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人的创造-5】现代人只有7万年!人类起源基因之解
查看: 1997|回复: 4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的创造-5】现代人只有7万年!人类起源基因之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3-12-7 06:45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公理力 于 2023-12-7 07:11 编辑


【人的创造-5】现代人只有7万年!人类起源基因之解
文:公理力

(一)寻找人类祖先的考古热潮

    达尔文于1859年发表了花费22年心血完成的巨著《物种起源》,被恩格斯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其它两项是能量守恒定律和细胞学说)。书中阐述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演化机制,以及所有哺乳类动物拥有一个共同祖先等观点引起世界轰动,并在科学界引发一场寻找人类祖先的风潮。

    从欧洲到非洲的广大地区,遍布西方探险家和考古学者的足迹。然而,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发现最早的人类化石距今不过10万年左右。最有代表性的,如在克罗地亚一处山洞发现的欧洲史前人类,也只不过13万年前的尼安德特人。

  1920年代,有人在北京周口店的山洞里,偶然发现一枚类似人类牙齿的化石,于是从1927年开始,展开一场正式发掘。发掘的结果令世界震惊。从石器、用火遗迹,到完整的猿人头骨,成果之丰硕,出乎预料。其年代最终鉴定为距今约6878万年(早前认为50万年)。周口店将人类的历史向前推进了约50万年!

  此前,虽然尼安德特人、爪哇人和海德堡人的遗骨化石已经问世,但由于受保守思想束缚,这些发现并未获得学术界公认。即是赞成进化论的学者中,对于这些化石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的地位,以及人类起源问题,亦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北京人”头骨发现后,特别是随后发现的石器和用火遗迹,彻底改变了这种状况。直立人的存在得到充分肯定;也基本明确了人类进化序列,为“从猿到人”的进化说提供了有力证据。“北京人”的出土被学界誉为“古人类研究史上最为动人的发现之一”。更一度使中国成为全人类的发源地!1987年,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也正是在这一年,美国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女学者,发表的一篇论文引起轰动。数年后,则彻底动摇了中国人对发现“北京人”的荣誉感!(容后详述)

  50多年来,中国考古工作者先后发现以元谋人(170万年前,另说约60~50万年前)、蓝田人(110~115万年前)、金牛山人(距今约28万年)、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和黄龙人(距今约3~5万年)等为代表的60多处古人类化石地点以及上千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未纳入近年来的一些新发现)。

  中国考古界认为,从“北京人”为代表的直立人到现代中国人,中间没有间断,是河网状不断推进,附带少量杂交而来的。因此,中国现代人类起源于本土的早期智人!“北京人”作为现代中国人的直系祖先之一,被写入中国历史教科书。

    然而,世界考古工作者随后在非洲的重大发现异军突起。在那里发现了400多万年前、以及150~300万年前能直立行走的人类化石!

    1974年,在埃塞俄比亚一处沙漠地带发现了距今300万年的“露茜(Lucy)”。她是直立人,不是猿,但也不是智人。而约两百万年前的“匠人(Handy Man)”已能制造石制工具。

    1992至1993年间,美国一研究团队在埃塞俄比亚中部一处洼地发现了地猿(Ardipithecus),或称始祖地猿,又称阿尔迪(Ardi),是人科中最早的一属,鉴定认为生存在440万年的上新世早期。她是一个比露茜更原始的生物,她的存在证明了人和黑猩猩在更早的年代已分开进化。

    由于她与非洲的类人猿有很多相似之处,亦有观点认为她属于黑猩猩分支,而非人类分支。但因其牙齿像南方古猿,可双足直立行走。故主要观点认定味原始人。

  根据非洲的发现,权威观点认为,大约700万年前,非洲南方古猿出现,在以后的400多万年里,它们成为世界上占主导地位的人科动物。非洲南方古猿形成几个分支,但全都能直立行走。此后国际学术界对于古人类起源问题争论逐渐稀少,多倾向于接受非洲起源说。

  当代史前人类学还有另一个重要观点:人类分两批走出非洲!

    第一批是直立人,后来他们变成了爪哇人、北京人、尼安德特人、海德堡人等。在相当长时期内,直立人似乎是地球上唯一的人属。他们富有冒险精神,勇于开拓新疆域。似乎以极快的速度迁徙到世界各地。

    一般认为,大约100多万年前的某个时候,一些比较现代的直立人首次离开非洲,以大约每年40公里的速度,向新的疆域迁徙,最终在其它大陆定居繁衍生息下来。海德堡人、尼安德特人被认为是欧洲直立人进化的结果;而北京人、爪哇人则是亚洲直立人的代表。

    第二批离开非洲者是进化程度更高的晚期智人,又称“现代人”,他们最终取代了早已在各大陆生存下来的首批直立人的后裔。这批智人就是我们现代人类的真正祖先。

    但直到上世纪80年代,这个认识的清晰度依然是差强人意的。令人意外的是,当代炙手可热的基因科学似乎在“不经意间”就揭开了这个长期困扰人类的谜团!

