,而是社会地位和手中的权力。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24-1-16 02:40 |只看该作者
公理力 发表于 2024-1-15 22:37
这里一个关键是,高等教育不能笼统地都看成“大干快上”,至少国家正规高校不是。
所谓的“大干快上”, ...

你真是太伟大了。
皇帝和官家都是对的,错的是民家、民间。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24-1-15 23:5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公理力 于 2024-1-16 00:03 编辑
湘女妃儿 发表于 2024-1-15 23:40
技术工人待遇超过工程师?那读书还有什么意思?国家培养出来工程师又有何意义?

呵呵,当然不是说整体都如此。
简单说,是两者收入区间分布有一定交叉。
也就是,有部分行业部分等级较高的技术工人的待遇可以超过部分行业部分薪资较低工程师的待遇。
这话有点绕

举个例子,由于现在学电脑的很多,某些岗位的电脑工程师待遇并不高,而某些行业熟练技术工人又奇缺,其薪资就可能超过前者。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24-1-15 23:4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公理力 发表于 2024-1-15 23:20
另一方面,我也认同,东亚文化特别注重教育,对子女的教育投入甚至到了不理性的地步。这就有些过头了。

...

技术工人待遇超过工程师?那读书还有什么意思?国家培养出来工程师又有何意义?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24-1-15 23:2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公理力 于 2024-1-15 23:22 编辑
泼雷 发表于 2024-1-15 22:44
时代在变,变得政策有些跟不上。
高校扩招导致遍地大学生本科生,技校技术工人稀缺,于是又限制高中招生比 ...
另一方面,我也认同,东亚文化特别注重教育,对子女的教育投入甚至到了不理性的地步。这就有些过头了。

所有家长都一门心思逼迫孩子考大学,并不明智。
相当一部分高中生,并不需要,也不适合继续读大学、研究生深造,读职业类专科、中专、技校,都是不错的选择。

在西方,技术工人薪资待遇超过技术人员,甚至超过工程师,都是司空见惯的。中国技工的待遇,未来也必然会不断提升。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24-1-15 23:0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公理力 于 2024-1-15 23:11 编辑
泼雷 发表于 2024-1-15 22:44
时代在变,变得政策有些跟不上。
高校扩招导致遍地大学生本科生,技校技术工人稀缺,于是又限制高中招生比 ...

这类内卷现象确实存在,但应该主要发生在城市,特别是一、二、三线大城市。

中国城市化占比还不太高,在广大的农村乡镇地区,高学历占比肯定很低。
而乡镇经济、管理与社会发展,包括农副业生产,很多专业的高学历人员,还是可以有用武之地的。

总的来看,中国高学历人员的人口占比,大约相当于美国20多年前的水平。还算不上多么过剩。
当然,中美两国社会结构有较大差异,简单对比,不说明太多问题。如,美国需要高学历的服务业占比远高于中国,包括法律、金融、健保领域等。不过,这也正是中国正在快速发展的领域。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24-1-15 22:44 |只看该作者
时代在变,变得政策有些跟不上。
高校扩招导致遍地大学生本科生,技校技术工人稀缺,于是又限制高中招生比例,家长们更加卷课后辅导,,

东亚社会,传统的读书入仕途,而蓝领的薪水社会地位工作环境没有完善提高和保障。
于是从本科生卷研究生,研究生遍地没太大优势,又开始卷博士生,,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24-1-15 22:42 |只看该作者
残月关山 发表于 2024-1-15 19:50
别的不清楚,反正现象是有的,第二大经济体是需要很多高学历人才和工程师的。
查了一下中美两国相关数据。
中国2020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每10万人中大学文化程度的15467人,占比超过15%。
如果按近年来高考本科录取率45%计算,大学本科及以上人群占比接近7%。

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数据:
美国在2018年,大学毕业以上学历拥有者占人口总数的23.5%,比2000年的15.9%有大幅增加。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4-1-15 22:37 |只看该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发表于 2024-1-15 19:03
我说三句吧。
大干快上,可以办农业,也可以是经济,也可以是教育。不知道什么错不错。
刘道玉是坚决反 ...

这里一个关键是,高等教育不能笼统地都看成“大干快上”,至少国家正规高校不是。
所谓的“大干快上”,主要发生在一些非正规的地方主办学校,特别是民办教育这一块。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4-1-15 19:50 |只看该作者
别的不清楚,反正现象是有的,第二大经济体是需要很多高学历人才和工程师的。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4-1-15 19:03 |只看该作者
公理力 发表于 2024-1-15 10:12
很多人批陈至立(当时的教育部长),把扩招带来的所有负面效应都算她头上。其实也不对。

主帖谈扩招前 ...

我说三句吧。
大干快上,可以办农业,也可以是经济,也可以是教育。不知道什么错不错。
刘道玉是坚决反对的。刘道玉有没有道理我不知道。易中天说刘道玉是好校长。(应该还有朱清时。)
所有自然生成的生态,都可以视作“绿色生态”。教育生态也是。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4-1-15 12:44 |只看该作者

有些人属于捡起芝麻,丢了西瓜。可能与对当年中国教育与科技大背景了解很有限有关。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24-1-15 11:30 |只看该作者
不应该算错吧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24-1-15 10:44 |只看该作者
知音 发表于 2024-1-15 10:35
想起《围城》里,方鸿渐读的是克莱登大学,回国后就业国立三闾大学……

多么深的讽刺呀

竟然连学校名字都记得这么清楚,人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4-1-15 10:35 |只看该作者
公理力 发表于 2024-1-15 10:18
只要有扩招政策,就必然会出现这类问题。
中国人太聪明,又缺乏法治观念和社会责任,利欲熏心,钻政策空 ...



