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上就不一一回贴了。
发帖的源头是一个近期热点。
某高校生在平台发声。
说自己的贫困生补助指标被其他条件好的人占去。
事后有被网友扒出。
他本人是用八千块的电脑。
其他物品也是价值不低。
用评论区的话讲,就是连普通家庭的学生也未必买。
该网友声辨,所有物品是靠自己打工挣来的。
我的感觉是。
学校的贫困生救助指标是有名额限定的。
也是有衡量标准。
比如说三个名额。
但目前有十个贫困生。
大概率是先给予了最贫困的前三。
其他人就未必能享有这个补助。
但是如果你现在能靠自己解决了温饱,也有了一定的购买力。
说明你在某个程度讲,是脱离了贫困生的标准。
那么,从考核标准看。他就不应该享有这个补助。
贫困生可以买八千多的电脑。
凭本事挣钱养活自己,是好事。
但到了你具备脱贫的能力时。
就应该秉持着贫困救助的初心。
将救助的资金用在更需要的学生手里。
这个道理,和老赖被限定高额消费,大概是一致的。 |