【楼下继续】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50
发表于 2023-12-8 21:5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公理力 于 2023-12-8 22:09 编辑

南天牧云 发表于 2023-12-7 23:18 |只看该作者


这就是专业和外行的区别

这话还是自抽,能看懂吗?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23-12-8 21:4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公理力 于 2023-12-8 22:04 编辑
南天牧云 发表于 2023-12-8 13:46
说是学术错误抬举你,应该是胡咧咧,说谎精
就你这种大嘴井蛙,提学术两字就是笑话。

你还有脸提说谎精,你这是自抽上瘾吗?

就在3天前,公某就列出你在同一个回帖中4条与你自己提供的文献不符的谎言!

你南天牧云是自证的、不折不扣的说谎精一只。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23-12-8 21:2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公理力 于 2023-12-9 02:56 编辑
南天牧云 发表于 2023-12-8 13:45
没有这个只字,你犯的是学术错误,因为根本没有这个学术结论。
有了这个只字,你同时又犯了个逻辑错误,因 ...
我的主帖原文:“来自细胞核的染色体DNA决定下一代的绝大部分性状特征不同,线粒体DNA只影响下一代的身高和眼睛的颜色。

“与A决定……不同,B 只影响……”,这个句式再清楚不过,是在比较A与B的差异这个语境中,加“只”字,只是为了强调两者间的不同而已。更别说“决定”与“影响”含义的重要差异了!

另外,在主帖语境中,无意,也完全不必要,穷尽线粒体DNA影响的所有方面——篇幅就不容许。
更严谨地看,也不可能穷尽!毕竟,基因科学是个新学科,仍有很大发展空间,随时都可能有新发现,纠正、完善此前的认知。

你这井蛙不只是断章取义后半句,属于论辩中缺德,更凸显你的理解力和逻辑思辨力一团糟。
造个你能看懂的句子:
螃蟹经常知道自己错了就闭嘴默认不同,牧云只会咧大嘴呱噪,自取其辱。

按你自己的愚蠢逻辑,这句话的意思是:你除了自取欺辱,就不会别的了!

必须承认,没错,你不限于不守规矩到缺德,不会正常论辩、不会认错,不会自省,这都是事实。

问题是,你也不会吃饭、睡觉吗?!

说你理解力太丢人,只是大嘴井蛙一只,乃足够客观的事实陈述。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23-12-8 13:46 |只看该作者
说是学术错误抬举你,应该是胡咧咧,说谎精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23-12-8 13:45 |只看该作者
没有这个只字,你犯的是学术错误,因为根本没有这个学术结论。
有了这个只字,你同时又犯了个逻辑错误,因为线粒体影响寿命。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23-12-8 07:59 |只看该作者
南天牧云 发表于 2023-12-7 23:38
身高眼睛颜色的遗传机制生物学和遗传学有明确的结论,你不知道这说明你是科盲,你来做科普,相当于盲人给 ...
举个你能看懂的例子。

假如我引用某人的说法:饮食只影响人的身体健康而已。

按你前面不堪的逻辑,就变成影响健康的因素就是饮食!你有起码的逻辑思维能力吗?

即使有人只强调饮食对健康有影响,也绝没有否认其它影响健康因素的意思

例如:睡眠、锻炼、劳逸结合、生活规律、精神压力、环境因素、空气质量、遗传等因素,都没有排除。

更进一步,即使列出这些,仍不意味着穷尽了全部因素。社交活动,婚姻、家庭,甚至包括性生活,都可能影响健康。

记住了,说话不要总是那种大嘴口气,学会有点自知之明。在公某面前猪鼻子插大葱装象,你还嫩了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23-12-8 00:4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公理力 于 2023-12-8 23:25 编辑
南天牧云 发表于 2023-12-7 23:12
介绍线粒体的一些基本知识,和科技史有什么关系?怎么就“如线粒体DNA特点和作用的大段表述,也属于科技 ...
即使不考虑被你刻意不提的前半句,只看后半句:“线粒体DNA只影响下一代的身高和眼睛的颜色。”

你竟然愚蠢地理解为,否认了其它因素对身高等的影响!展览你的脑残逻辑:“人类父系也有线粒体遗传的现象。

——你看不懂“只影响”是什么意思?有任何否认其它类遗传机制的意思吗?
——“只影响”下一代的某性状,与“决定”下一代的某性状的区别你都看不明白??
——就因为母亲“线粒体DNA只影响下一代的”某性状,就与父亲没有关系啦?!你懂人话吗?