想起《围城》里,方鸿渐读的是克莱登大学,回国后就业国立三闾大学……

多么深的讽刺呀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4-1-15 10:2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公理力 于 2024-1-15 10:45 编辑
牛山峰 发表于 2024-1-15 09:15
一旦把教书育人变为赚钱致富,其功效与作用肯定会跟着改变,这大概也是“与时俱进”吧……
笼统地看中国教育,这本身就有问题。

首先要清楚,正规高校与那些钻政策空子的野鸡大学根本 不是一回事。后者在任何意义上都不代表正规高校。

一些人拿野鸡大学现象否定中国扩招政策,甚至否定整个高等教育,是站不住脚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4-1-15 10:21 |只看该作者
螃蟹 发表于 2024-1-15 09:13
领导为了面子,拍脑袋拍出来的东西,丽丽居然说是客观需要。呵呵。

你是无知者无畏!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4-1-15 10:18 |只看该作者
知音 发表于 2024-1-15 08:58
昨天我查了一下1999年开始扩招,之后各类野鸡大学突起,考不上大学的孩子们拿着昂贵的学费可以入学, ...

只要有扩招政策,就必然会出现这类问题。
中国人太聪明,又缺乏法治观念和社会责任,利欲熏心,钻政策空子都是天才!

没有野鸡大学之类的弊端才是怪事。

反观美国,是一个法治健全的国家,不也有很多野鸡大学吗?


关键是,要看政策实施大的方面。不能抓住一点,不及其余。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4-1-15 10:1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再折长亭柳 发表于 2024-1-15 09:48
当时,阿猫阿狗只要有人脉和财力资源,都可以申请圈地办学,还有民办官助的,一个招生指标就可 ...

高赞!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4-1-15 10:12 |只看该作者
知音 发表于 2024-1-15 08:56
教育科技大思考的基本结论是,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在于教育大幅落后于美欧,振兴中华的关键,也正在于教育的 ...

很多人批陈至立(当时的教育部长),把扩招带来的所有负面效应都算她头上。其实也不对。

主帖谈扩招前中国教育科技落后的大背景,就是明确一点:有当时的大背景,扩招是必然,只是早晚的问题。

至于99年扩招政策和具体落实中出现种种问题,这与中国改开中曾出现的很多问题(如下岗潮)一样,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中的问题,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当事后诸葛亮很容易,但毫无意义。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4-1-15 10:0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公理力 于 2024-1-15 10:20 编辑
再折长亭柳 发表于 2024-1-15 08:36
扩招是什么时候的事?时间弄错了吧。
哪儿来的错?你看过知音的帖子吗?
知音帖子里早就列出了主要事件年代,我没必要重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4-1-15 10:00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24-1-15 08:26
可能你们需要先区别两个概念:教育的功用和教育的功利。

这个帖子本来是回复知音帖的,多写了几句,就单独发了。
仅限于简单说说1999年扩招前的基本背景,无意讨论有人提出的教育是否有用这个脑残问题,也就没必要去辨析教育功用、功利等概念。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4-1-15 09:48 |只看该作者
螃蟹 发表于 2024-1-15 09:13
领导为了面子,拍脑袋拍出来的东西,丽丽居然说是客观需要。呵呵。

当时,阿猫阿狗只要有人脉和财力资源,都可以申请圈地办学,还有民办官助的,一个招生指标就可以获取银行7000元贷款,各类野鸡大学如雨后春笋冒了出来,把一些根本就考不上大学的穷人子弟糊弄进去,赚取他们父母的血汗钱,把他们弄成了眼高手低、高不成低不就的“大学生”。纯粹就是一场压榨骗取的闹剧。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4-1-15 09:48 |只看该作者
螃蟹 发表于 2024-1-15 09:13
领导为了面子,拍脑袋拍出来的东西,丽丽居然说是客观需要。呵呵。

当时,阿猫阿狗只要有人脉和财力资源,都可以申请圈地办学,还有民办官助的,一个招生指标就可以获取银行7000元贷款,各类野鸡大学如雨后春笋冒了出来,把一些根本就考不上大学的穷人子弟糊弄进去,赚取他们父母的血汗钱,把他们弄成了眼高手低、高不成低不就的“大学生”。纯粹就是一场压榨骗取的闹剧。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4-1-15 09:19 |只看该作者
螃蟹 发表于 2024-1-15 09:13
领导为了面子,拍脑袋拍出来的东西,丽丽居然说是客观需要。呵呵。



这就是治表不治本的典型案例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4-1-15 09:1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一旦把教书育人变为赚钱致富,其功效与作用肯定会跟着改变,这大概也是“与时俱进”吧……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4-1-15 09:1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领导为了面子,拍脑袋拍出来的东西,丽丽居然说是客观需要。呵呵。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4-1-15 08:58 |只看该作者
再折长亭柳 发表于 2024-1-15 08:36
扩招是什么时候的事?时间弄错了吧。



昨天我查了一下1999年开始扩招,之后各类野鸡大学突起,考不上大学的孩子们拿着昂贵的学费可以入学,混4年之后毕业,找不到工作也算在大学生就业比例之中吧。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