不客气地讲,你也就是当个书刊搬运工的能耐,科学素养、理解力、思辨力都不够。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23-12-7 23:54 |只看该作者
好了,对你所谓科普的反科普到此为止了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23-12-7 23:49 |只看该作者
南天牧云 发表于 2023-12-7 23:45
有一次我去一家盲人诊所按摩,听一个盲人对另一个盲人描绘花儿的颜色,当时我即觉得好笑又感到悲悯,这就 ...

你连脸都不要的货色,你的心情值几文钱?

使用道具 举报

41
发表于 2023-12-7 23:47 |只看该作者
南天牧云 发表于 2023-12-7 23:38
身高眼睛颜色的遗传机制生物学和遗传学有明确的结论,你不知道这说明你是科盲,你来做科普,相当于盲人给 ...

明明是法国研究者的成果,在你嘴里就成了只有俄罗斯的研究者能做!你这种不规矩,还缺德之徒,就不配讨论。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23-12-7 23:45 |只看该作者
南天牧云 发表于 2023-12-7 23:38
身高眼睛颜色的遗传机制生物学和遗传学有明确的结论,你不知道这说明你是科盲,你来做科普,相当于盲人给 ...

有一次我去一家盲人诊所按摩,听一个盲人对另一个盲人描绘花儿的颜色,当时我即觉得好笑又感到悲悯,这就是我现在的心情。。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23-12-7 23:39 |只看该作者
南天牧云 发表于 2023-12-7 23:20
你就解释一下我引用你的这句话吧,哪部分和科技史有关系

这是承认自己是弱智了?

除了线粒体DNA特点和作用的大段表述,属于科普性质,本篇其余所有内容都属于科技史范畴。


一句话就能说清的事,你竟然看不明白!


我问你,啥叫“文摘”?你有基本概念吗?


愚蠢不是你的错,咧着井蛙大嘴自以为是,指点江山,就是令人作呕的犯贱了,懂?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23-12-7 23:39 |只看该作者
她发现了一个重要线索,在线粒体DNA中,无害的变异随时都可能发生。而每次变异都会在DNA中留下微小的“标记”。这些标记就像条形码可以解读。而她发现,变异发生的几率十分固定!
———
这个叫分子钟技术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23-12-7 23:38 |只看该作者
公理力 发表于 2023-12-7 23:32
【还有,身高和眼睛颜色,谁告诉你是母系线粒体遗传的?】

—— 我前面说得还不够清楚吗 ...

身高眼睛颜色的遗传机制生物学和遗传学有明确的结论,你不知道这说明你是科盲,你来做科普,相当于盲人给人指路。呵呵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23-12-7 23:32 |只看该作者
南天牧云 发表于 2023-12-7 23:22
你再给出身高眼睛颜色遗传自母系线粒体的文献来源吧

你不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23-12-7 23:32 |只看该作者
南天牧云 发表于 2023-12-7 23:12
介绍线粒体的一些基本知识,和科技史有什么关系?怎么就“如线粒体DNA特点和作用的大段表述,也属于科技 ...

还有,身高和眼睛颜色,谁告诉你是母系线粒体遗传的?

—— 我前面说得还不够清楚吗?
对于研究者的结论,他人没权随意改动!我当然是照录研究者的结论。

信口开河胡咧咧的正是你这种货,法国研究者在西伯利亚发现四种3万年前左右的病毒,你的胡说八道,与四方面事实完全不符!
就你这等,还有脸说别人?你的脸皮是啥做的?

再有,我还要告诉你,最新的研究发现,人类父系也有线粒体遗传的现象。

—— 我的文字能没有取舍吗?完全不接受人类与动物基因比对结果的声音也有,我都得列入?

你就是狗屁不通,还要展览你的井蛙大嘴。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23-12-7 23:22 |只看该作者
你再给出身高眼睛颜色遗传自母系线粒体的文献来源吧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23-12-7 23:20 |只看该作者
公理力 发表于 2023-12-7 23:17
你有起码的理解力吗?科普和科技史是指同一部内容吗?
还需要再给你讲一遍吗?你承认自己是弱智,可以。 ...

你就解释一下我引用你的这句话吧,哪部分和科技史有关系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23-12-7 23:18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23-12-7 22:45
你可能忽略了,达尔文除了《物种起源》之外,还有《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从这个角度来说,他那篇文章除 ...

这就是专业和外行的区别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23-12-7 23:17 |只看该作者
南天牧云 发表于 2023-12-7 23:12
介绍线粒体的一些基本知识,和科技史有什么关系?怎么就“如线粒体DNA特点和作用的大段表述,也属于科技 ...

你有起码的理解力吗?科普和科技史是指同一部内容吗?
还需要再给你讲一遍吗?你承认自己是弱智,可以。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23-12-7 23:1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南天牧云 于 2023-12-7 23:17 编辑
公理力 发表于 2023-12-7 21:50
这个说法反而暴露了你的小人心态。

本篇既有科普功能,如线粒体DNA特点和作用的大段表述,也属于科技史 ...

介绍线粒体的一些基本知识,和科技史有什么关系?怎么就“如线粒体DNA特点和作用的大段表述,也属于科技史范畴。”?
难怪不主流说你不能正确使用概念。
还有,身高和眼睛颜色,谁告诉你是母系线粒体遗传的?
身高、眼睛颜色,属于性遗传,一般遵循孟德尔定律,实际的遗传机制很复杂,既有基因重组的因素,也有基因突变,多基因共同调控以及环境因素等等,按你的说法,孩子的身高和父亲没有关系了,符合常识吗?
既然你口口声声说是做科普,传播的知识起码要靠谱吧,不能信口开河胡咧咧。
再有,我还要告诉你,最新的研究发现,人类父系也有线粒体遗传的现象。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23-12-7 22:4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公理力 于 2023-12-7 23:52 编辑
金豆豆 发表于 2023-12-7 22:45
你可能忽略了,达尔文除了《物种起源》之外,还有《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从这个角度来说,他那篇文章除 ...
与那些无关,他的标题使用【人的创造】就不地道。
只扫了一眼开头部分,没看下去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23-12-7 22:45 |只看该作者
公理力 发表于 2023-12-7 21:55
他那篇东西,就如其标题,也就是“小黄文”的不堪而已。多看一眼都是浪费时间。

你可能忽略了,达尔文除了《物种起源》之外,还有《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从这个角度来说,他那篇文章除开调侃和其他那啥外,其实还真是有可取之处的。。。。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23-12-7 22:35 |只看该作者
东方安澜- 发表于 2023-12-7 22:21
是,也许将来随着基因或其它技术的进步,谜底越来越近了。这个"夏娃基因"技术的进步可能就是个标志性转折 ...

我有个涉嫌过于乐观的推论或说期待。

今后科学界的突破,最值得期待、最有希望的应该就是基因科学


目前基因科学对DNA的认识还很有限,随着这个学科的不断发展,总有一天,不止是弄清人类起源的完整图景,或许从基因结构中,还能有新的发现,揭开人类从猿到人的质变以及人类加速进化的谜底。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3-12-7 22:2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公理力 发表于 2023-12-7 22:15
现在的成果是考古界与基因科学界(还包括几个其他相关学科)协作取得的。

DNA研究可以追溯世界不同地 ...

是,也许将来随着基因或其它技术的进步,谜底越来越近了。这个"夏娃基因"技术的进步可能就是个标志性转折。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3-12-7 22:15 |只看该作者
东方安澜- 发表于 2023-12-7 22:03
还有一个,判定古代遗骸年代的方法是遗骸中的碳14,半衰期是5730年,完全衰变没有了大概需要4万年,

...

现在的成果是考古界与基因科学界(还包括几个其他相关学科)协作取得的。

DNA研究可以追溯世界不同地区不同种族人的血缘关系及其传播史,结合人类遗骨化石等考古发现和其它方面的成果,综合推定年代。

当然,现在发表的结论肯定不能说完全可靠,今后需要修正也是肯定的。事实上,目前不同研究者的结论就不一致,存在各种异议声音。

例如,人类很可能不是只有两次走出非洲,而是多次;最后一次走出非洲的时间范围6~8万年前,也不排除今后进一步修正的可能。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3-12-7 22:0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东方安澜- 于 2023-12-7 22:06 编辑
公理力 发表于 2023-12-7 21:31
国内大致是你说的这种情况。国外考古界,包括搞古生物、地质的也已基本接受了遗传学界,特别是基因科学的 ...


还有一个,判定古代遗骸年代的方法是遗骸中的碳14,半衰期是5730年,完全衰变没有了大概需要4万年,

所以极限也就4万年左右,

而现代人非洲起源论的线粒体基因法,它本身不能检定遗骸年代,它是什么方法测定10万或百万年以上?我没发现。

哈,我也是对人类起源挺感兴趣,偶而也关注。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3-12-7 21:57 |只看该作者
南天牧云 发表于 2023-12-7 18:19
别看了,看了也不懂,我只是因为你要求我改标题才有感而发

你他么一开口就是井蛙的大嘴口气,让人想吐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23-12-7 21:55 |只看该作者
知音 发表于 2023-12-7 18:07
那也是你没写明白,或者说是没好好写吧……

他那篇东西,就如其标题,也就是“小黄文”的不堪而已。多看一眼都是浪费时间。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